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多维育人机制的路径探索

2021-09-10张风丽陆晓娟张立萍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路径探索民办高校

张风丽 陆晓娟 张立萍

摘要:高校育人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导致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这给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培养高素质和高质量人才,积极响应“三全育人”理念和要求,提高民办高校协同育人的意识,正确处理好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的协同关系,本文以某民办X高职院校为例,根据民办高职院校的特点,通过引入多维度的管理理念,在分析某民办高职院校X院校多维合力育人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探索民办高职院校多维育人机制的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多维育人;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6-0096-02

基金项目院本文为上海市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项目编号:M2020SJ11)的研究成果之一。

200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2017年8月教育部党组印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3],这一系列文件都说明了高校思政教育和高校育人模式的重要性。因此,践行和推动新的高校育人模式的实施,做好思想教育和创新育人的探索十分必要。本文根据民办高职院校的特点,在分析X高职院校多维合力育人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探索构建民办高职院校多维育人机制的路径。

一、当前高职院校的育人机制

目前,高职院校的育人机制主要集中在二维合力育人上,即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两者的维度、思政教师和辅导员两者的维度、辅导员和学业导师两者的维度。王震研究了辅导员和导师育人机制的现状及问题,并针对该育人机制下的定位不准、制度缺乏保证等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4]。宋静等人研究了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之间合力育人机制的构建,并针对合力育人的机制建设进行了研究[5]。胡绪明主要从制度建设、平台建设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高校辅导员和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定位和实施进行了研究[6]。目前,对于多维度育人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赫尔曼·哈肯曾提出“协同学”的哲学思想,就提到系统的行为并不是子系统的叠加,而是由子系统的相互调节而组织起来的[7-8]。根据协同学的思想,多维育人机制并不是简单的辅導员、教官、思政教师、学业导师及专业教师等维度的叠加,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各自分散、无序的状态转变为有序的、有组织、可协调的状态。

目前,民办高职院校面临着生源差和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竞争力,X高职院校提出了多维育人模式。多维育人模式指的是辅导员、教官、思政教师、学业导师和专业教师五维一体的育人模式。

二、高职院校多维育人机制的意义

和二维育人模式相比,多维育人模式能够更深层次地挖掘学生的个性和潜在价值。在道德素养、专业技能和身心健康等方面,多维育人模式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因为在现代化教育模式的进程中,学校要通过不同维度的教育引导,促使学生形成德育、智育、技能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日常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十分必要[9]。发挥好多个维度的育人合力,是实现高质量育人的保证,是强化育人质量的有效途径。高校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关系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取向。提高大学教学和育人的双重质量,是新时代育人模式的要求和高校教育的育人使命。整个系统有效地协作起来发挥更大的育人价值变得十分必要。因此,通过多维育人模式增强合力,正确处理各个维度的关系,使各维度协力合作,对提高教育管理和教育质量、构建新时代科学的创新教育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创新育人模式,提高育人质量,探究高职院校多维育人机制的途径十分必要。

三、高职院校多维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多维育人机制缺少协调交流平台

多维育人机制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基准,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实现专业技术知识与人文文化知识的有机结合。而目前,辅导员大多行使行政职能,忽略了走入课堂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以至于沟通不畅,直接影响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作用,从而影响多维育人机制的育人质量。

(二)多维育人机制的协同意识不强

目前,辅导员维度、教官维度、思政教师维度、学业导师维度和专业教师维度之间还缺乏一定的合力,出现各部门之间单打独斗的状况。他们在主观意识上还受到育人体制的影响,并且多维育人体制牵涉到很多部门的相互协调,一时间很难融为一体,需要进一步加强协同意识,并且要逐渐明确多维育人体制的角色定位。

(三)多维育人缺乏健全的机制

目前,民办高职院校还处在多维育人机制的探索阶段,其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分别表现在:责任落实不到位;烦琐的行政工作使得辅导员很少深入专业课堂;专业教师缺乏与辅导员的沟通;教官和辅导员的职责划分不够清晰;思政课堂很少引入具体管理案例等方面。由于工作职责和内容缺少明确规定,以及工作要求不具体,民办高职院校出现执行效率低和形式主义问题,这与多维育人机制的目的不符。

四、基于质量导向的多维育人机制的路径建设

基于质量为导向的多维育人机制,顾名思义就是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管理质量为目的,以提高学生质量为根本,力求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规律,利用现代化的育人模式和科学管理方法来实现学生高质量的发展。

(一)明确职责,做好分工

多维育人机制中辅导员、教官、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学业导师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尤其是辅导员和教官的职责分工,避免交叉,以免造成重复工作。辅导员主要负责好党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等各方面工作;教官则主要致力于军事化课堂、学生活动、学生的训练等各方面工作;思政教师则通过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教育学生以及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专业教师则通过开展专业教学,使学生获得专业技能。学校要根据各项职责对辅导员、教官、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学业导师进行专业细分和科学配比,打破他们之间各自为政的传统观念,致力于打造以质量为导向的价值引领和专业化建设,搭建辅导员、教官、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学业导师的联合机制。首先,方向上保持一致性,明确育人工作要求,提高教师责任感,与国家的育人方向保持一致性。其次,要具有互补性,辅导员与教官致力于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将管理实例作为素材带到思政课堂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思政教师负责将专业化的思政理论渗透在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辅导员、教官、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学业导师实现五方联动,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政治理论、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并充分发挥,达到合力育人的效果。

(二)构建考评体系,使育人模式系统化

建立科学的多维育人机制需要构建合理的考评体系,这能够很好地考核各个维度老师的工作胜任力。考评和激励机制能增强各部门的竞争意识,同时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合理的考评机制能使各部门通过竞争找到差距,更容易找到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从而使老师不断完善自我,以提高多维育人机制的质量。

(三)建设育人的平台,使育人模式常态化

建设好辅导员、教官、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和学业导师的新媒体平台和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此举不仅实现了不同部门的交流和沟通,也可以使学生在媒体上与教师互动。各方主体通过在线答疑解惑,可以提高教育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协同化管理。

(四)构建激励体系,使育人模式协同有效化

多维育人机制需要制订专门的奖励机制。建立奖励机制可以增加各个维度教师之间的竞争性和动力性,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民办高职院校可以通過鼓励和引导的方式更好地推进和实施多维育人机制,激发辅导员、教官、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学业导师等人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多维育人机制的内在动力,使育人系统良好地运行,使育人模式协同有效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0.

[2]顾明远.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J].高等教育研究,2010(07):5-10.

[3]刘虹.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例[J].高等教育评论,2017(01):212-223.

[4]王震,李胜刚,姜伟.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合力育人机制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190-192.

[5]宋静,何惠君.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合力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实践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5(05):70-71.

[6]胡绪明.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功能定位及实施对策[J].学术论坛,2018(04):180-186.

[7]王丽丽.赫尔曼·哈肯的“协同学”哲学思想评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03):477.

[8]郑广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协同问题探索[J].高教论坛,2018(12):5-7+21.

[9]赵争,王介石,丁汪敏.“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以芜湖市6所高校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08):67.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路径探索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独立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究
高校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探析
试论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概论”课贯彻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初探
警务监督对警民关系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