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对话:让学习走向深处

2021-09-26邱静

新校园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

邱静

摘要:语文课堂的“深度对话”,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根本,在实践性、综合性的语言活动中展开。在教学中,可通过质疑问难、拓展延伸、民主辩论等路径,有效提高对话的深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深度对话

小学语文课堂是在互动中完成教学的,“对话”则是教学互动的主要方式。“对话”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的效率。若“对话”只是停留表层,则无法促进学生认知生长;若“对话”能激发情感、渗透学科知识,则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此种对话即为深度对话。从形式上看,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在传统意义上仅指有声语言,目前大多师生课堂对话都是有声语言,但随着信息化手段的大量应用,教师也会采取先提问后请学生到台前用教具回答的方式,从广义上讲,这也应视作对话。

一、精提问,设深度对话思维支点

深度对话是师生间高质量的对话,应是能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对话。对深度对话的辨析可以从问和答两个维度着眼。若从提问的内容来看,当教师连续提问时,前后问题的预设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引申关系或递进关系,且每次提问均能得到学生的有效回答,则相关对话为深度对话。建立问题意识、抓住核心焦点进行设问并开展教学对话互动,从而提高学生思维力,这便是深度对话的主旨。

1. 问在关键处

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完全不懂或一知半解的问题,而应抓住教育时机,“问”到关键处,“提”在点子上,通过对话提升学生的理解力。

《“诺曼底号”遇难记》全文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联系上下文,感悟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体会生命的价值”,这也是本篇课文的难点。在教学这一环节时,笔者首先以“船只遇难时,船上的男男女女们有着怎样的表现,哈尔威船长又是怎么做的?”这一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找出两者的不同表现。对比之下,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初步感知了船长的形象,但不够深刻、不够全面,因此,笔者继续引导:“作为船长,哈尔威有机会逃生吗?”学生一致认为他是有机会逃生的,因为船长必定是首先感知到会有危险发生的人员。接着,笔者继续找准关键处提问:“既然有机会,船长为什么不选择逃生?”学生热烈地议论着,但是结论是一致的——为了乘客。这时,笔者一针见血地切入关键问题:“你觉得船长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值得吗?为什么?”这时,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值得,因为英雄就是这样,在生死攸关的时候,他把生的机会给了别人,把危险甚至死亡留给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值得,船长牺牲了个人生命,却挽救了一船乘客的生命,这样的牺牲太值得了。”还有学生甚至说道:“船长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忠于职守、敢于牺牲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这才是生命价值的真正体现。”

此时,笔者得知关键性的提问已经发挥了作用,学生显然已经在几个关键问题中感悟到了船长的英雄壮举,对生命也有了新的认识。

2. 问在疑难处

学生在自主获取新知、经历思维的过程中,免不了要受阻受挫。教师要分析学情,及时预判、分辨学生在学习中有可能受阻的难点,根据学情将对话设置在学生疑难处,设问并给予指引,使学生在解决疑难问题中不仅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增强自信心。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小岛》,是一篇非常容易被教师忽略的自读课文,即使有的学生深入学习了这篇课文,仍会忽视很多疑难问题。如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里(小岛)树少、草少、土也很少。”乍一看,这句子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可初读课文时,笔者发现总有学生把三者的顺序读错,但是这三者之间的顺序却并不能随意交换——这恰巧也是一个疑难点。因此,在新授时,笔者精心准备,将这句话出示在课件上并进行引导性的提问:“在这句话中,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少’呢?”学生立马反应过来,是“土少”。笔者相机讲解:“因为土少,所以这座小岛几乎寸草不生,连树木和小草也很少。那是不是这样,我们只需要把‘土少’放在最后,前面的‘树少’和‘草少’就可以任意交换位置呢?”

起初,学生认为两者确实可以互换,对于文本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见此,笔者立即将当时小岛的环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引导性地问:“当你来到一座公园,公园里有着参天大树和零星小草,这时,你首先会关注到的是什么呢?”学生脱口而出“大树”。“为什么呢?”学生开始各抒己见。一名学生说:“因为大树很大,我一下子就看到了,而小草是渺小的,又是零星分布,所以不容易被发现。”听到学生这样的回答,笔者随即将其拉回了课堂:“那我们的课文呢?这里的顺序还能换吗?”反应快的学生脱口而出:“不能。因为这座小岛几乎是不毛之地,所以我远远望去,首先看到的一定是树,近了才能看到有些许小草。”就这样,一次次引导性的深度对话,终于攻破了这个难点,笔者不甚欢喜。

二、连追问,铺深度对话思维台阶

教师依据小学课堂教学“四维目标”,设置一系列问题,将系列问题与课堂临时生成的問题进行整合,巧妙穿插,进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有针对性的“二度提问”,可达到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从而形成严密而有节奏的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课堂提问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思维特点,因此,教师应尽力避免过于抽象的设问,要为学生创设启迪思维的具体情境,抓住关键环节、中心语句进行设问,使提问适时适地、恰到好处,为课堂教学穿针引线,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文,主要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四部分展开。作者着重描写了许地山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然而,在学习时,以浅显的人生阅历,学生无法一下子领悟其中的道理,因此笔者便采用循序渐进、铺设思维台阶的方法进行有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仅仅是在写花生吗?”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不是”。“那课文通过描写议花生这一部分,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受到了点拨,一致回答:“做人的道理。”笔者便以此为切入点,继续追问:“是啊,那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学生通过层层推进式的思考,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得到了这一反馈后,笔者知道学生已经领悟了课文的主旨。此刻,笔者继续深入追问:“明白了这个道理,你以后打算做怎样的人呢?”学生的话匣子瞬间打开了,有的学生说要做像花生一样朴实的人,有的学生说要成为默默奉献的人,还有的学生说要做注重内心大于外表的人。这一节课,笔者在授课的同时,通过一系列追问给学生铺设了思维台阶,引领学生在深度对话中感悟了做人的道理,真正将“教书”和“育人”联系在了一起。深度对话就体现在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内容巧以追问,引导学生继续就已有答案进行深入思考并再度回答,使对话不断升级。

三、设思辨,拓深度对话思维空间

笔者在课堂中经常开展主题式辩论对话,以此构成师生、生生间的多边、多维互动。针对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课,在教学完整篇课文后,笔者在班级中开展了以“‘我’的演出真的窝囊吗?”为主题的辩论会,试图在对话中扩散思维,加深个性理解。

有的学生认为,“我”演得真的很窝囊,因为课文中提到了演哥哥的小朋友说过,不会豁虎跳就不算真正的老虎,而“我”的确不会豁虎跳,外加“我”笨拙的演技把全场都逗乐了,所以“我”的演出的确窝囊;另有学生则不同意此观点,认为“我”的演出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所以一点也不窝囊。还有学生做了补充说明,认为“我”本是一个内向、连举手都难为情的孩子,能敢于登上舞台,其实就已经不窝囊了,因为“我”收获了战胜自我的勇气。这种思辨式对话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且拓宽思路,思维碰撞出层层火花,让学习走向深度。

综上所述,深度对话的意义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语言交谈,而是要从语言层进入思维层,再从思维层进入审美层,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裴利华. “对话—生成”:学校心理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2]王平. 让“深度对话”走进语文核心素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8(11):72-73.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越秀校区)

猜你喜欢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兴趣的实践与研究
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高效率教学行为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