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化健身是全民健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1-09-10王倩

当代体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健身器材指导员科学化

王倩

全民健身是促进人的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科学化健身能够促进全民健身的顺利发展,它不但有利于人体身心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健身过程中种种不合理、不科学的健身因素存在,直接影响了全民健身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以及访谈调查法等方法,对全民健身过程中的不科学因素进行探究分析,并力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倡导全国人民参与到运动健身中来,每天参与至少一次体育活动,并且学会不少于两种锻炼的方法,全面的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在大家的健身热情日益高涨的情境下,参加到体育锻炼中的人越来越多,同时也出现由于健身方式、方法不合理等不科学的健身因素也日益显露出来,这些不合理的因素不但对人们的身心造成伤害而且也成为全民健身发展过程中的阻碍。为了让人们更加懂得正确的健身方式以及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的良好发展,掌握科学化的健身方式是顺利开展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并且科学化健身也是全民健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科学化健身的意义

科学健身是为了提高个体的抵抗能力和适应能力,进而克服现代生活带来运动不足的危险性,能够以健康的身体及充沛的精力投入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

1.1 减少运动受伤率

武术的健身功能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群众健身健康意识的增强而逐渐提升上来。武术套路成为大众健身项目之一,但武术有些套路动作是包含速度、力量以及协调为一体的高标准高要求的一种全身性运动,所以在练习中很容易受伤。因此,了解运动的技术技巧和正确的运动方法是开始一项运动的前提和基础,运动前的热身活动,换上运动装可以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1.2 提升身体素质和预防疾病。

身体素质是人体质强弱的外在表现,它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后天的体育锻炼有关。通过科学合理的健身,可以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和身体抗压能力。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市白领体检异常率持续攀升,从2014年的94.60%上升到2018年的98.75%,亚健康程度不断加强,缺乏体育锻炼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科学的健身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灵敏性从而有效的控制血糖从而有效预防和改善高血压、糖尿病和亚健康等健康问题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1.3 改善身体形态

现在大家的工作性质多以脑力劳动为主,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坐着的,臀部和腹部会堆积脂肪,而运动健身对于改善身体形态有积极的作用,有氧运动可以减轻我们的体重,无氧运动可以增加身体肌肉的含量,加快身体的代谢。例如健美操对促进健美健身、塑造形体等方面有良好的作用。根据科学动作的联系使身体各个关节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长期的练习又可以进一步塑造人的体型。

1.4 助力《健康中国2030》

人民健康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可以提高人民幸福感,而且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在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的和任务。在大众传媒的传播下,人们对于身材的管理,对于健康的追求的欲望已经越来越强烈,也很符合当下“健康中国”所倡导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强调从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使全民健康水平提高,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科学化的健身对全民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能更好的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使民族素质得到提升,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同时,引导正确的健身方式,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

2 目前全民健身的不科学因素

据国家体育总局2015底公布的全民健身活动调查结果,2014年我国城乡居民中有33.9%(含在校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比2007年增加了5.7个百分点。总体看,人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2.1 场地、器材类因素

首先,现在和各个社区都有建设健身路径,有数据显示从2010年5月开始,国家体育总局资助、带动、引导各地建设超过了15万条的“全民室外健身器材”,但是,每个社区的器材大同小异,极少数的社区会额外的建设露天篮球产等。另外,有些比较老旧的社区的健身器材的损坏程度很大也很陈旧,在这样的健身器材上进行锻炼很容易受伤也会降低健身的热情。

还有一种情况是大家一般茶余饭后参与锻炼,所以7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在健身路径的人比较集中,健身器材的资源不够丰富,在这种设施不丰富而且破损率高的情况下,大家的锻炼需求得不到满足,健身参与率也会降低。

2.2 健身知识、技能类因素

近些年来,有关运动损伤的新闻经常出现。有人为了减重,有180斤的男士想要减肥,在小区跑步,一口气跑5公里,连续跑了一周,左腿迎面骨一跑步就疼,最后确诊为左小腿应力骨折。

发生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安全意识薄弱,缺少对自己所参与的运动项目基本技术的掌握,另外,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还有运动时的自然环境,运动项目特点等。运动损伤不仅对身体造成了伤害也会使心理产生一定的阴影,也会影响接下来健身的计划,这与“健康中国”的理念相背离。

