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微社群的生存样态及教育引导研究

2021-11-02王雪冰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思想引导大学生

摘要:随着各类微应用的不断更新升级,越来越多有着相似兴趣爱好、价值观念、心理需求、生活诉求的高校大学生联结于微应用用户圈,形成微社群。由于大学生微社群具有组织形态封闭性、稳定性、现实渗透性,传播表达非理性、隐匿性、戏谑性、一体化等特点,而逐渐成为高校舆情制造生产线上“看不见”的推手。必须尽快在掌握大学生的身份特质、参与微社群的心理动因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在官方媒体平台优化内容生产,坚定政治方向,巩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成果。同时,在微社群中培养舆情监测队伍,关注学生的现實成长需求,全员加强媒体素质教育,特别是要调动“关键少数”的管理意识,才能在微社群中牢牢把握思想引导的主动权、话语权,为大学生提供清朗健康的成才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微社群;舆论管理;思想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7-0051-03

社会变迁和网络技术发展的双重逻辑改变了人们结群的方式,网络社群成为技术赋权下网络社会中的新型社会组织载体。不同于一般的网络社群,微社群是指一种更为小组化的平台,与外界保持清晰的区隔,成员间在关系搭建方面更为便捷快速,在兴趣爱好、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同质性更强,共同遵守社群规范和行动逻辑的意愿更为明显[1]。微社群营建的网络语境与独特的反馈分享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交流表达的欲望,特别是以QQ群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应用,由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技术功能上不断追求与时俱进、迭代更新,迄今依然是最受大学生网民喜爱的交流媒介典型。

近年来,随着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发激烈,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为办学治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多面承压,被喻为网络舆情的“高压锅”。微社群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逐渐发展成为高校舆情泛滥的“培养皿”,为高校的舆论监测管理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诸多难题。本文通过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一线观察、深度访谈、实证调查等方法,呈现以QQ群为代表的大学生微社群的搭建方式、组织形态,分析大学生群内交际行为的样态表现、舆情隐患、心理动机,并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舆情管理和思想引导办法。

一、大学生微社群的组织形态

当代高校大学生是在高速发展的网络应用技术伴随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较高的受教育程度使他们对复杂化、多元化的网络信息触点更为适应,他们认同并欣赏网络信息生成空间的不确定性,对固定群体不抱有太强的依赖感,这是他们热衷于参与形形色色的微社群的前提条件。大学生微社群的组织形态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是基于现实关系的网络移植。所有在校大学生都能够归属于线下的某个群体,包括自然班级、专业系部、学生组织社团等,会由于学习工作交流的需要,在线上组建相应的微社群。群成员之间基于现实生活的联结而关系紧密,有着一致的利益诉求,往往对群组有强烈的归属感。群内讨论的主要话题内容也更符合接近性原则,群成员间经常谈论与校园生活相关的某些内容、现象,例如围绕疫情的暴发演进对校园日常管理秩序的破坏、在公共网络上不断发酵的师德师风等高校热点事件,以及其他“涉及校园形象和办学声誉的舆情信息、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及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等校园安全信息、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2]等相关工作,这些都是大学生群体乐于借助微社群表达正面建议或情绪化意见的信息资源。

二是基于趣缘驱动的网络联结。以QQ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发展升级的过程中,根据用户的使用规律和习惯,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兴趣部落,让有不同爱好的大学生能够灵活运用QQ好友推荐、多功能墙等功能,精准定位并加入符合自身兴趣的群组。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在熟人信任效应、网络领袖权威效应的作用下被邀请进入相应的社群。趣缘类微社群的群成员间讨论的内容往往以共同的兴趣话题为基础,但不排斥其他话题内容,甚至可以将网友关系延伸至线下。正如鲁伯特·布朗教授所说,“群体可以被描述为由于某种共同的经验或目的而聚合在一起的一群人,或者在一个微观社会结构中紧密联系的一群人,或者彼此互动的一群人……不过也许起决定性作用的必要条件是以上那些人还分享某种观念,即他们属于同一社会单元”[3]。相似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价值理念和教育水平,构成大学生群体趋同的心理特质和心理诉求,使兴趣类微社群内大学生对彼此的好感度超过普通网友。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微社群内成员的身份比较统一,社会角色以在校大学生为主,成员间有的还存在现实情感基础,这就使大学生微社群有着与其他网络社群不同的特征,即具有相对的封闭性、稳定性、现实渗透性,很难有外部力量能够对群内言论进行审核及介入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校园的舆情管理起着阻碍作用。

二、大学生微社群的互动表征

受制于传播主体特殊的成长阶段,大学生在微社群的话题讨论中有着鲜明的互动特征。他们正处在社会心理、社会思维与社会价值判断能力的形成时期,往往表现出主观意向居上、信息判断能力不强、经常遭遇价值取向的内在冲突,这使他们的社群行为有观点决策非理性、语言风格戏谑化、极易受群体意识摆布的倾向,潜藏一定的舆情制造危机。

