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浅谈
2021-09-23董华
董华
摘 要: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来说,受制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如果延续到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后,必然会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的区域间不平衡也有了一定的改善。本文以此为基础,就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物理教学;衔接路径;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9-0123-02
【Abstract】For the physics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it is restricted by the students' learning foundation and learning ability,and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in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If this limitation continues to the high school physics study,it will inevitably bring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tudents' physical lear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the imbalanc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has also improved. Based on thi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nection of Physics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Keywords】Physics teaching;Cohesion path;Teaching optimization
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实现初高中物理学习的有效衔接,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也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组织教学。只有如此,才能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更为有效可靠的支持与保障。
1.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难点分析
(1)教材方面
对于初中物理来说,其教材难度相对较少,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对于之前未正式接触物理课程的学生来说,较为容易接受。而对于高中物理教材来说,其更强调理论上的分析与推理,内容上更倾斜于定量研究,所以也使得学生感到晦涩难懂。
(2)学生方面
首先便是对学生学习思维方面的要求,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学习思维通常是建立在直观实验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基础上的形象思维模式。而进入高中之后,对于学生抽象思维的要求显然要高于对形象思维的要求,对于动态思维的要求也高于对静态思维的要求,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也容易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
其次便是学习方法的差异,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学生所使用的学习方法相对简单,很多时候也不需要进行教材的提前预习以及相关的课外实践。而进入高中阶段之后,则要求学生时刻处于一种主动进取的状态。课前的预习、课上的积极参与与思考 以及课后的观察总结分析,这些方法也是保证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重要前提。
最后便是体现在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方面,众所周知,进入高中之后,力学方面的知识所运用的数学知识要远比初中时期的复杂。例如力的分解与合成、运动学中的二次方程等等,这就意味着高中物理学习不仅仅是对学生物理基础的一种考验,更是对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一次测评。
(3)教师教学方面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组织课堂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课堂设计的趣味性。加之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压力较小,可以對一些重点的概念和内容进行反复的讲解。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进行高效的掌握。而进入高中之后,教学进度明显增加,课堂教学密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在必将面临的高考抉择中,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难从严”,这也使得初中与高中之间的衔接难度愈来愈高。
2.解决“衔接”难题的优化路径
为了更好地实现初中高中物理课程的衔接,下文便结合教学活动的开展实际,就优化“衔接”难题的路径进行思考。
(1)高中教师需注重对教材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
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说,其首先要明确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可能存在的不适应状况。特别是高一的物理教师,要做好相关的调研工作,首先就初中物理的教学特色与模式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就高一同学的学习状况及教材情况进行分析。在正确把握了高一的教学难点之后,再去合理的设置教学层次,降低初中高中衔接的“台阶”与难度。以此来有效的保护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助力学生物理学习信心的提升。
(2)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以此来适当的调节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设计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注重师生关系的经营,对学生予以必要的关怀与理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难以理解的问题时,教师也要予以耐心的解答,以此来有效的缓解学生的“畏惧”心理。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更加适宜的学习方法,以此来不断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通过降低起点、分散难点的方法去设计教学。特别是对于高一阶段的教学来说,也需要以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为基础进行逐步的拓展与延伸。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要注意难易适当,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程度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去做出调整。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接触不同的学习内容,以此来逐步的扩大学生的基础范围和学习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