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剧变革原因与特点初探
2021-11-12曹泊静李芷任
曹泊静,李芷任
(山东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甬剧是用宁波地区方言演唱的戏曲剧种,属于花鼓滩簧声腔。1950 年,这一剧种正式定名为“甬剧”。甬剧在我国的戏曲艺术中独树一帜,2008 年6 月7 日,甬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107。甬剧的发展一共分为三个阶段:甬剧的形成期(田头山歌——串客)、成熟期(串客——宁波滩簧)和发展期(宁波滩簧——改良甬剧、改良甬剧——新甬剧)。甬剧在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行业繁荣,也经历了前路黑暗,但其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吸收其他剧种的优势,逐步走向现代化。
但目前甬剧丰富的历史并没有被广泛研究,学术论文的研究方向也主要集中在具体剧目的分析、演职人员的采访体会、甬剧的艺术分析、方言与文化的分析等方面,关于甬剧变革原因和特点关注较少,鲜有专门研究。因此,本文将集中于甬剧变革的原因和特点(主要为甬剧的成熟期和发展期),并为甬剧的发展提供建议。
一、甬剧变革情况概述
(一)串客——宁波滩簧
“串客”由“唱新闻”发展而来。道光、咸丰年间,串客主要在庙会、赌场等场所临时演出。演职人员多为半职业形式。同治、光绪年间开始在城乡茶馆酒楼进行正式的营业演出。这一时间,“宁波滩簧”之名已经出现,但大众仍以“串客”相称,宁波甬剧雏形初现。串客演出节目反映现实生活,体现民主性和反抗意识,受众多为普通百姓,妇女居多。串客班演出的艺术感染力,推动不少妇女争取婚姻自由,促使许多寡妇易姓改嫁。这类争取婚姻自由的戏剧也屡遭统治者禁止。在政府不断封禁的大背景下,1880 年(一说1890 年)甬剧艺人邬撮来等人来到上海,组成专业滩簧班子,在租界进行演出活动。
上海剧坛竞争激烈,甬剧为谋生存,吸取借鉴同时期戏剧,在人员组成、服化道、音乐唱腔、剧目内容、舞台风格等方面都做出了变革,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20 世纪20 年代,甬剧在上海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二三十年代,甬剧经历了一阵改名风波。先后由宁波滩簧改为四明文戏、甬江古曲等,最后定名为四明文戏。
(二)宁波滩簧——改良甬剧
30 年代后期,由于甬剧本身剧目陈旧,日渐式微,一批甬剧表演艺术家自发组织起甬剧改革。1937 年,金翠香召集张翠花、何桂凤、何桂宝、王宝生等艺人,表演全部《双落发》于龙园剧场,演出四小时。这是用滩簧调唱大戏的首次尝试,拉开甬剧革新的序幕。1937 年8 月淞沪会战爆发,上海逐渐沦陷,多数戏班被迫解散。艺人从上海返回宁波。甬剧革新被迫搁置,但仍具生命力。1939 年,金翠香召集一众甬剧艺人,正式以“改良甬剧”的名义,首演《天打张继宝》于中南饭店,获得成功。这意味着甬剧开始进入改良甬剧时期。《天打张继宝》也是首个清装戏剧目。虽然甬剧改革轰轰烈烈,但大部分甬剧演出依旧沿唱传统七十二出小戏,甬剧改革虽具有前瞻性,但并未取得明显成效。
二、甬剧变革原因
(一)串客——宁波滩簧
串客——宁波滩簧时期甬剧发展尚未成熟,甬剧从业人员生活水平不高。表演甬剧仅仅是生存手段之一。甬剧的发展变革主要以迎合观众的喜好为导向,以顺应政府的政策为目的。可以说,串客——宁波滩簧时期甬剧变革主要是出于生存的压力。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统治阶级和当权者的压迫
宁波滩簧由于其本身起源于人民生活,具有一定的反抗和追求自由的思想,因此一直为统治者所排斥。一部分滩簧剧目更是直接表达出对政府及上流社会的嘲讽之意。道光十九年(1839)政府即有明文规定“花鼓淫戏不准演唱”,同治年间禁戏更为厉害,惩罚措施也更为严厉。在政府的高压封禁下,虽然宁波滩簧在乡村等地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主要发展地被迫从宁波转移到上海。
宁波滩簧转移至上海以后发展迅速,获得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与此同时也再一次遭遇了禁演危机。据《甬剧史略》记载,1923 年,艺人筱文斌在新世界演《卖橄榄》时,唱一句“犯关犯关真犯关,阿拉娘舅名叫猪头三”的帽头子,触怒舟山大老板朱葆山,朱葆山便以宁波同乡会董事名义,下令停演宁波滩簧。后由艺人倪杏生疏通,经周常如出面调停,才让筱文斌把宁波滩簧改称“四明文戏”,在新世界重新演出。此后,宁波滩簧从四明文戏又改名为甬江古曲,最后定名为四明文戏。
