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术前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探究

2021-08-10车宏伟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4期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车宏伟

摘  要:目的  评估急性阑尾炎术前辅助诊断采用不同诊断方式(常规超声和腹部多层螺旋CT)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就诊的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入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术前常规超声和CT后处理多平面重组技术的诊断效果。结果  术前常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8.33%,腹部多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9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术前辅助诊断中,腹部多层螺旋CT发挥着重要的价值,有利于有效观察阑尾炎病变周围组织结构,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确切依据。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术前辅助诊断;腹部多层螺旋CT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9-8011(2021)-4-0165-03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通常会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化验检查进行诊断,但近30%的患者并无典型症状,或部分体征与急性胆囊炎、消化道穿孔、泌尿系结石及其他疾病混淆[1]。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疾病,患者短时间内急性发作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极易造成阑尾穿孔及腹盆腔脓肿等问题,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制不典型,临床诊断难度增加,就需要通过腹部CT等影像学检查确认[2]。本次研究主要探讨腹部多层螺旋CT在术前急性辅助诊断阑尾炎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检查、腹部多层螺旋CT诊断。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男性急性阑尾炎患者69例(占比57.50%)、女性急性阑尾炎患者51例(占比42.50%)。年龄最小者为19岁,年龄最大者为48岁,平均年龄是(35.52±3.44)岁。患者发病距入院时间在3~71 h,发病距入院时间均值(36.18±5.37)h;患者影像检查距手术时间在3~8 h,平均时间(4.69±1.02)h。

纳入标准:①经过手术证实为急性阑尾炎;②符合手术指征;③无麻醉禁忌证;④存在右下腹疼痛、发热、腹部压痛与反跳痛、腹肌紧张等症状;⑤检查结果中显示中性粒细胞与白细胞水平增高;⑥无酒精与药物滥用史者;⑦肝肾功能正常;⑧经伦理委员会批准;⑨此次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造影剂过敏者;②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③癌症患者;④自身免疫系统障碍患者。

1.2  方法

1.2.1  常规超声检查

应用G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参数:探头频率在3~10 MHz,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主要扫描区域位于患者的右下腹和脐带周围,检查前充盈膀胱,在患者疼痛处做重点检查。局部肠气明显者,加压局部,保证视野清晰。

1.2.2  腹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

仪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 VCT机。检查前调整仪器的相关参数:电压120 KV,常规层厚5 mm,重建层厚为1.25 mm,螺距为1 mm。由有经验的技师进行操作检查,患者处于仰卧位,头足位方式,指导患者先深呼吸,然后屏气,从横膈顶部开始,到耻骨下部扫描结束,范围为膈顶部至耻骨联合下方。数据重建多层面图像,数据传入工作站,多平面重组技术处理。观察患者的阑尾大小和形态及其阑尾周围组织结构。

1.3  观察指标

对比常规超声检查、腹部多层螺旋CT多层面重建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

阑尾炎CT分级标准:分为0级(无影像学异常,阑尾正常)、1级(伴水肿和充血)、2级(伴单纯炎症)、3级(伴蜂窝状组织炎症的阑尾)、4级(伴坏疽性病变的阑尾)和5级(伴严重脓肿和穿孔)。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软件对120例阑尾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处理。计数数据以[n(%)]的方式表达,各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示为P<0.05。

2  结果

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显示,0级患者0例、1级患者19例、2级患者34例、3级患者37例、4级患者25例、5级患者5例,总计共120例。常规超声(94/120)诊断正确率为78.33%,明显低于腹部多层螺旋CT(117/120)97.5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阑尾炎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两种,治疗难度不高,发病后病情变化多端,及时的诊断对治疗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发展,阑尾炎的诊断并不困难[3]。

现阶段,急性阑尾炎多采用超声和CT等检查。随着CT机器性能不断提高用,其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的优越性等,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超声诊断具有快捷、经济和简便的优势,并且对阑尾炎周围的中脓肿和穿孔引发的盆腔积液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极容易受到腹壁脂肪、胃肠道气体、阑尾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漏诊的发生。

腹部多层螺旋CT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腹部多层螺旋CT主要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密度对X线吸收程度的不同为原理开展运行,能够清晰的检查出患者病变部位的情况。付鹏飞[5]在《腹部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术前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探究》中,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符合率92.65%高于常规检查8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相比,无显著差异性。在此次研究中,常规超声诊断正确率为78.33%明显低于腹部多层螺旋CT97.50%(P<0.05)。由此说明腹部多层螺旋CT在阑尾炎的术前辅助诊断的效果显著,腹部多层螺旋CT的优势在于:覆盖面较大、扫描时间短、分辨率高。腹部多层螺旋CT可以提高图像的时间、空间和对比度分辨率,也可以扩大CT的临床应用范围,如各向同性成像、肌肉骨骼检查、特殊情况下的多维重建等。腹部多层螺旋CT具有高空间、高时间的分辨率和强大的图像处理技术,对于特定类型的阑尾炎,可显示间接征象,有利于临床医生判断,可作为阑尾炎检查的首选。

综上所述,腹部多层螺旋CT在阑尾炎的术前辅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有效地观察阑尾炎的病灶位置及周围组织结构,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张军强.64排螺旋CT曲面重组技术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9):117-118.

[2]张鹏,都基权,孙百胜,等.阑尾炎CT评分在部队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武警医学,2020,31(5):418-421.

[3]葛明,涂丹丹,刘振宇,等.基于腹部横径的MSCT低剂量扫描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9,25(4):375-379.

[4]李彩凤,林仁杰,张先仙,等.64排螺旋CT曲面重组技术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0,21(3):302-304.

[5]付鹏飞,陈峰,汪林兵.腹部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术前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探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8):4078-4079.

猜你喜欢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130例的临床效果体会
糖尿病患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超声对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的分析探讨
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穿孔的急救治疗方式及效果评定
急性阑尾炎患者急诊腹腔镜检查与治疗效果的初步评定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32例分析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研究
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比较
粪石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穿孔手术方式探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