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壮剧的几种组织形式
2020-01-02蒙季秋
蒙季秋
(广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云南 广南 663300)
据《云南壮剧志》载:“‘哎依呀’是云南壮剧最古老的腔调……,形成于清乾隆或嘉庆年间”,及清咸丰七年《尉迟恭》剧本的发现,其形成年代,大约在乾隆至道光之间,即清代中叶[1]145。由此可以说,云南壮剧是一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多声腔少数民族剧种。
在云南壮剧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壮族人民为适应传承的需要和顺应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自己多样的、独特的组织形式,坚韧而顽强地将云南壮剧发展至今。这些不同组织形式的土戏班在云南壮剧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一、清一色的男子戏班
民间戏曲的演出,很大程度上有娱神娱人、神人共娱的功能,用演出戏曲的形式博取神灵的愉悦而得到神灵护佑,通过戏曲演出达到酬神谢神的作用,因此在戏曲中常有身份高贵的神仙帝王出现。在中国古代,封建思想严重,男尊女卑,妇女被压迫、被奴役,社会地位低下,从不允许粉墨登场参加演戏。而民间戏曲演出,多演唱神戏、庙会戏、庆祝戏、贺寿戏,决不容许女子登场“亵渎”神灵。而自宋代以后,元曲、明代杂剧、传奇剧以及清代形成的各种地方戏乃至少数民族剧种中,粉墨登场者,皆由男演员扮演女演员,即男演员扮演旦角,这种角色俗称男旦。
云南壮剧形成于清代中叶,壮剧及相关的演出习俗都是为了酬神敬神,取悦神灵而得到神灵护佑。在封建社会,妇女的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同样不允许女子粉墨登场“亵渎”神灵,故而壮剧中的女角也是由男演员扮演,男扮女旦。这种男旦的角色延续了极为漫长的年代,流传至清末民初。因此,云南壮剧自清乾隆至道光年间形成的壮剧土戏班社都是清一色的男子戏班。
二、最先有女演员参加演出的土戏班
从何时起开始有女演员参加演出?是哪个戏班最先有妇女登台演戏?《云南壮剧志》对此作了详细的阐述,广西西林县那劳老艺人陆定书说:“光绪三十年,清盐运使岑毓奇家贺寿,请来十二个壮戏班在岑府的‘荣禄第’内唱戏,其中有云南的剥隘戏班、阿科戏班,还有一个壮话地名叫桑的地方,也去了一个戏班,该班有四个女演员,贺寿完了还留下合伙那劳戏班唱戏十多天;”“广西的朋友说:这次盛会大大促进了壮剧、布衣戏的交流。其中云南剥隘戏班的一个女演员,就留在那劳老死终生……”[1]180
从以上资料显示,参加那劳贺寿演出的云南土戏班有剥隘、阿科和“桑”这个地方的戏班,没有具体指出是哪个戏班。众所周知,剥隘是个戏窝子,富宁土戏最兴盛时,剥隘有30多个戏班,成立最早的是演唱〔哎依呀腔调〕的戏班。在清代成立的有者宁太平班、索乌同乐班、百峨动乐班等九个戏班,但到底哪个戏班参加那劳贺寿演出就不得而知,留在那劳老死终生的女演员是哪个戏班的也只有存疑了。阿科是广南县北部的一个乡,现为坝美镇,共有弄追、坡佣、者卡、西松、普千等5个沙戏班。据《云南壮剧志》载,清道光年间,由农卜鳌组建了弄追沙戏班[2]294,可以说,这是成立最早的一支沙戏班,其他沙戏班都比弄追沙戏班晚得多,所以,参加那劳贺寿演出的阿科戏班有可能就是弄追沙戏班。至于壮话地名叫“桑”的地方戏班是哪个戏班?《云南壮剧志》中载,据老艺人说,戏班于清道光年间由皈朝、老街、莫弄、龙头井、后州、登冒等村的土戏爱好者自发组成,叫皈朝欢乐班,有20多人,班主向守全,第二任班主覃开阳,到了光绪年间,土司后裔沈怀廉接任班主[2]284。从土司时代至今,民间都把皈朝简称为“桑”(壮语,汉意“高”)。沈土司府衙建在皈朝后州,由土司后裔任班主的“皈朝欢乐班”与光绪年间那劳的官府就会有联系,西林那劳邀请“桑”这个地方的戏班去参加贺寿演出是在情理之中,这个戏班无疑就是皈朝欢乐班。“该班有四个女演员,贺寿完了还留在那劳合伙那劳戏班唱戏十多天。”