2.3 运动负荷类因素

运动负荷也称为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是指在运动中承受的生理负荷。当运动量超出身体承受能力时,身体所储存的能量会过度的被消耗,这时,人的大脑会反应迟钝,身体很疲倦,工作消极。但是现阶段的情况大多是,大家的健身没有计划,难以坚持。锻炼时運动量不稳定,使身体无法适应,在这种状态下健身不但会影响健身的持续性也会对运动产生厌烦。

2.4 健身指导类因素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全民健身行动提出了到2022年和2030年,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1.9名和2.3名;但是,目前社会指导员分布不均,真正投入到工作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多为学历不高,年龄较大的体育爱好者们,他们对新运动、新知识接触不多,接受较慢,而且由于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个职业属于我国的第三产业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所以能够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的人很少,以至于供需不平衡。

3 对于影响科学化健身因素的对策

3.1 普及体育专业知识技术

由于现在人们工作和生活都非常得忙碌,除了体育爱好者或想要通过运动改变自己的人可能会去主动地获取一些体育健身相关的知识外,其他的人在体育运动方面的知识储备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普及健身的知识与技能让大众掌握关于运动健身方面的简单的专业技术,以及如何预防受伤和如何正确的运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3.1.1 加强媒体的传播

媒体的传播可以使人们正确的,更加科学地去健身,或者合理地减脂,提高大家的参与热情并且使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像CCTV—5的《健身动起来》节目,在教授各种技能的同时又告诉大家避免受伤的方法。这类节目在推进《全民健身计划》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3.1.2 发展社区体育公众号和网络力量

在信息网络的时代,人们接受各种消息和知识大多来源于手机,所以各社区可以建立自己的社区健身公众号,定时地推送一些健身运动的方法,健身计划以及运动受伤的处理方法等。通过长期阅读此类的文章,会使人们渐渐地学会运动,习惯运动,并且现在网络通信很发达,想要获取科学的健身方法和健身指导都可以通过在网上实现。

3.1.3 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力度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最直接的对社区居民进行指导宣传科学和健身知识与技能。将一些使用健身器材的方式教给大家,也可以带领大家做一些健身操,方便大家在闲暇时间自己进行锻炼。居民也可以及时地表达他们自己的需求,这样的指导又具有针对性。

3.2 丰富社区健身器材设施

今年10月份下发的《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明确表示,从完善顶层设计为出发点,调查出现阶段健身设施的现状且在1年内编制出补齐健身设施的短板的计划,这对于全民健身现阶段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政府需要加大对社区健身路径资金的投入,丰富健身器材的种类,将健身器材升级维护,一个器材有多种使用方式,设立不同年齡段的器械,来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3.3 健身技能和卫生医疗相结合

现在各个社区中的服务人员对卫生医疗方面了解得比较全面,但是对于运动损伤方面的处理或者说对于正确的运动健身方面的专业的知识并不太了解。并且社区医疗服务人员可以说是与居民联系更加直接的,如果社区医疗服务人员掌握了健身路径器材的使用方法、普遍的运动技能以及常见运动损伤处理办法,那么在居民有健身问题时就有地方去咨询。

3.4 建立完善的社会指导员队伍,开发本土特色健身项目

现在社会体育指导员虽然多,但是真正投入到这个工作中的人员并不多,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需要政策的支持,以及福利的吸引。

同时,体育专业的高校的学生也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在高校所学习的技能也只是能够充分地应用于实践当中,学校可以将学生的这些社会实践作为毕业的学分,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可以在指定的社区进行指导,这样也容易建立彼此的信任。

另外,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质量,加强传统技能的培训,并且开发本土特色的项目课程,加大实操性课程的开设比例和练习时长,突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社区体育项目,加强社区本土化课程开发至关重要。

4 结论

现在正是全民健身发展的热潮,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这需要国家政府的政策的支持,也需要有组织的计划和实施计划。人们在健身的同时追求科学化,专业化的健身方式。另外,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的阶段,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日益增强,科学化的健身方式是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是科学化健身的重要保障,对于指导员的培养以及健身路径的合理化建设也迫在眉睫,在这些外在的健身条件和大家健身内在的技术掌握都满足的情况下,相信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会更强。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健身器材指导员科学化
新国标要求下室外健身器材综合测试系统的设计探究
觉 醒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野地健身
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实现
盼头
加强纪检工作科学化的探讨
正确使用户外健身器材
健身秀:囧并时尚着
命运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