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我国三四线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研究

2021-06-22程欣欣郑丽萍

商场现代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新冠疫情

程欣欣 郑丽萍

基金项目:安徽省2020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后疫情时代下的“夜间经济”发展研究——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S202010378533X)

摘 要:随着国内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各地生产生活秩序已逐步恢复。为增强经济发展的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激活被新冠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当前主要任务。“夜间经济”是扩大市场需求、促进居民消费、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抓手和新动力。通过分析后疫情时代蚌埠市的“夜间经济”发展状况,探究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地改善措施,以期助力我国三四线城市“夜间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夜间经济;三四线城市;新冠疫情;配套服务

一、前言

“夜间经济”作为白天经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主要是指晚间18时到第二天清晨6时发生的各种经营活动。首先,在2020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夜间经济”作为高频词汇出现。多名委员认为,在后疫情时代,运用好“夜间经济”能够有效推进经济复苏,提升消费需求。其次,在现代中国比较普遍地实施“996”的工作制下,发展“夜间经济”非常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消费观。根据《超级夜场经济潜力与熬夜人群洞察》报告显示,“全国有近2亿用户每天晚8点到清晨6点在网上活跃,23点过后仍有1亿人在深夜购物,“夜间经济”市场的潜力巨大”。最后,“夜间经济”已经成为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各地激发消费市场活力的有效手段。2020年“五一”假期结束后,微信和美团携手公布了《“五一”夜间经济数据》,首次以“夜间经济”视角观察“2020年五一”假期的消费状况。根据报告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月3日这三天的全国夜间微信支付餐饮线下支付金额环比增长447%。因此,“夜间经济”已经成为后疫情时代激发消费市场活力的一大“法宝”。

二、三四线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现状

“夜色搭台,经济唱戏”已经成为后疫情时代中国各大城市一道靓丽的夜间风景线。同时这种经济特色正在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蔓延。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开始重视“夜间经济”在带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的双重作用,积极推进和实施各种“夜间经济”政策,有效地带动了后疫情时代三四线城市的经济恢复。

1.“夜间经济”政策出台集聚

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1日我国出台“夜间经济”高度相关政策共计197项,以“夜间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共82项。2020年前三季度发布“夜间经济”高度相关政策数量和出台主体数量都是2019年全年的近四倍。近七成省级行政区出台各项政策支持“夜间经济”的发展。“夜间经济”已经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扩大了内需,释放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以安徽省为例,202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的第四条明确指出要活跃夜间消费市场,各地要因地制宜,打造富有地区特色的夜间消费市场,满足居民夜晚购物、娱乐、学习、饮食等多元化需求。到2020年底,每个市至少打造1个以上高品质夜市和一些居民夜间消费节点,全省要形成几个具有影响力的夜市品牌。

蚌埠市作为皖北的经济重镇自古以来从来不缺乏“夜间经济”的传统。在后疫情时代,蚌埠市出臺一系列政策来鼓励“夜间经济”发展,从而来带动经济的复苏。2020年5月份,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蚌埠市文化和旅游局决心打造蚌埠“夜旅游”文化品牌。2002年9月份,蚌埠市商务部门将聚焦繁荣“夜间经济”,丰富“夜市消费”作为年内“促消费”的重要内容。而随后在2021年初,蚌埠市政协委员陈文东撰写《关于启动蚌埠市夜市经济的提案》的建议支持发展蚌埠的“夜间经济”,更是让蚌埠这座皖北小城的夜晚更加夺目。

2.“夜间经济”发展契合三四线城市需求

三四线城市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中青年群体。相对于一二线的大城市而言,三四线城市在人口基数上更加占据优势。一二线城市的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也导致一二线城市很多的中青年群体不断回流到三四线城市。此外,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实施,各地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会进一步得到改善,这也将会推动三四线城市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的增长。相比于一二线城市居民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三四线城市居民的工作则相对比较轻松,用于娱乐消遣的时间就会更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的人均工作时长为9小时以上,而三四线城市的工作时长为7小时-8小时。以上的这些都直接提升了三四线城市居民的消费信心以及对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的追求。“夜间经济”作为白天经济的扩展,相比于以前单调的吃饭和购物,三四线城市的夜间生活也更加丰富多样,演出、健身、旅游等夜间生活的不断出现更加能够满足三四线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

