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情境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实践探索

2021-08-11黄芬芳

关键词:英语听说

黄芬芳

摘要:英语听说技能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听说教学也是学生学科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形势却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缺乏听说意识,且部分初中英语课堂中缺乏相应的英语交流平台或资源来支撑学生的听说训练,从而限制了学生听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对此,本文结合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实情,尝试基于主题情境去探索新的教学路径,力求能有效深化初中生的听说意识、强化其思维训练,并逐步驱动其能力的进阶提升。

关键词:英语听说;主题情境;课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8-02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主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即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基于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整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和发展,将特定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建立密切关联,鼓励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展开对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探究。根据这一重要指示与建议,初中英语教师也需对以往教学的形式与路径加以改革,深切关注主题情境的创设,依托情境赋予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唤醒其沉寂的抒发与表达欲望,使之形成强烈的倾诉意识,从而引导其更为积极活跃地参与到听说训练中主动构建知识、运作高阶思维及能力,最终实现听说能力水平的进阶提升。

一、现今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基本情况

1.学生学习意识较弱

现阶段初中生的英语听说意识普遍较差,这其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英语基础的薄弱,在小学以及初中前一阶段的学习中,部分学生缺乏语言知识方面的积累或能力方面的养成,导致现如今的语言学习出现了许多障碍与困惑,故此,学生在面对极具难度的听说教学项目时,会望而却步,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丧失了对其进行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其次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由于汉语体系与英语体系构成的不同,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容易被自身已经养成的汉语思维方式及习惯所影响,故此,也就不能更为顺利、高效地步入到听说学习及能力训练中。加之,部分教师对于听说课程安排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且枯燥,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致其听说意识的薄弱。

2.缺乏相应语言环境

英语学习是以交流为目的的,而交流需要依托一定的情境展开,因此,情境化教学对于英语教学而言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极具实用性能的听说教学板块。为了能借由英语教学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及社会发展的能力,教师就必须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建造真实生活及社会场景,组织并驱动学生进行真实的口语交际与表达,以此才能发挥学科的应用型价值,为学生适应终身发展积蓄能量。

但展望现阶段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部分课堂缺乏供给学生的高阶听说训练相应语言环境或交流平台,其中,仍有很多教师延续分离式教学,对听力与口语进行过于独立的教学指导。这样缺乏真实语言环境建造,且教学及训练模式太过陈旧、单一的教学状况不仅会限制学生使用听说技能的发展,也会造成其一定的心理负担,致使其学习斗志的减退。

3.听说资源太过局限

优化的教学模式与优质的资源是能够支撑学生高阶听说训练的关键因素,但就现有的听说教学形式而言,部分英语教师可能仍在主观、过度地引用课本材料对学生做出听说能力的指导及训练,此外甚少拓展其他资源或材料来满足学生更为高阶的听说发展需求。

资源的匮乏会使学生一直停留在学习的舒适区,造成其学习的盲目性而无法获以进阶的能力提升。此外,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也是听说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目标,但就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材而言,虽然其中涉及了一定量的有关文化方面的内容,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更新,这些内容已无法满足学生更加深远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因此,教师也需提供涉猎广泛的优质听说资源来满足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由此看来,匮乏的资源不利于学生的进阶发展与全面成长。

二、基于主题情境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实践

基于主题情境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实践,本文将分为情境导入、情境互动与情境体验三个过程展开全方位的探索,坚守这三个阶段,能够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的听说意识,并驱动其听说思维与能力的高度运作,使之能积极感知听说主题、透彻分析表达要素,并与他人协作来完成极为真实的场景沟通与交际,最终获以较为满意的听说能力锻炼效果。

1.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开展中,教师不妨先增设一个导入环节,用此环节来让学生能对听说教学的核心话题有初步认知与了解,这样避免一上来就播放听力材料或进行口语对答的突兀教学方式,让学生心理能有所缓冲而安抚其畏难的情绪,切实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使之更为高效地步入后续深入听说学习及训练中。

对于这样的导入类需要,教师不妨依托情境来实现,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让其借助情境中的内容来初步感知听说教学的核心主题。以八年级教材Unit7“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一课的听说教学为例,教师可基于主题语境展开以下方式的导入设计与安排。例如,教师借由Section A的“1a”与“1c”板块完成听说的衔接式教学训练,使学生能够基于“1a”听力材料的内容完成有关“1c”部分的對话要求。这时,教师可改变以往过于陈旧的听说教学及指导方式,搭建主题情境进行教学导入。

教师可对“1a”部分呈现的“Qomolangma.”“The Sahara”“The Caspian Sea”与“The Nile”四个较为著名的事物进行深层解读,对此,教师应在备课中有所准备,搜集相关报道、刊物或者纪录片资源,而后整理成视频课件,并将“1a”部分的听力音频作为背景音乐,为后续听说训练所需做准备。此类视频课件集图片、影像、文字与音频为一体的方式,能搭建极为真实的教学情境,学生置于其中能积极了解并感知这四方面的具体事物,补充所欠缺的人生阅历,有效开阔认知视野而为后续的口语交际积淀素材。与此同时,学生通过背景音乐的聆听也能完成听力的初步训练,最终学生便可依靠背景音乐所传达的信息,并借由视频所传达的情境内容,而更有准备地展开口语交际与探讨,维系表达的效果。

