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氏奇穴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2021-06-15朱永法王秀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朱永法 王秀华

摘要:目的 观察研究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董氏奇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仅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总共4个疗程。治疗组同时予董氏奇穴,重子、重仙穴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治疗,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总共4个疗程。结果 经此种方法分组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为70%,结果明显表现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董氏奇穴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关键词:董氏奇穴;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4-0057-04

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长期低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使得颈椎的负担也增加,骑车开车等外力能量损伤机会加大,都是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60%~70%[1],神经根型颈椎病常常是颈肩部酸痛同时有上肢麻木无力,远端放射样疼痛等为主要症状表现。笔者采用董氏奇穴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病患均来自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住院病人,40例患者均通过严格筛选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病程在的病人,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病人平均分组。其中治疗组患者:男9例,女11例;年龄20~60岁,平均(42.1±6.7)岁。 对照组患者:男10例,女10例;年龄21~60岁,平均(43.9±6.1)岁。2组患者资料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外科学》[2]中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是颈部疼痛同时有上肢放射状疼痛,颈部的活动出现异常,体格检查:损伤的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区域感觉降低,肌肉腱反射出现异常,臂丛神经牵拉实验阳性;颈椎X线片:颈椎的锥体出现退化,骨质增生,小关节异常,间隙变窄。CT:锥体后的赘生物以及神经根管变窄。

1.3 纳入标准 (1)能够坚持完成并能接受持续回访。(2)症状与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一致的病人。(3)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4)年龄在20~60岁之间。

1.4 排除标准 (1)有心脏疾患,糖尿病,各类皮肤病病人。(2)急性损伤导致颈椎损伤出现神经症状病人。(3)年老体弱不能接受正常治疗者。(4)有较为严重的骨质疏松或者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妊娠期者。

1.5 脱落标准 (1)对针灸无法接受以及其他个人原因或不可抗拒因素导致实验不能继续进行者。(2)治疗过程中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3)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

1.6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针灸董氏奇穴重子、重仙穴(颈部疼痛最明显的位置对侧手部穴位取穴。定位:重子穴,让病人大拇指伸开,顺着大拇指的指腹中央向下画一直线,然后从第1掌指关节顶点画上大拇指的垂直线,两条线的交点处就是重子穴;重仙穴,从重子穴顺着第1掌骨边缘平行处下1寸就是重仙穴),患者取坐立位,使用消毒酒精将穴位部皮肤由中心向外画圈常规消毒后,使用一次性针灸针(0.25×40 mm)进行直刺,进针深度25 mm,留针时间25 min,无需提插捻转。同时在留针期间需要指导患者主动活动颈椎骨节,如前屈、后伸、侧屈,要求各个方向活动以患者能忍受的最痛的活动限度为度,每个方向活动1次,时间约30s[4]。针刺后予颈部疼痛最明显处中医定向透药療法治疗。中医定向透药仪器(WND-ZZ-2TD,桂林威诺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能够让电极药片中(含有附海绵垫,含乳香10 g,没药10 g,独活10 g,骨碎补15 g,红花15 g等中药成分制成)药物有效的进入皮肤组织,发挥药理作用。把一次性药片极放在患者颈部疼痛最明显的地方,模式设定为:按摩-导入,治疗:热疗:按摩时间设定为25 min,每天1次,7 d为1个疗程,总共4个疗程。对照组患者仅予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1.7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观察疼痛程度减缓效果,2组病人经两种方法医治前后疼痛的评分用这种方法记录。方法:在A4纸上画一条10 cm的直线,1厘米代表1分,从0~10厘米代表0~10分,分值越大疼痛的程度越高,0分代表正常,小于等于3分代表病人有轻微疼痛,4~6分之间代表病人有疼痛在忍受范围内,但对睡眠有轻微影响,7~10分之间代表病人疼痛较严重且难以忍受。使用时,让病人根据自己的痛感程度在直线相应数字上画上“○”表示,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标一次并记录分值。

1.8 疗效标准 参照《腹针结合动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4]中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病人颈肩部疼痛和放射痛、颈部活动不适的现象完全消失,可以正常体力劳动,而检查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也是阴性;显效:病人颈肩部疼痛和放射痛、部活动不适的现象基本消失,上肢功能得到改善,同时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是阴性;有效:病人颈肩部疼痛和放射痛、活动不适的现象有所改善,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出现弱阳性;无效:治疗后病情无改善有可能加重。