以上资料说明,最先有女演员参加演出的土戏班就是富宁县皈朝欢乐班。
三、最后一个纯男子戏班
据前述,云南壮剧在清末就有了女演员登台演出,受到观众的欢迎。此后,不少戏班争相效仿,陆续有女演员登台演出,特别是红军在壮族地区建立红色根据地时期,壮族妇女解放思想,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纷纷登上壮剧舞台。广南坡佣沙戏班也曾经在文革后期有4位女演员参加演出。女演员的加入给戏班增色不少,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但后来这4位女演员中,有2人弃夫私奔离开戏班到外村安家,另一人在劳动中不幸身亡。虽然只是一种偶然现象,但从此以后,坡佣沙戏班就再也不要女性参加演出,也没有哪位女性愿意参加戏班的演出了。时至今日,坡佣沙戏班就一直都是男扮女装扮演旦角,成为男旦。男旦的道白和唱腔都用假嗓以突出女性音色,有专门的唱腔〔乖哥来〕,男旦服装用沙戏的特定戏服,男旦扮演的女歌伴女舞伴的服装以当地壮族妇女盛装为主,显示出壮族妇女的服饰特点,表演时突出温婉柔弱、秀美典雅的壮族女性特征。由于始终是男旦演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了云南壮剧最具特色的沙戏班。
四、唯一一支侬支系土戏班
云南壮剧土戏班大多分布在壮族沙支系的村寨。据汤绍良先生的田野调查得知,在富宁县洞波乡有一支侬支系的谷柳村土戏班,本村全是天保族(侬支系天保分支),共56户,演唱〔依嗬嗨腔调〕,最多时有18名演员,戏班领导叫言玉章,导演班兴华。抗战胜利前,皈朝欢乐班艺人韦廷瑞从皈朝搬到洞波,后又从洞波搬到里那居住,谷柳村黄兴龙到里那请韦廷瑞来教〔哎依呀腔调〕,之后又教〔哎的呶腔调〕。班兴华于1985年旧历二月初二也来协助排练,改唱〔依嗬嗨腔调〕,曾演过《全家福》《双锁山》等剧目。后自20世纪80年代末停演至今。
五、唯一一支土支系戏班
文山市乐西村是个大寨子,位于文山市西北部,离文山城50千米,约400户人家,近2 000人,杂居着壮、汉、傣三种民族,其中壮族人口不少于80%。乐西村的壮族属土支系的褡头土分支。“文山乐西土戏形成于光绪年间。”[2]159戏班形成之初,不准妇女上台演出,旦角由男演员装扮,建国后开始有妇女参加演出。演出时道白和演唱都用土支系壮语。
乐西土戏的剧目大都是根据汉族的演义小说和话本改编,也把土支系民间的叙事长诗《考汤归》改编成土戏演出。
乐西土戏的音乐、服装、表演和演出习俗都有自己的特点,被专家誉为云南壮剧的活化石。
六、唯一一支专业表演团体
云南壮剧戏班在20世纪50年代前都是以业余组织的形式分散在富宁壮族地区、广南东部北部壮族村寨和文山乐西村,云南壮剧在兴盛时期的土戏班达到140多个,仅富宁土戏班就有130多个,没有专业表演团体。
1959年11月,成立富宁县文工团,1960年初撤销文工团正式成立富宁县壮剧团,成为第一个壮剧专业表演团体。1961年11月20日,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宣文字第29号”通知精神,由原富宁县壮剧团升格组建成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剧团,标志着云南壮剧已经从业余走向专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低层面走向高一级层面[1]196,承担着传承和发展云南壮剧的重任。文山州壮剧团成立以来,排练了一大批优秀的剧目,获得过国家级、省级、州级的各项奖励,为传承和发展云南壮剧作出了贡献。
