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艾灸结合面部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风寒型)的临床观察
2021-11-17王忠民河南省睢县中医院河南商丘476900
王忠民(河南省睢县中医院,河南 商丘 476900)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灵枢·经筋》中最早被提出,又称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疾病之一,以一侧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眼睑闭合不全等临床表现为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美观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及早的干预能有效地抓住治疗时机,消除炎症、水肿,减轻对神经的卡压,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中医将其归属于“口癖”的范畴,临床中风寒型面瘫最常见,以温经散寒法为主进行治疗。
西医以消炎、抗病毒、营养神经、扩张血管等内服药物治疗为主,疗效欠佳,副作用相对较大。以吴尚恩提出的外治即内治的理论为基础,中医多采用外治疗法治疗此病,见效快,病程短,无副作用,深受患者的青睐。针灸是公认的治疗面瘫的重要方法之一,扶正祛邪,调理气血,梳理经筋。艾灸具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的治疗作用,常被用于风寒型疾病的诊疗中,李梅等学者认为艾灸可消炎镇痛、兴奋神经、扩张血管、调节血液循环[2]。《医学入门》亦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针刺与艾灸相结合,优势互补,疗效尚可,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面神经功能恢复不良,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本研究将在针刺与艾灸结合的基础上再联合面部手法治疗,以期为临床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从2020年6月-2021年6月中选取130例风寒型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男性37例,女性28例,年龄18-70岁,平均为(49.35±4.21)岁,病程约1-15天,平均为(5.63±3.72)天,部位:左侧面瘫42例,右侧面瘫23例;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31例,年龄18-68岁,平均为(49.26±4.18)岁,病程约1-15天,平均为(5.48±3.66)天,部位:左侧面瘫39例,右侧面瘫26例;两组患者均有明显的受凉史,临床表现基本相同,通过肌电图等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均符合风寒型面瘫的诊断标准,入组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对其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与《神经病学》中面瘫的诊断标准相符[3]。①多有明确的受凉病史,急性起病,病程进展快,单侧面瘫多见。②临床表现:额纹消失或减少,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歪斜;或伴舌前2/3味觉障碍,耳部不适(耳后或耳内疼痛、耳鸣、听觉过敏等);蹙眉、鼓腮、吹气、皱额等动作无法完成。③头颅CT、MRI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者。④肌电图结果显示异常。
中医诊断标准: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诊断标准相符[4]。风寒型:额纹消失或减少,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歪斜;或伴舌前2/3味觉障碍,耳部不适,面部感觉减退,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1.3 选例标准 纳入标准: ①与风寒型面瘫诊断标准相符合;②年龄18-70岁;③病程≤15天,单侧发病;④发病期间未采取任何相关治疗者。排除标准: ①中枢性面神经麻痹者;②因其他疾病引发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③有手术指征者;④伴有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者;⑤因皮肤瘢痕、晕针等原因不宜针刺、艾灸、手法治疗者;⑥妊娠、哺乳期妇女;⑦意识不清或患精神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针刺与艾灸结合同时间段进行治疗,方法如下:取穴风池、翳风、阳白、四白、丝竹空、睛明、颧髎、迎香、下关、颊车、地仓、承浆、合谷,常规皮肤消毒,选取1.5寸一次性毫针进行针刺,病程7天以内浅刺,7天以后深刺,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约35min,同时将准备好的3cm艾柱条放置在留针针柄上,穴位同上,交替使用,穴位皮肤上铺一圆形纸片,点燃施灸,以防烫伤,燃尽后祛除灰烬,以上穴位交替进行,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组:待针刺与艾灸(方法同上)治疗结束后行面部手法治疗,方法如下:①以拇指点、按、揉,风池、翳风、阳白、四白、丝竹空、睛明、颧髎、迎香、下关、颊车、地仓、承浆,约15min。②大鱼际按揉患侧额肌,约3min。③拇指自下向上牵拉患侧咬肌至耳前听会穴,重复10次。④食指与中指示“Y”型沿着听会与地仓的连线向上提拉面部肌群,重复10次。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①面神经功能(H-B)评分:根据H-B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进行评分,Ⅰ级记1分,Ⅱ级记2分,Ⅲ级记3分,Ⅳ级记4分,分数越高面神经功能恢复越差。②中医证候积分:对患者的主症和次症分别进行评分,主症有口角歪斜、面紧拘急、眼睑闭合不全,无症状记0分,轻症记2分,中症记4分,重症记6分;次症有味觉障碍、听觉过敏、面部感觉减退,无症状记0分,轻症记1分,中症记2分,重症记3分,最后算出总积分,积分越低症状越轻。③肌电图潜伏期、波幅的测定:对眼轮匝肌、鼻肌、口轮匝肌的潜伏期及波幅进行测定并记录,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
