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体育浸润计划实施方案

2021-09-10刘军季玲陈新华

当代体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传承

刘军 季玲 陈新华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做好落后地区的帮扶工作,推进体育师范生“立德树人”教育,提高我校体育师范生培养的社会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更好实施中小学体育浸润计划。我们在文献综述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讨论制定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浸润计划实施方案,为江苏省农村地区体育健康课程教育资源的改善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参考。

1 前言

2019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在部分高校试点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旨在依托高校体育美育教师和学生力量,为本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持续性的定向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为中小学体育美育均衡发展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推动中小学体育美育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体育美育教育。为了进一步推进师范生“立德树人”教育,实施中小学体育浸润计划,提高我校体育师范生培养的社会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讨论制定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浸润计划实施方案,为江苏省农村地区体育健康课程教育资源的改善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体育”和“浸润计划”为关键词进行百度学术的资料搜索,再根据“民族体育文化”及“传承”为主要标题内容进行检索,查找到367条相关文献。

2.2 专家访谈法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对体育文化及民传文化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咨询和确定实施方案和计划的主要内容。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开展中小学体育浸潤计划的可行性分析

(1)拥有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拥有优势平台,武术、足球、啦啦操等课程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成果丰硕的师资队伍,完全能够胜任各项工作。前期学院教师和学生都非常好的完成了各项社会服务工作,学院教师连续三年承担了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任务,被江苏省培训主管部门评为优秀;我院长期承担南通市多项考评和培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拥有较为强大的科研团队

近三年,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有近20项横向课题立项,科研经费达100多万元,较大提升了专任教师的科研攻关能力和社会影响力。7项国家级课题和10多项省部级课题是我院社会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些为我们在帮扶学校开展教科研活动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3)拥有充分的学生社会实践服务经验

我院重点打造的“阳光体育”志愿团队自2012年成立以来,已在全市25个社区、13所学校开展了百余次志愿服务活动,连续六年被评为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3.2 中小学体育浸润计划的具体内容及设计

3.2.1 教学内容建设计划

我们拟为帮扶学校开设《风筝制作和放飞》、《啦啦操》、《足球》、《武术》、《学校体育学》等课程。我们还将帮助帮扶学校营造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建立校园足球联赛、风筝节、体育节制度。

3.2.2 课程教学设计

(1)建立特色体育课程。我院将为帮扶学校开设《风筝制作和放飞》、《啦啦操》、《足球》和《武术》等课程,逐步形成学校的特色。

(2)开展体育实践活动。结合开设的特色体育课程,将在帮扶学校成立风筝制作和放飞社团、校园足球、武术与啦啦操社团,同时开发家长资源,邀请家长参与到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中,引导他们与孩子一起进行体育运动,有效搭建家园合作平台。 我们还将在帮扶学校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帮扶学校进行体育指导。

3.2.3 课程思政建设计划

体育科学学院将派出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指导和组织开展校园足球联赛、校园风筝节、体育艺术节等。暑期通过阳光体育服务团队,开展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和教育特质的体育实践活动,比如开展“我与奥运冠军学乒乓”,“我与亚运冠军学艺术体操”等,以提升学生热爱英模和和为国争光的荣誉感。这些内容作为课内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对课外活动充满期待,提高学生课内学习兴趣。

3.2.4 线上资源建设计划

通过名师工作室、培训进修、师徒结对、集体教研等多种形式,对帮扶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引导和帮扶,提高帮扶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加强特色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开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3.2.5 线下活动开展计划

通过专业教师团队和研究生团队,将武术这个民族传统文化项目,通过在线课程的形式加以推广,让学生联合家长建立课外太极拳活动团队,将课内所学结合在线教学不断强化提高太极拳的学习,同时作为亲子内容提升与家长的联络交流。

3.2.6 其他课程建设相关资源建设计划

我们将紧密结合体育教育教学一线实际,与帮扶学校合作开展体育课题研究与实践,推动体育理论研究成果在中小学校的实践、转化和推广,提高帮扶学校体育教师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水平。将武术、健身管理等课内教学和在线课程相结合,提高学生课外学习的习惯和兴趣。

3.3 中小学体育浸润计划实施时间及目标达成举措

3.3.1 开展体育实践活动

结合开设的特色体育课程,将在帮扶学校成立舞龙舞狮社团、风筝制作和放飞社团、校园足球、武术与啦啦操社团,同时开发家长资源,邀请家长参与到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中,引导他们与孩子一起进行体育运动,有效搭建家园合作平台。我们还将在帮扶学校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帮扶学校进行体育指导。

3.3.2 营造校园体育文化

第一,将每年的9月-12月定为校园足球联赛赛季。各班建立足球班队和啦啦操班队,设计班级自己的队徽、服装,常年训练,可以发动家长的力量为班队训练。到联赛赛季期间,整个校园都将沉浸在节日般的欢乐气氛中。第二,每年的3月定为校园风筝节。我院将选派师资和聘请民间艺人到学校指导学生制作板鹞风筝,并指导他们放飞,举办风筝比赛,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第三,每年的5月定为体育节。变传统的田径运动会为全员参与的体育节。体育节上,学生们可以是运动员,也可以是会徽、吉祥物设计师,还可以是摄影师、记者、裁判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让学生们感受各种不同的角色,为他们的社会化作准备。

3.3.3 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他们的培训机会少、培训质量得不到保证,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将充分利用我院的优质培训师资,对他们进行结对帮扶。我们还将指导他们进行教研课题研究,提高帮扶学校体育教师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水平,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本文系南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名称:中小学体育浸润计划实施方案,编号:2019A11。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传承
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性研究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镇沅麻洋纸的现状与对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