(一)非理性的观点决策

随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过内在价值体系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致使心理结构失衡的情况,紧张焦虑、躁郁易怒等负面情绪也随之出现。QQ群等微社群的匿名功能实现了大学生对于言论自由的寄托,他们把微社群当成释放压力的宣泄口,尽情表达在现实中处于压抑状态的个人诉求。对角色身份的暂时性逃离使得大学生往往不去考虑群内的观点输出可能造成的社会性风险和个人言论代价,在表达的观点上经常只图一时爽快而缺乏现实依据,立场上也有失偏颇。此外,由于微社群内的大学生是被定制在自我选择的“圈层”中的,在群内接收到的往往是他们愿意相信的言论,避免接触与自身意见相左的观点,久而久之,这增强了他们对抱有某些非理性观念的信心,更加阻碍了对全面客观事实的接收,甚至可能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

(二)戏谑化的语言表达

受到大众传媒娱乐化的影响,大学生在微社群中的言论表达往往具有一些近似后现代的色彩,具体表现为在参与严肃的公共事务话题讨论时,他们经常采用拼贴戏仿、揶揄反讽等方式来消解权威,最具典型性的是应用某些“意味深长”的表情符号或以偏概全的“即兴创作”来讽刺不满现象,表达抵抗情绪。这种随意性较强的言论表达有时会成为流言产生的导火索,特别是群内一些基于一定事实依据的见闻性、监督性讨论,在得到证实之前很容易在熟人网络的作用下加速传播,积累负面情绪。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的媒体触觉越发灵敏,他们也很擅于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为言论造势,给高校带来的舆论压力不可小觑。

(三)一体化的群体意识

受到主体身份一致性的影响,大学生在微社群的互动中经常具有较为统一的立场表达。特别是当群内管理员、“意见领袖”等骨干成员的发言相对活跃时,其他群成员更不会提出反对意见。正如耶鲁经济学家欧文·詹尼斯的观点,这是由于大学生微社群内部具有“一致性压力,例如让人觉得如果不同意群体的思维方式和结论,就会受到排挤的威胁或实际制裁;群体内思想的封闭性,以至于任何的质疑都将被排除;高估群体的实力,认为群体很强大、很英明、比其他群体都要高级,甚至可以说是无懈可击”[4]。社会心理学给这一现象赋予了“群体极化”的概念,这种群体内部意见的高度一致性和排他性,使社群内部讨论内容变得狭隘,群内反映的多是少部分人的看法,大多数人受群内舆情走势的影响,陷入了随大流或是保持沉默的困境,这也给少数意识形态领域的敌对势力提供了在群内煽动情绪、渗透思想的可乘之机。

三、大学生参与网络社群的心理动因

大学生主动组建或加入微社群,并积极参与群内话题讨论,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一些基本需求。在现实环境中,处于较边缘位置、相对弱势地位的大学生个体,在参与微社群的互动中往往表现出与现实行为不同的积极主动的一面。从中可以看出,咨询、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表层需求下,微社群在本质上实现了大学生对于建构自我身份、获得自主权利等精神向度的传媒期待。

人具有社会性质,人的社会生命起源于与他人的沟通,由此获得对自我形象的认同。在校大学生正处于剥离对家长老师等长辈的依赖、急于确认“我是谁”的阶段,他们会产生种种对自己在他人眼中形象的想象,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作出相对客观的自我评价,两相对比用以实现主体的确认。微社群相较于现实世界沟通成本较低,也就成为大学生展示个人见识和魅力的重要舞台,他们在群里表现出的与现实生活大相径庭的辩论能力,只是想让更多人注意到自己、认可自己,通过发言影响他人来彰显自我的存在价值。

此外,对权利的执着渴望也是微社群强烈吸引大学生的所在之处。微社群中的匿名性互动造成真实身份的缺席,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大学生对现实组织关系的超越,这种更为自由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使大学生无须受现实秩序中的主导者的规训,他们可以直接参与内容生产、自主表达、信息传播,体验到在信息获取和人际传播方面的高度自主性,消解了对现实世界中存在所谓知识、资源方面垄断的印象,不仅体验到平等,甚至很有可能成为“意见领袖”,更加确认了自身的主体地位。

四、大学生微社群的思想引导及舆情管理

大學生微社群的组织形态和互动特征决定了它成为高校舆情管控不可忽视的角落,是巩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稳定的突破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深刻认识微社群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大学生的身份特点及参与微社群的心理动机出发,通过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内容和方式途径,线上线下全覆盖监控,并以正面宣传及时回应思想困惑,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等方法开展思政教育和舆情管理。