这样的情境导入方式能极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听说意识。而通过情境传达的内容,也可弥补学生的认知不足,为其后续的听说训练做足准备并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

2.情境互动,强化思维

在听说教学中,基于主题情境的教学导入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提前熟知并了解听说教学所围绕的核心话题及实质内容,以此弥补其浅显的认知,并激发其听说的意识,让其更为高效地步入到后续的听说训练中。在导入完成过后,教师则需组织并引导学生对听说教学所围绕的核心话题展开全面解析,其实也就是帮助学生分析在听力材料中的信息,为其口语输出及表达做足良好的准备。

在此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摆脱思想认知的局限,教师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组织学生在集体之中完成情境式的交际与探索,最终借由多方的智慧来发掘最为全面的口语表达要素。例如,在八年级Unit4“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教学中,教师可发掘本课具有探讨价值与意义的话题,作为听说教学训练的主题,以便脱离于固化使用的课本听力材料,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更为高阶的训练。如可依托Section A,3a语篇展开听说教学,为此,教师可在备课中针对“3a”语篇材料进行处理,删减不必要或者增添部分有用的信息,形成更具交际探讨价值,且符合现阶段初中生认知发展水平的语篇内容。后对此语篇内容进行音频的录制,作为音频材料在后续对学生展开能力训练。

做足这些准备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播放制作好的听力材料,且提出几个小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而这几个小问题需要能真实反馈材料中的主题语境,并也能链接学生的实际生活,使之依托主题语境展开批判式的思考。例如,“What's going on in this family that causes family relationships to be difficult?”“If you were this child, what would you do to maintain a harmonious family relationship?”“Have similar problems occurred in your family? How do you and your family deal with it?”与“How do you think we should get along with our family? When there are family conflicts, how should we solve them?” 等问题组建基于听说教学主题的问题情境,参照这些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在组内完成更为全面的审视与辩证思考,结合听力材料所传达的信息,并展望自身的实际生活,做以更为深入的研究辩证。

经此情境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围绕有关“Family relations.”这方面的听说主题展开全面的探讨,期间根据问题指引,学生能不断地回顾音频材料并链接自身实际生活案例,做以充分思考与表达,最终小组成员可针对这四项问题综合各方的客观想法,得出最为独到、理性的见解。这一过程完成后,学生在基于“Family relations.”主题的口语表达中,便能将在组内交际中所了解到的一些理性意见与看法作为口语表达的要素,展开通畅、合理且论点充实的交际表述。

3.情境体验,能力提升

上述借由信息技术以及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构建的主题情境都能发挥其各自的优势,高效地导入听说话题,并助学生实现高阶思维的运作来解读表达的要素。除这些之外,有关听说教学中的主题情境构建,教师还可组织并驱动学生践行自身行为及意识来高度完成,让其借由真实的表演获取较为贴切的情境体验,置于其中高效锻炼自身的听说技能。

以八年级“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教学为例,本单元有关听力的教学板块,其音频都涉及一些聚会方面的内容,包括聚会的邀请,以及拒绝与同意聚会邀请等方面的交际内容。为了追求较高的听说训练效果,教师可以将听力与口语教学板块进行良好对接,例如学生在结合课内听力板块完成了基础的听力训练,且了解了相关信息之后,教师可组织其以小组为单位来创设基于单元听说核心主题“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的情境剧活动。

这其中,各组内的成员需要共同商讨所扮演的角色,包括聚会的邀请者,以及拒绝或同意聚会的人,而后则需回顾听力材料中所听取到的各类信息来完成剧本的设计,就如拒绝聚会邀请的角色成员可以从中提取“Go to the doctor.” “Meet my friend.”与“Prepare for an exam.”等方面的表达来组织语言,用于拒绝聚会邀请从而展开顺畅的情境剧交际。

这样,学生在听力过程听取的信息,与在听力材料解读中获取的信息,都能够为其口语交际的开展做足充分准备,那么,学生在主题情境下便可积极规划情境剧的走向与内容,也可有效组建出专业、贴切口语表达,最终,学生在此主题情境拓展的活动中可获以知识点的主动建构,实现听说技能及综合语用水平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基于主题情境的情境教学为初中英语传统的听说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立足聽说教学所围绕的核心主题,教师可优化教学模式及资源,竭力构建主题情境,活跃学生思维、强化其能动意识,并辅助其能力高阶训练的真实情境,以此改善过于局限且落后的教学面貌,促进学生听说能力更为实用的发展,让其跳脱出现有的舒适区,获得语言水平的大跨度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张敏.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英语教师,2020.

[3]陈闯.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2015.

[4]黄传望.浅析核心素养引导下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学校,浙江 余姚 315400)

猜你喜欢

英语听说
语法翻译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
浅析朗读在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听说对策研究
浅谈视障生有效听说教学的策略
如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灵活运用影视材料
探讨英语听说课教学计划中的影响要素
基于语用学理论的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创新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课程的完善措施
探析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课外活动中体验式听说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