1.9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6统计学软件对2组病患治疗前后VSA评分等数据统计分析,n(%)代表计数数据,卡方检验2组间的比较;均数±标准差代表治疗前后2组病人VAS评分数据,2组组间、组内比较运用t检验。当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治疗过程中脱落为零,在未进行治疗时将2组VAS评分做出统计学对比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2组病人在统计学上有可比性。治疗过后将2组病人VAS组内比较:2组VAS评分未治疗前相比全都有所下降(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2组病人治疗后VAS数据组间进行比较:数据显示治疗组的病人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病人治疗效果有更高的优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nerve root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现在认为是颈间盘,锥体,小关节等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的病理生理过程而影响了神经根的功能,患者会出现颈椎相神经相应节段的上肢肌肉关节等部位的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在祖国医学中通常被称之为痹证之内即“项强”“项背强痛”等[5]。李建兰[6]用针刺配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张文兴[7]用超声引导下针刀微创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而西医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如陈光福等[8]运用显微镜辅助下联合 Quadrant 通道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筆者认为手术风险大,有创伤,恢复慢等问题。随着患病率逐渐增加,寻求和使用一个更好的治疗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董氏奇穴是由董景昌医师发明的,不具十四经规律,但却有一定脉络可循,形成规律,拥有完备的体系。是其临床40余年经验总结结合中医经典著作,阐微发明,渐成独家之学。同时董氏奇穴也有各脏腑相同的理论基础[9],即:“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心包与胃相通。”这也就是重子重仙穴能够用于治疗颈椎病的理论来源。传统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常循经取手足太阳经之后溪、申脉穴。重子重仙穴定位于大鱼际处,为肺经经气散布之所在,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董氏奇穴脏腑相通理论,肺与膀胱相通,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过程中过颈项部,所以重子重仙穴可治疗颈型颈椎病。本实验中在运用董氏奇穴时使用了动气疗法即留针期间需要指导病人主动活动颈椎骨节,如前屈、后伸、侧屈,要求各个方向活动以患者能忍受的最痛的活动限度为度,每个方向活动1次,时间约30 s[4]。这是董氏奇穴中的一种独有的方式,为的是增强治疗效果。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是结合了中医药疗法、电脑技术,热疗、人体电药导理论,利用专门的中药成分,敷在阿是穴上,定向推动药物离子,增加皮肤吸收中药成分和中医透皮治疗技术的同时,再加以低频调制中频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具有镇痛、消炎,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中药成分的治疗作用[10-12]。陆毅英等[13]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陈颖娟等[14]用痛经膏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同样较好,在其他疾病方面研究表明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可有效治疗脑梗死。结果显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治疗,导药,透药将特定药物通过皮肤导入人体且发挥更好效果方面作用极佳[15-17]。

本研究利用两种方法治疗,结果显示董氏奇穴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医治神经根型颈椎病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治疗并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所导致的疼痛麻木及上肢放射痛等症状,有效缓解患者痛苦,临床应用价值优良,值得推行使用及学习。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需要增加更多更大样本量以更明确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文生,刘淑芝.分经辨证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5例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3):96-98.

[2]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51-752.

[3]蒋湘萍.腹针结合动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7,32(22):3293-3295.

[4]中华中医药学会.神经根型颈椎病 ZYYXH/T409-2012[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78-80.

[5]李建兰.针刺配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5):25-26.

[6]张文兴,超声引导下针刀微创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5.

[7]陈光福,陈志锐,张希,等.运用显微镜辅助下联合Quadrant通道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3):26-29.

[8]王文炎,马志毅,熊源胤,等.董氏奇穴重子重仙穴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J].中医研究,2019,32(10):55-57.

[9]刘莹,卢雅丽,陈霞.中医定向药透治疗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8):135-136.

[10]濮菊芳,史秀丽.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联合视频播放器

示范功能锻炼对缺血性卒中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8):32-35.

[11]付蔷,李超,崔清国,针灸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腰肌劳损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2):192-194.

[12]陆毅英,张宏岳,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96-98.

[13]陈颖娟,陈旦平用痛经膏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2020,42(4):543-546.

[14]Bin Liu,Yanhong Zhang,Ying Jiang,et al.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Cerebellar Fastigial Nucleus Protects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cInjury by PPARγ Upregulation[J].Neurol Res,2017,39(1):23-29.

[15]An-Rong Wang,Ming-Zhe Hu,Zhi-Lei Zhang,et al.FastigialAn-Rong Wang,Nucleus Electrostimulation Promotes Axonal Regeneration After Experimental Stroke via cAMP/PKA Pathway[J].Neurosci Lett,2019,4(23):177-183.

[16]Lei Zhang,Shenghua Li,Lan Chen,et al.Cerebellar Fastigial Nucleus Electrical Stimulatin Protects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c Damage by Upregulating Telomerase Activity[J].Restor Neurol Neurosci,2019,37(2):131-141.

(收稿日期:2020-10-26)

猜你喜欢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痹汤联合手法以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健身气功八段锦结合针刺和火罐治疗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正骨推拿联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康复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项八针”治疗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牵引、中药熏蒸、推拿三步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牵引、中药熏蒸、推拿三步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