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德尔菲法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1-07-31杨晨昕刘思琪刘芷辰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函询胜任公共卫生

杨晨昕,崔 琦,刘思琪,刘芷辰,吴 辉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122)

胜任力(Competency)是指在某一工作中将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次特征[1]。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是指与公共卫生实际工作情境相关的、能够促进个人和组织发展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所有个人特质的总和[2]。研究显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岗位胜任力高低会直接影响其卫生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等[3-4]。近年来,我国对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特别是政府层面的关注进一步加强。《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要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相应对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进一步暴露出整个公共卫生系统在人员方面存在的不足,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数量不足、培养质量偏低、能力不足等短板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6-7]。如何评估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已成为我国亟须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之一。当前对于岗位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生、护士及预防学生等[8-10],专门针对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的相关研究尚不完善。因此,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构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以期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研究小组由从事预防医学工作的高校教师、省级应急管理部门专家、疾控中心的专家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各1名,硕士研究生4名组成。研究小组负责查阅国内外文献、初步拟定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制定3轮专家函询表、联系并确定专家、发放与回收函询表、对咨询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1.2 初步构建指标框架

本研究以“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指标体系”“胜任力”“岗位胜任力”“胜任力模型”等为关键词在知网、万方和PubMed上检索出354篇文献,最终得到重要文献62篇。另结合我国目前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现状、职业特点及岗位要求,并参考国外胜任力模型,遵循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初步拟定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75个三级指标。

1.3 德尔菲法的实施

1.3.1 制定专家函询表 专家函询表主要包括以下3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问卷说明,介绍本研究的目的、填写要求及注意事项等;第二部分为专家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第三部分为问卷内容,包括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条目、条目的重要程度、专家对本研究的意见及建议栏。每个条目的重要程度设置Likert 5级评分,5分为“非常重要”,4 分为“比较重要”,3 分为“一般重要”,2 分为“不重要”,1分为“非常不重要”。此外,还包括专家判断依据和专家熟悉程度自评表[11]。

1.3.2 专家遴选 遴选标准:从事公共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健康教育等工作5年及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熟悉并愿意参加本研究,且保证参与3轮德尔菲法。最终纳入20名专家。

1.3.3 专家函询 采取邮件的方式发放函询问卷,两周后收回问卷。最终研究将采用专家权威程度、积极程度、意见集中程度和意见协调程度来评估各条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1.3.4 指标筛选 采用变异系数法对指标进行筛选[12]。一般要求删除重要性均数<3.5分,且变异系数>20%的指标。在此过程中,研究小组需要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讨论,决定是否保留该指标。

1.3.5 确定指标权重 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13],层次分析法要求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指标CR值,当CR<0.10时,表明该判断矩阵一致性较好,不需要做调整,最终确定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各级指标权重。

1.4 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Excel 2016录入数据;采用SPSS 22.0对专家基本情况、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以及Kendall's W协调系数进行统计分析[14];采用SPSSAU软件分别生成一级、二级、三级指标两两比较矩阵,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系数。

2 结果

2.1 专家基本情况

20名专家的平均年龄为(46.10±16.97)岁;女性专家11名(55%);中级职称及以上专家17名(85%);专家学历为硕士及以上者共9名(45%);工作年限≥10年的7名(35%)。

2.2 专家积极程度

本研究3轮函询均选取20名专家,有效回收率均为100%,可认为专家积极程度高。

2.3 专家权威程度

专家权威系数(Cr)由专家熟悉程度(Cs)和专家判断依据(Ca)确定,计算公式为Cr=(Ca+Cs)/2。专家判断依据及专家熟悉程度自评见表1~2,由表1~2可知,Ca=0.89,Cs=0.78,故Cr=(0.89+0.78)/2=0.84,结果大于0.70,说明专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表1 专家判断依据得分情况

表2 专家熟悉程度自评

2.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3轮专家函询后,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指标的均数为3.25~4.75,表明指标重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较好。

2.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第3轮专家意见Kendall's W协调系数为0.359~0.991。3轮协调系数检验提示专家具有一致性(P<0.001),表明3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专家意见协调、可靠,详见表3。

表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2.6 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初步拟定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75个三级指标。第一轮专家函询后根据指标筛选原则删除三级指标3条,并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部分条目的表述进行修改,形成由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7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

第二轮德尔菲函询结果,各指标均数在3.25~5.00之间,变异系数在0%~33%之间。根据指标筛选原则删除16条,并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5个条目的表述进行修改和合并。形成的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

第三轮德尔菲法的各指标均数在3.25~4.75之间,变异系数在10%~30%之间。删除重要性均数<3.5分且变异系数>20%的指标8项,与专家商议后删除和合并共13条,并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部分条目的表述进行修改。最终形成由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得出一级指标权重从大到小分别是个人素养(0.471 2)、职业素养(0.215 6)、应急素养(0.184 7)、专业素养(0.128 5)。一致性检验CR值小于0.01,表明一致性程度高。详见表4。

表4 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及权重

3 讨论

3.1 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根据德尔菲法,专家人员数量选取8~20人左右为宜,一般不会超过50人[15]。本研究选取20名专家进行3轮函询,所选取的专家均为从事公共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健康教育、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等工作,工作年限较长,职称学历较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3轮函询中专家对指标体系研究的积极性、熟悉程度均较高,专家意见趋于集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因此,本研究所构建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3.2 个人素养、职业素养、应急素养、专业素养是构成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的要素

本研究最终构建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38个。本研究结果显示,一级指标权重排序由大到小为个人素养(0.471 2)、职业素养(0.215 6)、应急素养(0.184 7)、专业素养(0.128 5)。其中,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所占权重较大,表明良好的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是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前提和核心,而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则是完成公共卫生工作的基础,这一结果与吴传城等[16]学者的观点一致。二级指标中,个人效能(0.126 8)、职业发展(0.109 4)、沟通合作(0.108 2)权重居于前3位,这表明拥有较高个人效能的个体更容易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并顺利完成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应变能力、沟通能力、乐观的心态等基本素质,同时有十分清晰的职业规划、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能耐心分析并解决问题。

3.3 指标体系的应用意义

当前公共卫生面临着新的挑战,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增加,如何提升在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竞争力和胜任力、高校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成为当务之急[17]。通过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了解其对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知识结构及能力的要求,对于加强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能力的提升提供新思路,为制定公共卫生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报告指出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的医学教育模式是一种以系统为基础的变革,其核心内容是转化学习能力,培养运用医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6]。因此,基于岗位胜任力对公共卫生人才进行培养至关重要,能够为我国高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思路,从而打造出高水平、多层次的专业化复合型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

猜你喜欢

函询胜任公共卫生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函询岂是走过场
函询岂是走过场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发挥谈话函询『百分百』作用坚决防止『浅谈(函)辄止』
嫩江县“广、严、实”做好组织函询工作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