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护理措施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探索构架

2021-09-02郑怡飞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剖宫产术

郑怡飞

【关键词】不同护理措施;剖宫产术;下肢静脉血栓

剖宫产主要用于高危妊娠患者或难产患者,是确保母婴安全的理想化术式[1]。在产科技术的优化与护理观念的转变影响下,剖宫产术的应用率逐年升高,但临床实践证明剖宫产会导致患者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诱发并发症,且以DVT最为常见。DVT 的病因是剖宫产导致多组织损伤,加之术后卧床,血流速度放缓。若栓子脱落则会导致心肺器官栓塞,危及患者生命[2]。此外,患者对于剖宫产术后护理的了解度低,自我管理能力差,也可能增加DVT 发病风险。基于此,本研究选取74 例剖宫产术后患者,用于分析针对性护理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纳入74 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以随机法为准,A 组37 例,年龄24~35 岁,均值(27.52±0.49) 岁;合并症为:高血压15 例、糖尿病12 例、下肢静脉曲张10 例。B 组37 例,年齡23~34岁,均值(27.18±0.37) 岁;合并症为:高血压16 例、糖尿病13 例、下肢静脉曲张8 例。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0.05)。

1.2 方法 B 组采取常规护理,即剖宫产术后6 h 以内为患者保持去枕平卧位,不可过度运动,并进行12 h 的心电监护,观察其血压和脉搏等体征。术后6 h 可进食无糖与低脂流食,于床上适度运动。术后24 h 取半卧位,待尿管拔除后可下床活动。A 组采取针对性护理:①术前宣教: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剖宫产手术流程、内容和注意事项,使其掌握手术时间与常见不适感,介绍DVT 相关知识,如病因、临床症状、围术期注意事项和危害等。②心理护理:术前患者可能出现负面情绪,对手术安全性和预后性存有疑惑,责任护士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建立紧密型护患关系,获取其信任,询问其护理需求,进行针对性疏导。若患者的负面情绪强烈,需发挥家属作用,指导家属多陪伴和认同患者,给予其家庭支持。③康复护理:术后责任护士应严格监督患者的生命体征,于术后6 h 进行康复训练,每隔2 h 为患者翻身1 次,并为患者进行下肢与下腹部按摩。观察下肢特征,测量皮温和肿胀度,询问患者有无下肢肿痛和胸闷症状,若有异常立即上报医生。每日适量活动腿部,可舒缩大小腿部和脚踝,每日运动6 次以上,每次时间为20 min。术后48 h 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加快血液循环。④饮食护理:围术期为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讲解DVT 和饮食间关联性,告知患者术前坚持易消化、低脂肪与低纤维饮食,可多食蔬菜与新鲜水果。筛查DVT 高危人群,若患者肥胖或合并慢性病则需要重点护理,禁食高脂肪或辛辣类食物,避免血液过度黏稠。术后禁食6h,而后应用低脂无糖的流食,坚持少量多次原则,保证大便通畅。⑤环境管理:定时通风病房,确保空气清新,合理调节室内温湿度,严禁吸烟,可在室内摆放绿植。询问患者对病房环境的要求,尽量满足其个体化需求,如摆放育儿书和设置宣传栏等。

1.3 观察指标 记录剖宫产术后的DVT 发生率;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抑郁程度,分值为0~59 分,利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焦虑程度,分值为0~56 分,分数与抑郁、焦虑程度呈正比。利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测评护理舒适度,包含环境、生理、社会以及心理/ 精神4 个维度,采取1~4分评分制,分数与舒适度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由SPSS21.0 软件完成,计量数据经t 值对比与检验,计数数据经χ2 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则P值不足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DVT 发生率 A 组患者的DVT 发生率为2.70%(1/37),B 组为18.92%(7/3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5.046,P=0.02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1 个月后,A 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B 组,对比有差异(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1 个月后,A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评分高于B 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DVT 是剖宫产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发病过程为静脉中积聚血块,进而导致阻塞性疾病[3]。DVT 轻者可导致下肢肿胀和疼痛等表现,重者会诱发肺栓塞等疾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为此,临床需要通过针对性护理服务减少DVT 发病情况。针对性护理是对常规护理的优化和整合,具有连续性和全面性特征,能够提升护理质量[4]。其中,术前宣教可使患者明确剖宫产相关知识,纠正患者的错误观念,使其正视剖宫产治疗,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心理护理可针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科学管理,评价患者的负面情绪诱因,积极询问其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和意见,进行个体化疏导[5]。必要时发挥家属作用可以提升患者的配合度,使其感受到家庭温暖,进而主动调节情绪。康复护理需要责任护士严格监测患者体征,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定时为患者翻身,并进行按摩护理能够尽量预防DVT。严格为患者测量皮温,询问其有无胸闷等表现,并适度活动腿部和脚踝,可促进血液循环,进而预防DVT[6]。同时为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可使患者明确饮食与DVT 间的关联性,告知其科学饮食,多食水果与蔬菜,同时筛查高危人群,对其进行重点护理,明确饮食禁忌,防止血液过度黏稠[7]。剖宫产术后需要严格禁食,而后进食流食,因此责任护士需明确饮食注意事项,保证饮食合理。环境管理是提升护理舒适度的最佳途径,其能够在细节处实施护理干预,将人性化理念体现在每个护理操作中,进行优化患者的护理感受,提升其配合度[8]。

结果中A 组患者的DVT 发生率低于B 组,护理1 个月后,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B 组,护理舒适度评分高于B 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DVT,保证剖宫产术后安全,且能调节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护理舒适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在护理期间需要结合患者情况进行灵活性调整,尽量尊重患者意愿。

总之,为剖宫产术后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作为DVT的最佳预防措施,其符合现代化护理理念,具有人性化和综合性护理特征,能够成为剖宫产术后DVT 的首选护理模式加以推广。

猜你喜欢

下肢静脉血栓剖宫产术
治疗性早产267例临床分析
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分析
血管超声检查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断分析
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0例临床分析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
12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比较恶性肿瘤与非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发生率的差异
前瞻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分析
B—Lynch缝合及宫颈钳夹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
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