七、几个村联合组成的土戏班
据许六军先生田野调查,云南壮剧的组织形式中,还有一种是几个村联合组成的土戏班。在富宁土戏中,绝大多数都是一个村组成一个戏班,便于召集排练和演出,也方便举办民俗活动。有些村实在太小,现有民间艺人不足以成立一个戏班,但又很想通过演出壮剧来活跃村民的娱乐活动,更主要的是想通过演出壮剧以娱神娱人,神人共娱,达到驱鬼逐疫、降魔除妖,使本村年年平安顺利、丰收吉祥的目的,于是就邀约也有同样诉求、同等情况的村寨共同组建土戏班。因此就出现了几个村联合组成的土戏班。
(一)许六军先生详细介绍的几个联合戏班
1.皈朝欢乐班:据《云南壮剧志》载:戏班于清道光年间由皈朝、莫弄、老街、登冒、龙头井、后州等村的土戏爱好者自发组成,成立时有20多人,沈氏土司后裔沈怀廉曾任第三任班主,开始时演唱〔哎依呀腔调〕。这个阶段,李祯伯创造发展了〔哎的呶腔调〕来演唱《柳荫记》。这时期,旦角还是男演员扮演,到光绪三十年前才有女演员参加演出,当年还有四个女演员参加广西那劳的贺寿演出,是云南壮剧第一个有妇女参加演出的戏班,也是最早由多个村寨艺人联合组成的土戏班。
2.百江五寨土戏班:是富宁县洞波乡芭莱村民委的一个联合戏班,由那合、龙领、百江、那东、上头等五个村联合组成,称为“百江五寨土戏班”,演唱〔哎的呶腔调〕。联合组成的土戏班需要处理好几件事:(1)每个村都要有演员参加排练和演出;(2)富宁土戏中每个戏班都有摩公主持各种活动,包括排练、演出、演出习俗、民俗活动等,百江五寨戏班有五个村,每个村都有摩公,因此“百江五寨土戏班”就在五个寨的摩公中公推一位德高望重、最有权威、精通壮族宗教信仰各种仪式的布摩(祭司)来主持这个联合戏班的相关活动;(3)每个村都有土地庙,举行请神仪式时必须到五个村的土地庙去请土地神,每年演出时需要用一天的时间举行请神仪式;(4)每个村都要参加民俗活动和排练演出活动;(5)乐器和服装由演员和演奏者各自保管;(6)收入、支出和产权必须公开、透明;(7)遇有重大事项须由五村寨老和村小组长共同商议、共同决策、共同实施。由于处理好了以上几个环节,百江五寨土戏班自成立至今,活动正常,演出不断、发展顺利。
(二)其他联合戏班
1.富宁县孟村三合班:由第一代班主班永贵于清咸丰年间邀约附近三个寨子的20多个青年组成三合班,先唱〔哎依呀腔调〕,改唱〔哎的呶腔调〕,现今既唱〔哎的呶腔调〕,也唱〔依嗬嗨腔调〕。
2.富宁县那旦、玉林、布门组成的那旦永乐班,先唱〔哎依呀腔调〕,改唱〔哎的呶腔调〕;
3.富宁县归朝镇老街、登冒、长沙组成的老街三寨土戏班,演唱〔哎的呶腔调〕;
4.富宁县归朝镇归朝街和莫弄村组成的归朝土戏班,演唱〔哎的呶腔调〕和〔依嗬嗨腔调〕;大多在本村春节期间的庙会上演出,常年坚持;
5.富宁县剥隘镇那塘和那律组成的那塘太和班,演唱〔哎依呀腔调〕。
这些联合戏班共同活跃在富宁县的壮族村寨。
近几年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重视,那旦和玉林两村又各自成立戏班,只唱〔哎的呶腔调〕,自办活动,自主排练和演出。
八、新形势下新的组织形式
进入21世纪,新的形势下,云南壮剧的传承和发展遇到了严峻的考验:一是文化多元使人民群众的娱乐方式增多了,壮剧演出的舞台和空间被无情挤占;二是民间壮剧艺人逐渐衰老离世,壮剧面临失传和消亡;三是打工潮的兴起使一大批青年演员远离家乡、远离壮剧,壮剧后继无人。面对这些残酷的现实,民间壮剧艺人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产生了一些新的组织形式,坚持排练和演出,使土戏班绝处逢生。