3.“夜间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夜间经济”在不断发展,带动消费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些产业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行业、食品加工业、交通出行、快递行业、夜间旅游等。“夜间经济”的发展导致这些行业的投资追加和服务升级,倒逼城市功能完善。以旅游业为例,夜间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后疫情时代夜间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会,也更加迎合当代年轻人对于夜生活的追求。夜间旅游发展需要完善的交通网络和相应的灯光技术作为基础,这将推动城市交通和灯光技术的进步,创造夜间就业岗位,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因此,“夜间经济”不仅能够挖掘消费潜力还能够进一步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完善城市布局,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新契机。

三、蚌埠市“夜间经济”发展现状

蚌埠市的经济发展一直在安徽省经济的发展中处于中上游位置,发展态势良好。作为老牌的皖北中心城市,蚌埠自古以来就有发展“夜间经济”的传统。在新冠疫情过后,为了加快推进复工复产的需要,蚌埠市更加快了“夜间经济”发展的步伐。

1.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蚌埠的人均GDP位居皖北第一。2020年蚌埠市GDP为2082.70亿元,人均GDP达到6.1万元,位居皖北第一,在安徽省排名第六。作为三四线城市的代表,近几年蚌埠的二三产业发展良好,占据95%以上的GDP增加值比重,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是稳中有升,占据一半左右的GDP增加值比重。2020年蚌埠加入安徽省自贸区建设,成为继合肥、芜湖后安徽省第三大自贸片区。蚌埠片区的自贸区设立,使得合芜蚌的科技创新与产品贸易能够相互融合,这又必将助力蚌埠的发展。

2.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蚌埠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不断提高,为“夜间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根据蚌埠市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可得2019年蚌埠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028万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9980元,休闲娱乐支出和交通支出的占比均为10%以上,成为继食品、住房支出的第三大支出。同时2019年蚌埠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28亿元,相比于2018年增长趋势明显。蚌埠市总体消费升级态势明显,“夜间经济”也是朝着丰富多样、特色文化方向发展。整体上来看,目前蚌埠市的经济运行在不断突破,消费市场稳中有升,新的消费点不断呈现,新的产业不断发展。虽然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蚌埠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以后,蚌埠市政府和商家共同努力,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大力支持和发展“夜间经济”。“夜间经济”的发展激发了人们的消费热情的同时也推动整个消费市场的转型和升级,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互联网对于线下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

3.“夜间经济”不断发展

目前,蚌埠的“夜间经济”正有序发展,建设了一批富有特色的蚌埠夜市。淮河路商圈,主要以经营老字号餐饮、特色小吃为主,辅以文玩淘宝、服饰、精品百货。万达广场,以时尚现代为风格,以发展中高档、夜市休闲业态为方向,将咖啡、茶艺、西餐厅、甜品屋、精品百货等业态集中到该街区,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潮流根据地。花鼓灯嘉年华,推进发展以体验式美食、文创产品、地域文化表演为主题的夜市经济,实现“游”的再升级,带动城南片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夜间经济”的稳步推进,带动了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消费市场的恢复。

四、我国三四线城市“夜间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1.夜间消费契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根據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中有大量的中青年群体,由于居民工作、生活节奏和消费习惯正在发生不断变化,夜间消费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90%以上的年轻人会选择在晚上外出进行消费。商家的夜间营业额占整天营业额一半以上。

2.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近些年来,我国加快了城市的发展步伐,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使得我国规模以上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城市交通、邮电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硬指标以及营商环境、园林绿化、公共生活服务等软指标都能满足“夜间经济”的发展需求。完善的基础设施再加上巨大的人口福利,使得“夜间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

3.网络助力“夜间经济”快速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助力了“夜间经济”的发展,网络支付、网上点餐、网上购物、网上订车票等等。互联网扩展了夜间消费的时间和空间。淘宝、京东、美团等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开始打造“夜间经济”。移动互联网和线下实体店的结合,通过网络博主的宣传,将许多城市的店铺、景点搬到了网络上,成为打卡地,吸引大批消费者前往消费,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五、我国三四线城市“夜间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对我国三四线城市来说,“夜间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的保障措施还有待完善。目前,三四线城市的夜间经营主要以餐饮和购物为主,娱乐休闲类较少。公共交通出行以及物流派送到22点以后也得不到保障。

1.没有理解“夜间经济”的真正含义

三四线城市由于发展的限制,对于“夜间经济”的含义没能真正理解,大多人都认为“夜间经济”就是餐饮和购物,所以晚间比较活跃的就是小吃街和购物商城。但实际上,“夜间经济”不同于一般的民生夜市、街头地摊和马路餐桌,它是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收入提高和消费者需求欲望的变化形成的集餐饮、购物、娱乐、旅游、休闲、健身等多个消费服务领域于一体的复杂消费链,是对白天经济的延伸,是城市消费的“新蓝海”,对于后疫情时代消费信心的提升,具有非常明显的带动作用。

