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历史的“细节”说话

2021-11-20郭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培育途径历史教育家国情怀

郭俐

[摘   要]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弘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文章从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着手,倡导教师以历史教材中的大量人物和事件为依托,用历史教材中的细节去引导、启发学生,在对历史细节的把握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充分体现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历史教育;细节;家国情怀;培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1-0049-02

中华民族的文明有多久,家国情怀就有多久,无论是古代贤者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好理想,还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情万丈,抑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都是家国情怀在传统文化中的真实写照。在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顺应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向,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具体落实和重要标志。

初中生因其特定的年龄层次和心理特征,对于家国情怀的感受尚浅,生硬的灌输与说教效果不佳。笔者在课堂实践与探索中发现,初中生普遍对具体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充满兴趣,且接受程度高。于是,笔者在研究教材和史料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特别的“细节”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走近历史人物,了解历史事件,在潜移默化中孕育家国情怀。

一、凸显人物细节,在感动中孕育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自形成开始便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我国悠久辉煌的历史。历史教育可以加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意识。

2017年版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的主要内容为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中国近代史:屈辱、抗争、探索。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伟大的中华儿女没有一刻放弃过斗争,先进的中国人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如何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初中生去理解屈辱、抗争和探索这三个词语的内涵,进而孕育爱国主义情怀呢?在中国近代史中,中华民族涌现出了大量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是爱国主义的最佳诠释。

以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这一课中的“安庆起义”为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帮助学生梳理安庆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及意义,但这些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主阅读来掌握,根本不需要教师进行太多的讲授。于是,笔者在讲述安庆起义时引用了徐锡麟这个人物。笔者相信历史教育中真正打动人的并不是结论,而是历史的细节。笔者首先将徐锡麟的照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他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向学生详细介绍了徐锡麟的出身、仕途及其被捕后的大义凛然。关于徐锡麟的死,笔者引用了《清史稿》中关于行刑的一段记录:“麟囚于枷,至市,剜其肉,剐其体肤,剖心斩首而死。”学生听到此,一片哗然。至此,无须教师多言,清朝统治者的残忍和革命党人的坚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学生还沉浸在对革命党人的同情中时,笔者抛出了以下问题:1.是什么让徐锡麟等革命党人如此坚定?2.如果你是一名倾向于革命的人士,在看了徐锡麟的行刑过程后,你的革命意志是否会动摇?具有怎样的人格,才会坚持革命?学生针对以上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学生真诚地说:“如果我生活在那个年代,我根本不敢去闹革命。” 面对学生的坦率,笔者说道:“当国家和民族危难当头时,也许你们的想法会产生变化。在那个年代,虽然有数以万计的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但还有更多的中国人站了出来,勇敢承担起拯救民族与国家的责任。这些能坚定地走在革命道路上的仁人志士,太值得我们钦佩了。”

二、还原事件细节, 在真实中培养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的本质不是具体的史实,而是藏在每个人心底的无形情感。因为年代久远、社会环境巨变、文化水平不高等诸多原因,初中生很难对历史事件产生情感共鸣,这是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初中历史教科书因为要承担通史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具体的历史事件往往也是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简短的文字无法解释学生心中的疑惑,更无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在教學中,如何还原事件细节,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并产生共鸣,至关重要。

如“淞沪会战”这一子目中用这样一句话介绍了姚子青率领部下保护上海宝山的事迹: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三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这样简单的一句话,使学生产生了若干疑问:全营是多少人?苦战究竟残酷到什么程度?全营牺牲的意义是什么?为了解决学生的疑问,笔者在“淞沪会战”这一子目的教学中,配合史书记载和现实材料进一步还原历史的细节。材料如下:

宝山保卫战中日兵力对比:

日军第3师团第68联队2500多人,50艘兵舰、20多架飞机、30辆坦克。

姚子青全营约600将士,3门迫击炮、20挺轻机枪和600多条老式步枪。

——摘编自《血肉磨坊:淞沪会战》

“敌以兵舰三十余,排列于我东门江面,飞机十余架轰击我各城门,复以战车向我各城门冲击,职决遵命死守。”“职等誓与敌偕亡之旨,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

——1937年9月5日姚子青电文

“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是在武汉,父亲即将率部奔赴淞沪战场,临行前给母亲留下了最后一封家书。母亲泣不成声。”姚鸿逵说,当时他年仅6岁,记不清父亲的模样,脑袋里全是母亲的哭泣声,“母亲知道,这一次,父亲恐怕再也回不来了”。

——姚鸿逵(姚子青养子)回忆父亲

宝山保卫战是淞沪会战的一个缩影,教师通过将宝山保卫战细节化,让学生体会到在人员、装备严重不足的时候,姚子青全营依然坚守的担当,他们用血肉之躯证明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以前,学生会有疑问:“为什么淞沪会战失败了,我们还充分肯定它的地位和价值呢?”那么,姚子青全营的牺牲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正是因为一场又一场战役的坚守,才“打破了日本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三、拓展细节外围,在多元史料中思考家国情怀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往往被脸谱化,非黑即白,如李鸿章,曾被定位为“卖国贼”,但如今社会整体层面认为他在引领中国近代化方面,功不可没。要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历史问题,需要历史教师具备较为深厚的功底。为此,历史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历史理论,提升教学能力。

如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第一个子目是“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林则徐在传统的定义中,是民族英雄。诚然,他在禁烟运动中体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值得我们学习,但如果深入阅读关于禁烟运动的史料,会发现更多的细节。我们来看以下几段材料:

抱这种观念的清人并非少数,他们从英商大量进口中国茶叶、大黄的事实出发,想当然地认为英人吃的是牛羊肉磨成的粉,食之不化,离了茶叶、大黄,就会“大便不通而死”。林则徐刚到广州,也对中国茶叶抱有“厚望” ,认为茶叶、大黄是“制夷之大权” 。

——摘编自曾纪鑫 《永远的驿站》

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其腿足裹缠,结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

——1839年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联名给道光帝写的一道奏折

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维新呢?……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是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他们怕清议指责,默而不言,林则徐就是个好例子。

——摘编自蒋廷黼《中国近代史》

在教学中,笔者先指出了林则徐作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的意义,然后也指出了他对西方的认识存在不足,他不能使“向西方学习”成为一种社会的舆论和行动。笔者通过林则徐个人的细节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面貌,促使学生思考:一个位高权重的一品大员尚且如此,当时中国社会整体的闭塞和落后可想而知。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然充分理解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也为后续学习“近代化”做好了铺垫。

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养成途径是多样的。历史课堂作为历史教育的主阵地,是实施“情怀教育”最主要的场所和途径。初中历史课堂除了要教学史实、史论,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具备“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   参   考   文   献   ]

[1]  吴晓棠.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探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2]  梁佳斌.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3]  张斌,段周燕.家国情怀的当代培育[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5(3):65-68.

[4]  辛金红.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家國情怀[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13):66-68.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培育途径历史教育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五四新潮下的历史教育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用历史教育营造班级和谐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