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益气方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1-09-22姜立伟孙之中黄军铭马来西亚
易 倩,姜立伟,赵 丹,孙之中,黄军铭(马来西亚)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ecurrent genital herpes,RGH)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由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前驱症状明显,临床多表现为局部感觉异样、头疼、臀部或大腿后侧痛等,具有慢性、易复发、难痊愈性等特点,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1]。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主要通过服用伐昔洛韦、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虽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缓解临床症状,但长期服用此类药物易产生耐药,且不能完全消除潜伏感染的单纯疱疹病毒,停药后极有可能遇某些诱因复发,故从根本上解决RGH,防止其复发尤为重要[2-3]。中医学认为,本病属“阴疮”“阴部热疮”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在于正气亏虚、邪毒留恋,治疗应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原则;清热益气方属于经典名方,清热、解毒、祛湿、益气、养阴集于一方,扶正祛邪,兼顾湿热与阴虚,已被临床证实可有效防止性传播疾病反复发作,但目前鲜有报道分析清热益气方联合阿昔洛韦对RGH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4]。因此,本研究拟定清热益气方应用于RGH的治疗,旨在分析清热益气方的可能治疗机制,为RGH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RG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18~58岁,平均(30.80±4.60)岁;病程0.5~5年,平均(2.68±1.20)年。对照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20~60岁,平均(30.95±4.68)岁;病程0.5~6年,平均(2.82±1.3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诊断标准:符合《生殖器疱疹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5]中RGH的诊断标准。正虚邪恋证诊断标准:主症为外生殖器潮湿红斑、疱疹糜烂反复出现,自觉瘙痒、灼痛;次症为心烦口干、腰膝酸软、耳鸣目眩、失眠多梦、头晕乏力;舌质偏红或淡、苔少或苔薄腻,脉弦细数或细弱。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临床病例资料完整、齐全;存在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排除标准:心、脑、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低下、妇科炎症及恶性肿瘤;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生殖器部位接触性皮炎、硬或软下疳、固定性药疹、带状疱疹侵及外生殖器;伴梅毒等其他生殖器溃疡性疾病;患有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近期接受过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治疗;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药物过敏;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口服阿昔洛韦片(国药准字H10983103,规格0.1 g),0.4 g/次,2次/d。连服 28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益气方。方药具体组成:白花蛇舌草、黄柏各15 g,丹皮、黄芪各10 g。以上药物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加工为颗粒剂,8 g/包,2次/d,1包/次,早晚温水冲服,连用28 d为1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免疫功能: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以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复发情况:治疗结束后6个月、12个月随访,观察两组复发频次、平均复发间隔时间、平均复发皮肤病损评分。皮肤病损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相关标准。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腹泻、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
1.4 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制定疗效标准。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患者主要症状与体征均完全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患者主要症状与体征均基本消失,70%<疗效指数≤95%。有效:患者主要症状与体征均有所改善,30%<疗效指数≤70%。无效:患者主要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变或有所加重,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2、IL-4、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2、IL-4、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pg/ml)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2.4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见表4。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平均复发皮肤病损评分、复发频次均低于随访12个月,对照组复发频次低于随访12个月(均P<0.05),且两组的平均复发间隔时间在随访6个月时均长于随访12个月(均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随访的两个时间点的平均复发皮肤病损评分、复发频次均低于对照组,平均复发间隔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均P<0.05)。
表4 两组患者平均复发皮肤病损评分、复发频次、平均复发间隔时间比较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腹泻1例、腹痛1例、恶心呕吐1例、食欲不振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5/42);对照组腹泻1例、头晕1例、恶心呕吐1例、食欲不振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4/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RGH是生殖器疱疹中较为常见且难治的一种类型,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外生殖器上成簇或散在水疱反复出现、可迅速破溃形成糜烂或溃疡,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病毒、人体免疫功能失调等有关[7-9]。目前西医治疗主要应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虽适合RGH发作期,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但无法规避潜伏感染和复发,且用药时间相对较长,容易产生耐药,患者依从性欠佳[8]。近年来,有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改善RGH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次数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体现出中医药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多方式调节的整体调控优势[10-11]。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外阴,与肝、肾、脾等脏腑功能失职相关,病机多因交媾不洁,外阴破损,外感湿热淫毒,蕴结肝胆二经,循经下注阴部而发疱疹;而湿热秽毒蕴于阴部,日久耗气伤阴,脾虚湿困,肝肾阴虚化火,与热毒外邪夹杂,正虚邪恋,致病情迁延难愈,故治疗以祛邪扶正为主[12-14]。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清热益气方联合阿昔洛韦治疗RGH疗效较好。清热益气方由白花蛇舌草、黄柏、丹皮、黄芪组成,其中白花蛇舌草性凉,味微苦、微甘,归胃经、大肠经、小肠经,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为君药;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专清下焦湿热之邪,为臣药;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而黄芪味甘,微温,益卫固表,补益中气,均为佐助。全方配伍精当,针对本病正气不足、触染毒邪之病机,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2、IL-4、IL-6、TNF-α水平及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及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清热益气方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能有效纠正RGH患者免疫系统紊乱,减轻炎症反应。清热益气方能调节炎症因子平衡,提升机体免疫功能,故能纠正炎症反应和免疫紊乱。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内服后可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增强吞噬细胞活力,提高抗炎作用,增强体液免疫功能[15];黄柏具有抗病毒、细菌、真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并有抑制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16];丹皮抗菌消炎活性明显,能有效抑制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局部炎症反应,并具有明显的增强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17];黄芪不仅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还能通过刺激NK细胞繁殖,增强上调CD3+、CD4+、CD4+/CD8+水平的能力[18-20]。清热益气方联合阿昔洛韦具有协同治疗作用,能有效阻止炎性介质的扩增,改善微循环,调节RGH患者体内Th1/Th2反应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维持免疫调节平衡状态。在随访6、12个月时观察组平均复发皮肤病损评分、复发频次均较对照组低,且平均复发间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说明联合治疗能有效降低RGH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清热益气方联合阿昔洛韦治疗RGH临床疗效较好,可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改善免疫功能、减少复发次数、延长复发间隔时间,且安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