观察窝沟封闭与涂氟联用对乳磨牙预防龋齿的有效性
2021-11-30张天明吴小艳
张天明,吴小艳
(瑞金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江西 瑞金 342500)
龋齿是严重威胁人们口腔健康的疾病之一,乳牙因牙质发育薄弱、牙釉干预不全、低钙化程度等弊端,显著增加龋病发生率[1]。乳牙龋病具有侵蚀范围广、多发等特点[2],发病后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因此,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降低龋病发生率、保障儿童身心健康的关键[3]。窝沟封闭、涂氟均属于现阶段临床用于预防乳牙龋病的主要措施,有研究认为若将二者联合使用或可获得更优效果[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实施龋齿预防处理的儿童60例进行分组研究,分析联合使用窝沟封闭、涂氟预防乳磨牙龋病的具体价值,以期为提高乳磨牙龋病预防效果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实施龋齿预防处理的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共选取30颗下颌乳磨牙)男16例,女14例;年龄5~8岁,平均(6.91±0.15)岁。对照组(共选取30颗下颌乳磨牙)男15例,女15例;年龄5~8岁,平均(6.88±0.16)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窝沟完好且深;②具有完整临床资料;③存在不少于4颗龋齿数;④近12个月内无涂氟史;⑤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牙釉质发育不全者;②存在感染性疾病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对本研究中所需治疗方案无法耐受者;⑤机体重要脏器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⑥存在精神、免疫、血液等系统性疾病者;⑦已萌出恒磨牙者;⑧已确诊乳磨牙龋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窝沟封闭预防,具体如下:①利用清洁剂(小毛刷蘸取)彻底清理牙面、窝沟,指导儿童行反复多次漱口以利于清除口腔内残留物;②需封闭的牙面、窝沟经酸蚀剂擦拭(小毛刷蘸取),之后利用加压水予以10 s冲洗,同时应将口内唾液吸净(吸唾器);③上述操作完成后行水枪加压冲洗、吹干局部、隔湿巾隔湿,需注意在此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儿童随意吐出液体;④洗刷笔蘸取适量封闭剂[美国3M公司(注射型)]在干净的牙面上由远及近均匀涂抹使其导入窝沟,此操作过程切忌出现气泡,应注意需将洗刷笔上下抖动、多次涂刷降低涂刷遗漏几率,但需避免封闭剂过度涂布溢出至牙龈;⑤对口腔冲洗后更换隔湿巾(立刻)、局部吹干(压缩空气),注意叮嘱儿童避免在此过程中随意吐出液体;⑥行40 s光照固化,光源与牙尖相距约1 mm;⑦利用探针检查封闭剂固化情况,若发生异常情况(如遗漏、气泡等)需再次涂抹封闭剂、实施光固化;⑧上述操作完成后需根据儿童具体咬合情况调整合适的封面高度,指导儿童家属定期带其来院复查。研究组予以窝沟封闭联合涂氟预防,窝沟封闭方法、操作人员、所用材料等均同对照组,待窝沟封闭完成后有效清洁牙齿及干燥牙面(棉卷、棉球),于浅凹皿内放置0.5~1.0 mL含氟涂料(美国高露洁公司提供的氟化钠护齿剂),用小毛刷将涂料均匀涂布于牙面,此操作过程切忌过度涂布以免涂料溢出至牙龈,待含氟涂料涂布完成后待其快速固化(无需吹干),生活注意事项同对照组。两组健康宣教内容如下:①医嘱家长该儿童4 h内不宜进食、饮水,4 h后方可使用软食、流质食物,切忌咀嚼过硬食物,当晚不宜刷牙、使用牙线;②予以必要的健康教育,如为儿童讲解龋齿发生原因及危害,提高其对龋齿的认知度、配合实施各项龋齿预防措施依从性;③儿童日常饮食应以低糖为主,科学控制食物中糖摄入量,切忌晚间刷牙后进食;④积极培养儿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口腔卫生保健习惯,家长日常宜为儿童选用合适的洁齿工具,如含氟牙膏、软细毛牙刷等。
1.3 观察指标 ①窝沟封闭剂保存情况:对两组均实施12个月有效随访,记录其窝沟封闭剂保存情况;②乳磨牙龋齿:记录两组随访6、12个月乳磨牙龋病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予以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窝沟封闭剂保存情况比较 两组均顺利完成12个月有效随访,期间未见因故中断、意外死亡、自愿退出研究等情况。研究组随访6、12个月窝沟封闭剂完整保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随访窝沟封闭剂保存情况比较[n(%)]
2.2 两组乳磨牙龋齿发生情况比较 随访6个月,研究组乳磨牙龋齿发生率为0.00%,随访12个月,研究组乳磨牙龋齿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分别为13.33%、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乳磨牙龋齿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龋齿即因细菌及其他因素导致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口腔疾病,致龋菌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会影响牙齿局部微循环pH值,氢离子进入牙齿硬组织使其脱矿并溶解羟磷灰石晶体,无机磷及钙移出并最终导致龋病[5]。据相关资料统计婴幼儿出生后不久即可罹患此病,且以5~7岁儿童发病率较高,龋齿发病后可能影响患儿咀嚼力,从而干扰进食及身体正常发育,若病情较重甚至引发全身脏器疾病,提示乳牙龋齿已成为威胁儿童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的公共问题之一[6]。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结构调整、食物组成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乳牙龋齿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乳牙龋齿预防效果已成为现阶段口腔医生、家长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有研究[7]认为,由于乳牙解剖形态、组织结构、矿化程度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窝沟发生龋病的几率高于平滑面约9倍,因此,现阶段窝沟封闭是预防乳牙龋齿的主要方法之一。窝沟封闭时将由填料、染料等组成的窝沟封闭剂均匀涂抹于乳牙窝沟点隙(咬合面、颊舌面),使其在窝沟中渗透,待封闭剂固化后即可紧密粘合沟壁,从而使乳牙窝沟获得屏障作用,隔绝口腔环境,有效降低食物残渣、细菌等进入窝沟,达到预防龋齿的目的[8]。窝沟封闭具有抗咀嚼压力强、不对牙体组织造成损伤、无痛等特点,但有研究认为,针对高危乳牙龋病患儿单用此法效果仍不理想[9]。
氟是一种微量元素,对机体骨骼、牙齿等发育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将氟化物加入有机溶液中形成含氟涂料并于乳牙表面涂布,其可在牙釉质表层形成氟化钙保护薄层,通过释放氟离子达到抑制致龋菌增殖、降低其产酸能力的目的[10]。有研究认为[6],在利用窝沟封闭过程中若加用涂氟措施,二者可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通过不同途径共同预防乳牙龋病,从而有效避免个体差异获得更优乳牙龋病预防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儿童随访6、12个月乳牙龋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随访期间窝沟封闭完整保存率更高,与王小杰等[8]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窝沟封闭、涂氟联合使用对预防乳磨牙龋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