据许六军先生介绍,云南壮剧在新的形势下形成以下新的组织形式:
(一)纯女子戏班
云南壮剧形成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清一色的男子戏班,后来,妇女走上舞台,使壮剧的表演更加多姿多彩。新形势下,一大批男演员离开家乡,壮剧面临生存危机,留守的女演员不忍心眼睁睁的看到壮剧没有男演员而消亡,于是自觉邀约在一起,再吸收一些新的女演员,组成了女子戏班:
1.广南县东路沙戏那歪女子沙戏班
2012年成立,共28人,包含1名布摩、4名演奏员,其余全部是女演员,当年便演出了传统沙戏《五虎平西》《二下南唐》,开创了云南壮剧女子戏班的先河。现在除了在本村演出外,还会受邀到外村演出,很受观众欢迎。
2.富宁县那旦女子土戏班
那旦土戏班的前身是“那旦永乐班”,刚成立时有20多人,唱〔哎的呶腔调〕,曾演出过《五虎平南》《八仙图》《征西》《湖中得美》等剧目,演出阵容整齐,水平较高。
那旦村是一个大寨子,在20世纪50、60年代是富宁土戏中很有影响的一个土戏班。因诸多原因于20世纪80年代停演。进入21世纪,村民们要求恢复戏班和珑端节,无奈男演员都已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妇女自愿组成清一色的女子戏班,除了班主、摩公、演奏员以外,演员全部是女子。在演出中断了30多年后终于在2018年3月22日、23日、24日连赶三天珑端节,演出了传统壮剧《辕门斩子》《二下南唐》《湖中得美》,三个大型传统壮剧的众多男性角色,全部由女演员扮演,表演惟妙惟肖,演出获得成功。那旦村赶珑端节的传统是连赶三年,每年的珑端节都由那旦女子土戏班承担演出任务。
(二)少年土戏班
老年艺人逐渐离世、年轻演员外出打工是云南壮剧土戏班面临的共性问题,可能会使云南壮剧的传承和发展进入衰退和消亡。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民间艺人决心从娃娃抓起,形成了少年土戏班的组织形式
1.孟村三合班少年队
富宁县归朝镇孟村三合班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传承(也称世袭传承)戏班,时任第五代班主的班富雄既是班主又是当地有名的布摩。近年来,由于受打工潮影响,年轻人外出打工,戏班几近无法排练和演出,土戏演员明显青黄不接。这位七十多岁的老布摩意识到戏班就要在自己手中衰亡、失传,于是他另辟蹊径,决心在小学生中培养一批少儿演员。经过精心培养,终于在2008年培养出一批时年最小7岁,最大13岁,包括自己的侄孙子在内的少年演员,成立了一支由29名少年演员组成的“孟村三合班少年队”,当年就成功演出了土戏《卖花郎》和《王二报喜》,成为2008年孟村珑端节的新鲜事,在全县壮族村寨引起轰动,这是云南壮剧的第一个少年土戏班。现今,当年的少年演员又长成青年陆续到外地打工谋生,现任第六代班主班艳春按照父亲的传承模式,先后培养了第二批、第三批少年演员承担各项演出活动。这种由布摩或班主培养少年演员的传承模式也在逐步被其他戏班效仿。
2.广南县坡拥沙戏班少年队
广南坡拥沙戏班是最后一个男子戏班,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班主和村干部直接把培养少年演员当作主要任务,于2016年开始培训少年男旦,至今培养了12名沙戏少年男旦,已经可以登台演出。
女子土戏班和少年土戏班是云南壮剧顺应历史的潮流而产生的新的组织形式。原有的组织形式和新型组织形式使云南壮剧的传承和发展得到了组织保障。可以说,云南壮剧就是这样坚韧地、顽强地、一代又一代地传承至今,相信云南壮剧会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