2.缺乏正确引导和整体规划

“夜间经济”这个词并不新鲜,在国外以及我国古代都有夜市经济,但是我国却是近几年才逐渐开始重视起来。特别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实体消费市场受到很大冲击,各地政府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纷纷采取各项措施发展“夜间经济”,使得“夜间经济”的发展更加迅速。但是由于“夜间经济”的发展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规划,使得三四线城市的“夜间经济”发展对于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很多三四线城市都是盲目借鉴一二线城市发展“夜间经济”的经验,没有结合自己城市的特色以及发展现状,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路线,进而出现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的现象,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潜力。

3.相关管理和配套公共服务不到位

“夜间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监督与政策的保障。然而三四线城市的政府目前对“夜间经济”的发展还不够重视,导致市场管理、食品卫生、公共安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在三四线城市,夜间只有交警在维护市场安全,对于市场、餐饮、娱乐等地方的检查不能按质按量完成。因此,要健全夜间的管理和服务还有很长的过程。

4.夜间的交通出行不方便

夜间完善的交通网络是“夜间经济”得以正常运行的最大保障。目前我国城市白天的交通体系都很完善,但是晚上的交通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对于三四线城市而言,到了晚上10点以后,很多的公共交通基本停运,出行方式只有私家车、出租车及网约车。比如蚌埠,在后疫情时代为了解决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政府大力发展和倡导“夜间经济”,甚至还在规划夜间旅游产品,但是相关的配套服务和管理却难以跟上需求,这也进一步压制了“夜间经济”的活力。

六、我国三四线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的建议

我国三四线城市数量众多,容纳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因此加强对三四线城市“夜间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三四线城市可以借鉴一二线城市发展“夜间经济”的经验,从而避免走弯路。同时结合三四线城市自身的特点,以文化为依托,重点打造符合自身城市特点的“夜间经济”。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对“夜间经济”的认识

2020年新冠疫情的发生,让许多人都意识到“夜间经济”的潜力,但仍需加强政府、商家以及广大群众对“夜间经济”的认识。首先要从概念上入手,其次要从思想上,最后要从体验上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夜间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大家夜间消费的兴趣。

2.做好“夜间经济”的区域规划

目前三四线城市发展“夜间经济”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规划不合理,导致脏乱差等现象频繁发生。因此政府要积极和商家合作,谋划“夜间经济”发展的新道路,合理布局夜间产业和区域规划,为“夜间经济”的发展指明方向,完善相应的夜间配套措施和公共服务,形成完整的“夜间经济”产业链。

3.完善夜间的公共交通条件

“夜间经济”要想高速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完善夜间的交通服务。通过适当延长夜间公共交通的运行时间来满足消费者的出行要求,还可以通过在夜间增设专门的夜间旅游巴士方便游客在夜间游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夜间活动的客流量,从而带动“夜间经济”的繁荣。

4.要结合城市的特色文化来发展“夜间经济”

每一个城市都拥有特色文化,要想使“夜间经济”的发展有特色,吸引游客去参观和游览,政府需要做的就是根据城市的文化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夜间经济”,从而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居民和游客前往参观和消费,带动城市整体经济发展。

七、结语

发展“夜间经济”是在后疫情时代,增强经济发展信心,激发消费市场活力的重要法宝之一。“夜间经济”在带动消费、促进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贡献。三四线城市要结合城市文化、环境等特点,借鉴一二线城市发展“夜间经济”的成功经验,才能够充分挖掘“夜间经济”这片“新蓝海”。

参考文献:

[1]崔曉雨,付晓东.夜间经济的现状与热点——基于Citespace的政策文本分析[J].开发研究,2020(06):97-104.

[2]余江波.我国二三线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研究——以洛阳为例[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06):26-32+48.

[3]童小琴.试论夜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治理效能的提升[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06):73-77.

作者简介:程欣欣(1999- ),女,安徽黄山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8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郑丽萍(2000- ),女,安徽寿县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新冠疫情
扩张与限缩: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构成要件辨析
新冠疫情下中职护生基本职业素养的教育
疫情期间网络视频会议解决方案
关于新冠疫情社区防控管理的几点建议
浅谈疫情下城商行小微信贷业务模式
新冠疫情下线上教育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
新冠疫情下的网络媒介动员:视角、反思与展望
新冠疫情下若干劳动合同问题研究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