(一)坚定政治方向,优化内容生产

微社群带来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增强吸引力、实效性,获得大学生的思想认同。

一是必须坚持教育内容在网络空间宣传中的意识形态属性。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任感。要使主流思想能够时时出现在大学生经常聚集的网络空间中,增强他们对主流话语的亲近感。

二是优化内容生产供给侧,使思政教育内容能够随处可见并脱颖而出。一方面要开拓新路径,善于利用微博、B站、抖音等新媒体的优势,并注意在不同的网络场域结合不同的语境特点转换话语方式,吸纳网络媒介的流行性元素,使教育内容更具感召力、生命力;另一方面,要注意提升教育内容与大学生需求的关联度、契合度,紧扣重大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策划和设计,将其与大学生关心的日常服务、实践教育、心理教育、创新创业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思政教育内容更具亲民属性。

(二)监测思想动态,扩大正面宣传

为了避免微社群的言论积累成具有一定危害性的网络舆情信息流,高校教育思政工作者需要掌握、筛选、研判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在网络热议话题产生之前,及时正面回应争议性事端。

一是要从线上线下两个维度完善大学生思想监测预警机制。一方面,可以建立一支由大学生骨干组成的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新媒体技术娴熟的舆情监测队伍,密切关注学生在社交平台的公开言论,着重关注和分析具有普遍性、行动性的思想信息,甄别其中的正负向情感属性,特别要关注自发性较强的社群以及处于自发阶段的社群活动,及时发现潜在的舆情风险;另一方面,大学生微社群的组建往往建立在群内成员有共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了解大学生在线下生活中的专业学习、人际交往、工作表现等情况,为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关键节点能够发挥有效作用提供依据。要特别关心大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将虚拟空间的“疯狂”与现实生活的“窘境”联系起来,以诚挚的爱心、责任心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同时及时发现并纠正其存在的思想误区,以此打破大学生微社群因封闭性带来的局限,在处理突发事件或特殊舆情中产生的情绪、思想问题时,能够起到正向引导情绪和舆论走向的作用。

二是增强正面宣传的影响力。在微社群话题产生争议性苗头时,应该及时关注和回应关切,尊重学生的知情权,第一时间传达官方态度,第一时间展开调查,第一时间公布事实信息,确保官方宣传平台成为新闻舆情的“第一定义者”,加强正面信息的宣传,加速负面信息的消解,消除网络谣言,消弭极端情绪,营造良好的网络舆情生态。

(三)培养“意见领袖”,提升媒体素养

微社群中的“意见领袖”往往更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旨在将个人影响力施加给追随者,使自身的观点和意见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认可,成为公众的决策依据。因此,需要把握在网络上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关键少数”。

一是培养一批政治素养较高、具有担当精神、意志力坚定的“意见领袖”,鼓励他们敢于发声、精准发声,扭转有悖于主流价值观的不良网络舆论导向,巩固主流话语权地位。其中,群主或管理员在微社群中往往扮演着直接“把关人”“守门人”的角色,他们不仅可以作为发声的主要力量存在,更有权利和义务对进入群组的信息和成员进行过滤和选择,清除阻碍社群积极健康发展的因素。必须重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舆论走向正面。

二是由于在微社群等网络空间环境中,传统的受众已经开始从普通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信息传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也就意味着人人都可能成为“意见领袖”“群主或管理员”。因此,有必要全面增强大学生的大局意识、国家意识,加强理性精神和防范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微社群等网络社群的兴起背景、发展历程、形态更迭、对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增强他们对网络空间中纷繁多样的网络社群的形成目的、性质特点、成员构成、交流内容等要素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应对处理网络社群复杂舆论生态的能力,共同参与并维护群内的话题讨论,营造优质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阵地,更应该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与挑战,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大学生微社群的管理引导关系到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能够为高校推进改革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尽管大学生微社群的闭合性、隐匿性、流动性给舆情监测干预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但这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多期待。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不负国家期望,深入研究大学生微社群的生存样态特征和动态发展轨迹,努力填补解决其中的管理漏洞及思想引领的短板,切实将大学生微社群的舆情监管引导工作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参考文獻:

[1] 董金权,朱蕾.微社群空间中的青年亚文化研究:以网络剧和短视频用户圈为例[M].北京:九州出版社,2021:1.

[2] 杜坤林.“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生成与干预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1(6):76-78.

[3] 鲁伯特·布朗.群体过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2.

[4] 兰·费雪.完美的群体[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34.

作者简介:王雪冰(1992—),女,辽宁大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引导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初中政治教学应当强化思想教育引导
积极的思想引导在形成良好班级氛围中的重要作用
生涯辅导方法在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的应用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
新媒体在思想引导中的独特效用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