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
2021-07-27吴耀奎
吴耀奎
摘 要:纵观近几年来数学教育的发展,教师将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是数学教育的热点之一。通过教师要创新教学的新模式,将学科历史融入课堂教授中,增加教学方式的多元性,结合新科技将数学史与课堂融合,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增强课堂的活跃度。
关键词:数学史;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以往的教学模式很难符合新课改下教学发展对教师所提出的一些新标准。将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教授模式符合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新标准,能加强多样性的教授模式,又能提升学生与教师间的沟通和交流,解决彼此之间因交流不到位引发的一些教学问题,提升教学效率。使教师跳出了以往的教授模式,用新颖的思维与模式对学生进行教授,提升自我教学素养,有益于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初中课堂融入数学史的现状
在我国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只注重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数学学科没有好的认知,学生的核心地位并不凸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同样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学科发展史与课堂教授的内容进行融合,可在目前阶段的教学当中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形,导致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排斥感,不愿意主动学,不利于初中数学课程中融入数学史。教师在课堂中融入数学史的方式不够多元化,仅仅依靠单一讲授很难引起学生对数学的热情,难以和学生构建一个较好的沟通契机。因此,很难解决在融合数学史的进程之中所出现的一些情况与问题,这也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究难点之一。
二.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的策略
1.增加教学方式的多元性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当中,一般教学方式不够多元化,教授模式只单纯地局限于书本讲授,模式化的教授让学生对初中数学的积极性减退,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性不断减弱。所以增加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与教学途径是数学史融入初中课堂的必要途径之一,可以吸引学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的兴趣与积极性,有效促进学生数学课程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素养,有益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进一步构建。
例如,教师在课堂中讲授人教版七年级第一章“有理数乘法法则”时,教师先向学生解释乘法法则,把握运算顺序和注意符号。学生理解乘法法则后,教师将数学史的内容“负负得正”融入该课堂中,解说负数概念最早出现在中国,由于在解方程组的消元过程中出现了“不够减”的情形,《九章算术》方程章给出正负数加减法运算法则——“正负术”,但乘除法则直到13世纪数学家朱世杰在《算学启蒙》中提出“明乘除法,同名相乘得正,异名相乘得负。”通过融入数学史,更有益于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引起学生对数学更深的兴趣,活跃了课堂,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过程。
2.结合新科技将数学史与课堂进一步融合
新课改以来,结合现时代新科技的发展,电子教学设备与网络渐渐与学校的课程教学融合在了一起,电子教学设备如今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构建当中已变得必不可缺。教师在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要积极运用好电子设备,网络图像、立体动画以及视频等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有益于初中数学与数学史的进一步融合,同时,能够在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集中程度,有益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在课堂中教授人教版七年級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时,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之后利用电子设备以动画视频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几何图形是怎样被发现产生的,并欣赏数学的美,通过对几何图形发展历程的了解,加深对数学史的兴趣。电子设备与初中数学课堂的进一步融合有助于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中,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度,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与课程进度,提高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
新课改后,我国的教学方式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将数学史与初中数学课堂融合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将数学史带入课堂中,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有益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往后的各科学习打下一个优良的基础。对于教师提升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方式多元化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增加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积极交流的契机,有益于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正华.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
[2]罗润成.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6):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