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复习课任务链的有效设计

2021-08-31李艳

英语学习 2021年8期
关键词:主题意义复习课

李艳

摘   要:文章以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为例,分析了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课例,从“聚焦单元主题,设计具体任务,确立任务链目标;丰富主题资源,设计分级任务,建构任务链网络;升华主题意义,设计整体性输出任务,延展任务链内涵”三个方面,阐述了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复习课任务链的有效设计。

关键词:主题意义;复习课;任务链

引言

探究主题意义是英语学习活动的核心任务。在小学英语复习课上,教师应以单元主题为线索,将单元内容和其他活动进行梳理和整合,引导学生复习、内化、活用单元内容,以起到巩固知识、深化内涵、提升能力和素养的作用。总之,复习课是单元整体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纵观以往的英语复习课,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的不足与弊病,如一些教师局限于教材给出的表层信息展开教学活动,缺少对内容的深度挖掘;教学内容多是对知识点的简单重复,缺少系统的归纳和整理;教师侧重于对语言的结构和形式的讲解,而忽视了语义和语境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复习课单调机械、枯燥呆板,学生感受不到英语学习的乐趣。究其根源,主要应归因于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目标的设定缺少针对性;(2)教学情境的创设忽视整体性;(3)教学活动的设计漠视趣味性、新颖性和综合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以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6 Plan for the Summer的复习课为例,探讨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复习课任务链的有效设计。

任务链的内涵

任务链是指在一个有主线的链式情境下,学生随着关联情境的推移,完成一个个主题明确、前后相连并层层深入的具体任务(周永恩,2017)。基于主题意义的复习课的任务链教学设计,应该以挖掘主题意义为原点,在主题语境下,以一个贯穿始终的任务目标,将各项任务串“点”成“链”;以浸润式主题任务渗透为探究路径,进行单元知识的有机重组和综合运用;最终实现梳理单元知识、及时查漏补缺,构建知识网络、有效整合提炼,领悟育人价值、提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基于主题意义的任务链设计策略

1.聚焦单元主题,设计具体任务,确立任务链目标

复习课目标的制订要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落脚点是贯穿单元的、体现文本整合的输出活动,体现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发展(李宝荣,2020)。基于主题意义的复习课任务链的目标要围绕复习课进行设计。教师要将任务链的目标融于具体任务中,任务链的目标必须要有统领性和综合性;教师要以围绕主题意义的语篇为依托,通过设计有效的任务链目标引导学生整合复习资源,在用英语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复习知识、进行展示交流,真正实现“用英语做事情”,实现语言和思维的融合发展,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吴桂如,2016)。

(1)解读主题意义,为任务链目标寻根

进行复习课設计时,教师首先要聚焦单元主题,深度解读文本,兼顾语言学习和育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丰厚文本,层层深入地叠加情感,达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五年级下册Unit 6的话题是Plan for the Summer。对即将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暑假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本单元的主题意义就在于帮助学生明晰这个假期的特殊意义,带领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假期生活,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语言源于生活,只有符合真实生活情况的语言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假期生活计划不应该只包括他们想干的事情,还应包括他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如完成学习任务)、计划要做的事情(如短期旅游探亲)、应该要做的事情(如志愿者服务)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制订有意义的假期计划,对暑假生活充满期待。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合理调节与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调整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健康快乐地享受假期、增广见闻、品味人生。有了这些明确的价值导向,任务链的目标也就逐渐清晰起来。

(2)立足学生现状,为任务链目标定位

任务链的目标一定要便于学生整体理解单元内容、获取全局信息,能帮助学生厘清单元内容的脉络;一定要确保多个任务在统一的语境下有关联,并贯穿于整个知识脉络;一定要对整个单元起到支撑作用,要拉动单元复习内容层层深入,能引领学生合作学习、不断创新。

本课任务链的目标是:基于主题情境和学生实际,以汇聚复习内容、整合复习资源等方法,引领学生有效地建构复习体系,最终帮助他们制订出一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有意义的暑假计划。