1.6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风寒型面瘫进行疗效评价[4]。痊愈:患侧面部肌肉运动及外观恢复正常,中医证候评分降低≥75%;显效:患侧面部肌肉运动及外观基本接近正常,50%<中医证候评分降低<75%;有效:患侧面部肌肉运动及外观较治疗前有所恢复,25%<中医证候评分降低<50%;无效:患侧面部肌肉运动及外观与治疗前相同,无变化,中医证候评分降低≤25%。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7.7%(57/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4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32.68±2.94)vs(32.57±2.6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3.54±1.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43±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面神经H-B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面神经H-B评分比较:(3.92±0.47)vs(3.95±0.5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H-B评分(1.25±0.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3±0.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肌电图潜伏期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两组眼轮匝肌、鼻肌与口轮匝肌的潜伏期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轮匝肌、鼻肌与口轮匝肌的潜伏期评分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肌电图潜伏期评分比较
2.5 两组肌电图波幅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两组眼轮匝肌、鼻肌与口轮匝肌的波幅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轮匝肌、鼻肌与口轮匝肌的波幅评分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肌电图波幅评分比较
3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核或核以下区域内发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病变,炎性渗出和水肿压迫面神经导致面神经麻痹出现一系列表情肌瘫痪的临床症状,考虑与诸多因素有关,最常见的有上呼吸道感染、受凉、病毒感染、耳内疱疹。本病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1-7天,静止期8-15天,恢复期15天以上,据现代研究发现,对本病的治疗干预越早疗效越好,恢复越快,否则将有可能延误治疗,遗留残疾[5]。
《灵枢·经筋》载:“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日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诸病源候论·偏风口唱候》:“偏风口唱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而风因乘之,使其经筋急而不调,故令口唱僻也。”古代医籍中明确指出了风寒型面瘫发病的病因病机,即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上袭面部经络,气滞血瘀,筋脉失养,面肌弛缓不收[6]。
本研究以面部局部治疗为主,是因面部分布着面神经的主要分支,具体分布如下:面神经经茎乳孔出颅后,主干进入皮肤下浅层腮腺处,再发出颞支、颊支、下颌缘支等多个分支分布在面部表浅位置。《灵枢》曰:“蟠针劫刺,以痛为腧”。故选取面部阳白、迎香、下关等局部穴以祛风散寒、疏通面部气血运行。风池、翳风合用祛风寒之力强。四总穴歌中提到:“面口合谷收”,表明合谷为治疗头面部疾病时必选穴位之一。以上穴位配伍使用,刺激分布在面部的面神经分支,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水肿,增强免疫力,提高面神经的兴奋性并促进其功能的恢复[7]。《灵枢》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以艾灸来弥补针灸治疗之不足,艾灸温经散寒之热力透过穴位的传入,共同抗炎、抗氧化、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与再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刺与艾灸结合治疗风寒型面瘫疗效不及针灸结合面部手法治疗者,可见面部手法的治疗作用之大。在穴位施以点、按等基本手法增强对面神经主干及分支的刺激,促进面神经炎症和水肿的消除,以及功能的恢复。顺着肌纤维对面部肌肉进行提拉,可缓解面肌痉挛,防止萎缩,促进面肌运动功能的恢复,增强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调节。陈崔通过临床研究也发现单一针刺治疗疗效欠佳,联合面肌手法康复训练治疗面瘫可明显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外形的恢复。表明面肌手法这一治疗方法的重要性不容忽视[8]。
总之,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治疗可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缩短疗程,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但本研究仍需对面部穴位进行精准研究,解决取穴多的难题,提供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