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21-07-25田洪霞
田洪霞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创新性学习,能够促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现新知的高效数学学习方式。数学问题意识就是指学生能够在学习和认知过程中,根据具体的知识情境自觉主动地提出疑问,并积极解决疑点的整个思维过程。它能够让学生在复杂的数学知识学习中找到独特的乐趣和学习目标。教师应采取更具艺术性、科学性的课堂教学方法,从导入、情境、实践、互动等各个方面逐步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而使其主动积极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教学策略
数学学科与“问题”这一名词密不可分,综览古今所有的数学公式、定理、思维都是从一个小小的问题产生的,是人类创新和思维成果的智慧结晶。因此,教师若因为一时的简便、省时省力而越过问题直接讲授抽象的公式,会让学生因缺乏實际问题为依托,而无法使公式间形成有意义的联系。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看似迅速掌握了数学知识,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分析,实质上是遏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习惯于在教师的全局掌控下进行机械、被动的记忆性学习,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是极为不利的。教育家卢梭指出,课堂教学不能是灌输式的,而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平等互动模式,现代数学课堂必须以学生的问题意识为线索进行引导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所谓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的过程。然而,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机会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而是根据教师提出的教学问题不断探索。在这种被动的问题意识训练教学中,学生不能意识到养成问题意识对自己学习的重要性,而且限制了学习思维的发展和对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初中生问题意识弱的现象,不是一个班级或一所学校的例子,而是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要求,使当代初中生的问题意识较弱,并对之后的数学生活化的研究造成了不利影响[1]。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然发问
精彩有趣的导入是一堂课的灵魂,教师不应成为课本内容的搬运者,否则,学生会对呆板、抽象的讲解授课模式产生抵触心理。打造氛围活跃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度挖掘,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进行换位思考,将教学内容与具体化的生活事例、奇趣故事进行巧妙联系,通过富含数学知识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整个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和谐,消除师生之间的隔膜和学生的紧张、厌烦心理,使全体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联系自身实际和已学过的知识,打开数学思路,自信地提出自己内心的疑惑[2]。
例如,在教学“字母表示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举例:“小明看家人打扑克牌,发现爸爸用Q打败了妈妈的9,小明感到非常疑惑,他想:‘这个字母为什么比9大?你们知道为什么Q比9大吗?”学生稍加思索就能回答出因为Q在纸牌中代表12,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学生在问题意识中寻找各种事例,对字母能够表示数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用较为复杂的例题点燃学生求知欲望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引导学生从简单题入手来进行某一知识点的拓展讲解,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但是在“问题型”“开放型”课堂的构建中,此方法不可避免地显露出一些弊端,如过于简单地联系旧知识进行导入,不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大脑反应,让学生在课堂之初就感到索然无味。千篇一律的讲解模式不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对数学探索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适当转换教学思路,另辟蹊径,时不时地用复杂、深奥的例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从中延伸出简单的数学原理,让学生从疑问和探索中发现数学的奥秘[3]。
以“倒数”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让学生对“32/29、96/89”进行比较,学生觉得分母通分太大,于是产生解题疑问。这时,教师再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倒数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用倒数进行比较,问题则轻松得以解决。教师合理地运用难度较高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旧知识和探索积极性,使学生形成基于自己经验的问题意识,进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在实践操作中自觉产生数学疑问
我国近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著名的三大教育理论之一便是“教学做合一”,提倡教与学都应以实际的“做”为中心,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摸索规律、获取崭新的知识。间接性的知识成果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主观体验,学生面对前人已经总结出来的优秀知识不敢提出疑问,并且在缺乏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很难产生相关的问题意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遇不到实际情境中的重重困难,不能够设身处地去思考解题步骤和其中的数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偷懒”心理,即遇到数学问题不是独立、积极地进行思索,而是先去查找课本上的知识。数学知识产生于不断的探索中,因而数学课不能只是单一的教师讲授,而应该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家”,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提出问题,在共同探讨及教师引导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以“轴对称”一课为例,在准备好剪刀、铅笔、纸张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出“蝴蝶、风筝、六角形”等左右完全对称的图形。学生凭借经验立刻想到对折裁剪的方法,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简单方法给予肯定,然后让学生换一种方法,即用数学的方式不对纸张进行对折仍然可以得到轴对称图形。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阻碍和困难,就会产生“怎样得到完全一样的图形”的问题,并从问题出发,结合课本与同组组员进行合作探索,得出“顶点、对称轴垂直平分”等数学知识。学生只有亲自实践才能够提出独特的问题,提升自身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形成问题意识。
(四)批判思维与问题意识的相互促进
许多教师认为只需要让学生在课程的前半部分提出问题就足够了,这种思想仍然是形式化的体现,并没有真正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学习的开阔视野出发,去考量综合性的教学规划。学生的提问能够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和开放,但是改变课堂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问题—学习—探索”这一过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数学思维和对数学探索的兴趣。陶行知终其一生坚持走在反对“读死书,死读书,教死书,死教书”的传统教学观念的路上,大力提倡摆脱以课本为纲、为铁规矩的定式思维,要求现代教学应是培养生活化的、终身学习的人,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采用技能和方法。因此,教师不能把“学生提问”当作课堂教学的关键,而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打造更具思维挑战性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的问题意识贯穿在数学学习的每堂课中,从而使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解决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以“二次函数”为例,教师在课堂练习中给出题目“n为任意实数,nx2-x-(n+1)y+n+7=0恒成立,求x、y的值,”学生受惯性思维的影响,会直接套用公式对x、y进行求解,最后发现很难得出结果,产生对此类习题解题思路的疑问,开始探索新的方法,发现n、x、y都是未知数,不如将n转化为主元,把x、y看作常数,列出方程问题则迎刃而解。教师巧妙运用题目让學生进行自我批判,能够让学生从问题出发突破常规,开拓数学思维。
学习源于思考,思考起于疑问,教师应学会利用数学课堂中的一切资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准确定位学习任务和目标。初中阶段是学生的思维由低龄转向成熟化的重要时期,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必须彻底摆脱“等、靠、要”的被动思维,且数学教师需要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对班级学生的共性与个别学生的特性进行精细分析,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构建双向互动的新型课堂,让学生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疑问,并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探索。“问题是打开数学大门的钥匙”,而这把关键钥匙的获得必须依靠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努力研究和总结反思,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和宗旨将知识填空型课堂转换为灵活互动的探索型课堂,让问题意识驱动学生独立、积极数学思维的养成。
【参考文献】
吴晓莉.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栾鹏.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9(02):8-9+7.
张召明.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04):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