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柏西普在眼科玻璃体腔注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11-17孟小彦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人民医院湖北黄冈4382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1期
关键词:康柏西体腔黄斑

孟小彦(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人民医院,湖北 黄冈 438200)

目前,眼科玻璃体腔注射已成为较多眼病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治疗方式,且选用的注射药物通常是雷珠单抗,这主要是由于雷珠单抗属于常用的抗VEGF类药物,亦为完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的有关片段,可阻碍患者眼内新生血管的产生,使血管的通透性进一步下降,并能缓解黄斑水肿的症状,提高患者的视力[1]。然而,由于雷珠单抗的药物半衰期相对较短,患者常需进行重复性的注射用药,加之价格昂贵,无法在患者群体中广泛推广。康柏西普属于新型VEGF的拮抗药,针对VEGF产生的亲和力可达雷珠单抗药物的30倍,且半衰期更长,药效作用时间也相对更长[2]。本文通过观察其在眼科玻璃体腔注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药物的选择提供科学的思路支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眼科疾病患者98例进行观察。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由裂隙灯或眼底镜等方式确诊需进行玻璃体腔注射;②依从性好,可配合治疗措施;③患者已充分知情,并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的白内障或青光眼,亦或是黄斑裂孔及视网膜脱落症状;②存在其他类别的视网膜病变;③近3个月中已接受玻璃体切割或玻璃体腔内注射,亦或是激光照射等方法治疗;④资料缺失。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45-79岁,平均(63.28±6.93)岁。疾病种类:黄斑病变19例,黄斑水肿18例,黄斑出血8例,玻璃体积血4例。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47-77岁,平均(63.31±6.86)岁。疾病种类:黄斑病变21例,黄斑水肿15例,黄斑出血9例,玻璃体积血4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已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研究方法 两组均在治疗前连续3d予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剂量为1滴/次,3次/d。而后在治疗时取患者的仰卧位,以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实施麻醉,在颞下方距离其角膜缘约4mm位置垂直进针,对照组使用1mL的注射器吸取0.05mL/0.5mg的雷珠单抗实施玻璃体腔内注射。观察组则使用1mL的注射器吸取0.05mL/0.5mg的康柏西普实施玻璃体腔内注射。两组均间隔1个月实施重新注射,共注射3次,而后评价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疗效相关指标,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其中疗效相关指标包含:①视力;②眼压;③视网膜厚度;④中心视网膜的厚度;⑤病变面积。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数据用(n,%)表示,比较实施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其比较给予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相关指标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疗效相关指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视网膜厚度和中心视网膜的厚度,以及病变面积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相关指标的对比(±s)

表1 两组疗效相关指标的对比(±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n=49)视力 眼压(mmHg) 视网膜厚度(μm) 中心视网膜的厚度(μm) 病变面积(mm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0.17±0.12 0.52±0.13* 17.48±3.25 18.77±3.63 286.54±87.92 227.34±85.29* 572.53±106.83 372.65±63.18*16.58±5.30 9.46±2.36*对照组 0.16±0.14 0.47±0.10* 17.50±3.38 18.43±2.71 285.79±91.26 253.58±33.34* 569.48±112.49 408.52±73.50*16.63±6.17 12.27±3.80*t 0.380 2.134 0.030 0.525 0.041 2.006 0.138 2.591 0.043 4.397 P 0.705 0.035 0.976 0.601 0.967 0.048 0.891 0.011 0.966 0.000

2.2 两组不良反应的对比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是6.12%(包括注射区球结膜少量出血1例、眼内炎1例、眼部瘙痒1例),较对照组的20.41%(包括注射区球结膜少量出血3例、眼痛2例、眼内炎2例、视网膜撕裂1例、眼部瘙痒2例)明显更低(P<0.05)。

2.3 两组复发率的对比 观察组的复发率为8.16%(4/49),与对照组的14.29%(7/49)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在眼科临床上,黄斑病变、黄斑水肿出血以及玻璃体积血均为十分常见的疾病种类,此类疾病通常会产生多种眼部症状,对患者的视功能具有较大损害,如不及时给予科学医治,严重者甚至会致盲,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3-4]。以往临床治疗上述疾病,通常会选择药物在玻璃体腔内注射,常用的药物主要为雷珠单抗,虽然亦可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也存在疗效上升的空间。探寻其他种类的药物方案,对患者的预后而言具有较大的意义[5]。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的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视网膜厚度和中心视网膜的厚度,以及病变面积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这些结果表明了观察组用药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可更好地改善其临床症状。分析原因,可能与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关。观察组应用的康柏西普属于新一代的抗VEGF型融合蛋白,主要活性成分是我国仓鼠卵巢细胞所表达形成的一类重组型融合蛋白,能够对眼部病理性的血管形成和炎症状态产生抑制,使血管的通透性下降,并可促进患者的视网膜相关屏障功能的恢复,对各类视网膜及黄斑病变,以及其他的新生血管类眼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6-8]。同时,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是6.12%,较对照组的20.41%明显更低(P<0.05),这表明了观察组具有较高的药物安全性。原因主要在于康柏西普相对于雷珠单抗而言,存在更高的药物亲和力,经过注射之后在患者玻璃体腔中的停留时间也相对较长,药物作用更加持久,药效也较为温和,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的毒副作用[9-10]。最后,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复发率为8.16%,与对照组的14.29%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这提示了观察组用药措施不会增加患者的复发率。相关学者在分析单用药物康柏西普治疗前后效果的报道中指出,康柏西普具有大约20%的复发率[11-12]。但本文复发率仅为8.16%,原因考虑是与研究样本量的差异有关,同时亦可能与随访时间相对较短有关,今后可进一步对此展开比较分析,从而获得更加精准的结论。

综上所述,康柏西普药物在眼科患者经玻璃体腔注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也较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康柏西体腔黄斑
康柏西普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中间球海胆体腔细胞损失后的恢复规律及恢复期中轴器观察*
康柏西普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莫让“黄斑病”迷了你的眼
老年黄斑变性该怎么治疗?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眼白的发黄区块是“黄斑”吗
龟背铁甲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