2.上海戏剧市场的激烈竞争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娱乐行业兴起。京剧、沪剧、苏州滩簧等各路戏剧趁势迅猛发展。戏剧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初到上海的宁波滩簧演出的剧目主要为传统七十二出小戏,演出方式也与串客别无二致。这一时期沪剧本滩演唱已经发展为每场四个小时的正场演出,具有包括“厅堂”“书斋”等在内的软幕布景。而这一时期京剧灯彩戏的出现让观众的目光更多地聚焦在演员身上。宁波滩簧根据当地观众的喜好和特点,吸取这些同时期戏剧的舞台布置、戏班组成等方式,改良了布景、扩大了戏班,逐步在上海滩发展扩散。
3.时代背景及历史原因
1840 年-1842 年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战败后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设立英租界。通商口岸的开放、租界的设立、娱乐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上海整体社会风气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进而影响发展中尚未成熟的宁波滩簧。加之宁波滩簧作品题材集中于男女爱情,发展主要以观众喜好为导向,影响更为深刻。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旧民主主义革命所掀起的思想改革浪潮对当时的社会观念造成冲击,男女平权、婚姻自主等观念对以婚姻爱情为主要题材的宁波滩簧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得以体现。
(二)宁波滩簧——改良甬剧
这一时期宁波滩簧逐渐走向成熟,自身发展导向也不仅仅以迎合市民喜好为主。宁波滩簧——改良甬剧时期的甬剧变革主要出于甬剧从业者对甬剧本身的热爱和对甬剧艺术的追求。
与同时期不断变革的沪剧、越剧相比,甬剧依旧唱传统七十二出小戏,而沪剧、越剧在唱腔和剧目上都有大幅度的革新,吸引了一大批观众。甬剧从业者开始寻求改革之道。1937 年金翠香集结甬剧艺人在龙园剧场的演出拉开了甬剧变革的序幕。与串客时期不同,此时的甬剧从业人员已不仅仅将表演甬剧作为谋生手段。行业精神逐渐凝结浮现。虽然甬剧改革的势头因战争而被迫停止,剧团解散,艺人停演,但仍有一部分甬剧从业者坚持演出。淞沪战争结束后,甬剧艺人迅速集结起来,再次进行甬剧变革的尝试并获得成功。《天打张继宝》的成功演出意味着甬剧正式进入改良甬剧时期。
三、甬剧变革特点分析
本文将重点放在了甬剧的成熟期(串客——宁波滩簧)和发展期(宁波滩簧——改良甬剧)。不难看出,在变革之中,甬剧始终保持着动态和持续发展。
上文提到1880 年(一说1890 年),宁波串客艺人邬撮来等人来到上海,组成专业的滩簧班子。后因上海当时已有“申曲本滩”(即沪剧)及“常锡本滩”(即锡剧),且“宁波滩簧”与这两个剧种的“起平落”唱腔一致,因而改“串客”名称为“宁波滩簧”。宁波滩簧之后,甬剧进入了发展期,甬剧由“宁波滩簧”发展到了“改良甬剧”,与现代进行了更多的交融。在这两个时期,甬剧都在表演内容和行业发展两个方面进行了变革,下文将从这两个方面重点分析。
(一)表演内容
1.剧目内容及形式丰富创新
“串客”到“宁波滩簧”时期,“宁波滩簧”在剧目编排上既延续也创新。其延续了“串客”时期的“七十二出小戏”,但延续下来的问题在于“七十二出小戏”中只有二十余出较受欢迎。因此“宁波滩簧”艺人又重新编排了几出新戏上演,来吸引更多的受众。但从“串客”过渡到“宁波滩簧”,在排戏上还是用幕表,仍用“说戏”的方法来排戏,没有剧本。甬剧在“串客”时期的剧目通常都为爱情戏,充满了生活气息,到了后来,为了迎合观众的需要,开始上演古装大戏,如《拖油瓶报恩》《三县并审》等,提升了剧目内容的吸引力。
而从“宁波滩簧”到“改良甬剧”,剧本不再仅仅满足于延续和在延续基础上的创新,而是向其他剧种积极学习,形成了“清装戏”和“时装戏”。在甬剧的发展不容乐观的20 世纪30 年代,在上海的艺人开始向话剧“文明戏”学习,突破剧本原有的限制。演出的剧目题材有的取自过去的“唱新闻”,有的学习沪剧和锡剧。剧本内容大多反映当时上海的市民生活或清代社会生活,这些被称为“西装旗袍戏”和“清装戏”,如《三轮车》《四小姐》《再相逢》等。1938 年至1949 年间,总共上演了四五百出“清装戏”和“时装戏”,成为甬剧表演的重要形式。
2.唱腔形式增加
在唱腔上,“滩簧”的唱腔明显比“串客”时期更加丰富多样。“滩簧腔”被广泛使用,同时“二簧”调从“乱弹”戏中被引进,花腔增多,如唱“妹妹呀”“哥哥呀”的讴宫类就有长腔讴宫、对讴宫、会情讴宫之分。