2.丰富主题资源,设计分级任务,建构任务链网络

对主题资源的丰富是基于主题意义的复习课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这一阶段的活动旨在围绕主题意义,引导学生对复习内容进行整合和建构,梳理语篇细节信息,加深对主题的认知,归纳和提炼基于主题意义的新知识结构(万顷,2018)。 在复习课的任务链设计中,教师要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和复习课目标之间的关联,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分级任务设计,给学生提供思维指引。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教师要围绕任务链目标,在任务的驱动下整体思考学习内容,将教学文本和语言知识进行整合或者重组,使之呈现为有意义的系统形式,使单元各课时的设计浑然一体,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主题线索、学习任务以及学习目标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串联不同的任务,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任务链网络。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围绕任务链的目标,以梳理文本中提到的Li Ming、Jenny和Peter的假期生活计划为分级任务,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形成任务链网络。

(1)创造性想象,重构文本,让任务的内容更生动

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依据复习目标对同一单元不同课时的文本资料进行有效的重构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做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以及表现形式,同时突出原有文本的重点和知识脉络,使文本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想象、感悟和内化重构文本后,拓展文本视野,以此突出文本内容的重点和知识脉络。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分别介绍了Li Ming的夏令营计划。在梳理过程中,教师以话题为中心,以梳理Li Ming的英国夏令营计划为分级任务,鼓励学生围绕Li Ming在夏令营的周末生活和学习生活进行想象,同时在中外夏令营的对比中感知文化的差异。在任务内容的呈现形式上,教师改变了单元课时内容以主要句型为重点的纵向呈现,将其整合为以任务主题为中心的横向呈现,凸显了主题意义,体现了教材编写以话题为中心的单元整体教学理念。这一分级任务的完成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整合能力,丰富了任务内容,为解决任务链目标中设计“计划要干的事情”提供了路径,为任务链目标的有效达成搭建了合理的脚手架。

(2)创造性补白,解构文本,让任务的主旨更深刻

教师要注意抓住文本的空白点,将其作为教学的生长点。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接触文本、了解文本,深度探究空白点的延展内涵,引导学生基于主题意义解构文本并进行创造性补白,同时对文本的空白部分进行更有效的阐释。例如,在梳理Jenny的学习计划时,教师充分利用Jenny作为一名外国人想利用这个暑假通过不同途径了解中国的真实语境,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空白、解构文本。最终,教师让学生围绕Read(阅读)、Learn(学习)、Visit(参观)三个关键词来帮助Jenny完善假期学习计划。学生给Jenny推荐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书,同时建议Jenny通过学习剪纸、中国画、秧歌,参观长城、故宫等方式去丰富假期生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充分巩固对第二课的功能句“Youd better…”的学习,又能及时发散思维。教师还教育学生要利用假期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 这样的任务设计,梳理总结了任务链目标中设计“必须要干的事情”的多种方式,为任务链的目标达成进行了有效铺垫。同时,这样的任务设计也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将互帮互助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思想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相关的活动中。

(3)创造性续编,创构文本,让任务的延展更开放

不少文本在结尾处留有悬念,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和续写的空间。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抓住结尾处的生发点,对文本内容进行二度开发,设计有梯度的小组合作续编活动,让学生基于文本主题进行续写创构。文本创编旨在深化对主题意义的领悟,使学生在文本创构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基于文本、高于文本甚至是超越文本的创造性延展活动,从而升华主题意义,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深度学习的能力(严咏梅,2017)。

例如,在梳理Peter的旅游计划这一任务中,来自加拿大的Peter的旅游计划共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部分(见图1)。他想先在中國旅游一段时间,然后返回加拿大。本单元的第二课比较详细地介绍了Peter在中国的旅行计划,但是对他返回加拿大后的计划并没有表述。参观完中国的Peter回国后会干什么呢?这就是文本的创构点。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想象的翅膀,利用思维导图来规划Peter回国后的旅行计划,然后依据思维导图进行完整的表述。在续编前,教师渗透“Travel is another way of learning.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good plan.”的思想,通过带领学生续编故事、创构文本,有效实现各个任务的目标,并且延展了任务链的“计划要做的事情”的内涵,实现了单个任务目标和任务链总目标的高度统一。