“宁波滩簧”所用的是“滩簧调”,但进入“改良甬剧”时期,开始使用“新基本调”。上演“幕表时装大戏”,演唱大多缠绵悱恻,说白、唱词都由演员自己在台上边演边想,无法适应“滩簧调”较为快速的节奏。因此,演员们逐步将“滩簧调”放慢,形成了甬剧的“新基本调”,偏重于抒情,很快被演员们接受应用。
3.舞台布置及伴奏现代化
“串客”时期舞台的道具非常简单,在舞台中间摆一张桌子,前面放一把椅子。但“宁波滩簧”在此基础上将道具摆放与剧目结合起来,根据剧情进行桌椅细节的调整。这为“宁波滩簧”的繁荣提供了戏班基础。“改良甬剧”则吸收了现代戏剧的特点,舞台布置从一桌二椅、扇子、手帕,逐渐改为现代戏剧舞台的布景和道具。
在伴奏乐器上,“宁波滩簧”较“串客”时期并没有很大变化,仍以二胡和小锣为主。但在小锣的使用上已经有了不同敲法的区分,且在特定剧目中加用大锣,使剧目在观赏感上有了更大的提升。“改良甬剧”时期的伴奏水准进一步提高,由原来的三、五人演奏扩大到用中西两班乐队交替演奏。民乐和西乐进行了有机结合,民乐大多为唱腔伴奏,西乐则演奏当时的中外流行曲作为戏中的配音曲。
(二)行业发展
1.戏班配置完善
戏班是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串客——宁波滩簧”时期,戏班配置明显更加全面且正式。在“串客”时期,登台所需要的演员数量并不多。通常几个演员配上椅子就可以上台表演了。但是进入“滩簧”时期,在戏班配置上,有了极大完善。“滩簧”时期的演员变为最少“两花”“两旦”,或“三花”“三旦”,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三个人组成的乐队和一个人管理服装道具,才可称为“滩簧”戏班。
2.行业精神初步形成
女旦在上海受到欢迎之后(1925 年前后),宁波开始发展“滩簧班子”来自觉培养甬剧演员。自30 年代开始,宁波培养出了徐凤仙、金玉兰等一代名演员,甬剧行业十分繁荣。而后,虽然甬剧遭遇了两次禁令,但也遏制不了其继续发展繁荣。这一批名演员为之后甬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甬剧的行业精神初步形成。
“改良甬剧”时期,甬剧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刚好处于日军入侵,时代动荡之际。许多“滩簧”戏班纷纷解散,艺人各谋生计。后来在众多甬剧艺人的努力下,甬剧逐步进行改良。1938 年至1949 年初,上海“改良甬剧”的探索基本上保持有两个以上的戏班和两个以上的剧场演出,使甬剧没有因为战争一蹶不振。因而这一阶段也是甬剧改革、创新、繁荣的时期。
四、结论与建议
“串客——宁波滩簧”时期的变革主要由外部因素推动而成。统治阶级及当权者对甬剧的打压使得甬剧发展中心被迫从宁波转移到上海,而上海戏剧市场本身的激烈竞争带来的生存压力又推动甬剧进行自身改革。战争与革命的特殊时代背景也深刻地影响了甬剧的演出内容。与此不同的是,“宁波滩簧——改良甬剧”时期,推动变革的因素主要来自内部。甬剧两次变革都集中于表演内容和行业发展两个方面。表演内容的丰富化特点具体体现在剧目的革新、唱腔伴奏形式的增加、舞台布置及伴奏的现代化几个方面。甬剧戏班规模不断扩大,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甬剧从业人员,行业精神初步形成。在甬剧艺人的坚持和不懈努力下,即使是在动荡的时代,甬剧依旧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传承性。
从甬剧两次变革的原因和特点中不难看出,甬剧在发展变革的过程中始终紧跟时代,从“串客——宁波滩簧”时期布景、唱腔和剧目的改革到“宁波滩簧——改良甬剧”时期的“清装戏”和“时装戏”,甬剧不断吸收融合时代新元素,这也使得甬剧能够一直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并为观众所喜爱。同时,甬剧在革新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经典,经典与新元素并存,二者不断融合、不断发展,使得甬剧在发展的同时有所积累,逐渐形成体系。
甬剧发展过程中不断紧跟时代变革的共性对今日甬剧保护乃至未来甬剧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今,甬剧在信息化时代的革新,我们认为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当代社会变化,了解人们的文化底蕴和艺术追求,并结合时代新元素,在保留甬剧原有经典的基础上,对甬剧的剧目、演出形式、唱腔布景等进行大胆革新,以新带旧,让甬剧能够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高速传播的特点,加强对甬剧元素的传播,促进传统甬剧及甬剧革新相关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