以思维导图为支架的创造性续编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的全过程;符合由扶到放、由易到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由此可见,分级任务是任务链目标的具体体现。它能帮助学生在具体任务引领下的连贯情境中激活相关知识,将各项任务串“点”成“链”,形成具有渐进性、连贯性的分级任务主线。设计分级任务既能避免复习课中机械复习的枯燥乏味,又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升华主题意义,设计整体性输出任务,延展任务链内涵

升华主题意义是进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复习课教学的高潮。基于主题意义的复习课设计的落脚点是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改变学生的行为(李宝荣,2020)。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基于主题意义,设计具有整合性、实践性的输出活动,聚焦语篇所承载的深层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性表达个人观点,以实现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复习课教学的育人价值。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教师以让学生结合实际、动手实践、合作制订一份有意义的暑假计划为整体性输出任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深度思考。

(1)还原生活现状,升华主题意义

教学设计如果能再现学生的真实生活,并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就能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其全身心地参与学习任务,顺利地达成学习目标。为了引导学生正视信息化时代假期生活的现状,教师在课堂上首先以实际生活中的详实数据为依托,借助“ 学生假期生活”网络调查数据(见图2),将单元话题回归到了生活实际,再现了中国孩子假期生活的现状,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引发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深度思考,明晰人生价值,并制订一份有意义的假期计划的方法。

(2)充实任务链网络,建立思维路径

思维导图或结构图为主题意义探究的可视化呈现提供了帮助。它可以展现主题大意、内容层级、逻辑线索等多个不同层面的信息,在形成新的知识网络的同时,也为学生建立了清晰的思维路径。例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围绕任务链的目标“Make a meaningful plan for the summer”,以思维导图为支架,引领学生讨论、评价、梳理;最后,针对基于主题意义所包含的想干的事情、必须要做的事情、打算要做的事情、应该要做的事情等设计分级任务,然后串“点”成“链”,带领学生进行自主建构、调整,制订、完善自己的假期学习计划、假期旅行计划、假期运动计划。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单元主题的核心知识,明确了应该如何有效串联各分级任务制作一份有意义的假期计划,实现有意义的整体性输出,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正确的价值观(见图3)。

基于主题意义设计的整体性输出任务能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的过程中关注并获取主题意义下的语言知识、文化意识并适度进行迁移、创新和运用,进而发展基于主题意义的整合、表达能力,让整合性输出活动成为学生素养发展的落脚点,有效保证了复习课的效果。

结语

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复习课的任务链设计,要求教师必须结合任务链目标,对相关因素进行有效分析,把巩固重点知识、提升关键技能作为复习课的基本点,把整合教材内容、建构知识网络作为复习课的关键点,把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复习课的落脚点。与此同时,教师要努力在复习课中实现知识有广度,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思维有深度,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较好发展;人文有温度,良好的文化品格得以完美塑造的目标,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李宝荣. 2020. 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 英语学习, (3): 41—45

钱峰, 杨亚娜. 2016. 基于“知、情、形、意”的复习课探微——结合ARCS动机模式的小学英语复习课设计[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9): 14—17

万顷. 2018.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10): 45—48

吴桂如. 2016. 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的基本特征、目标设定和活动设计 [J]. 英语学习, (8): 65—68

严咏梅. 2017.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叩问、鉴赏和拓展[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12): 22—27

张鲁静. 2017.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生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J]. 小学教学研究, (3): 7—10

周永恩. 2017. 在链式情境中进行语法复习教学的案例分析与反思[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1): 66—71

猜你喜欢

主题意义复习课
汉译英中释译策略应用试探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下)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上)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试论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策略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劳娜古迪荪诗歌主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