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恋爱了,妈妈却要带我去跳楼
2021-06-08陶新华王利
陶新华 王利
〔关键词〕危机干预;个案解读;疑难问题
心理创伤会对人的一生造成影响,如果没有及时予以处理,就可能在某个时候忽然爆发,引起的其他问题,如抑郁症、人格障碍等。心理创伤是每个人在成长历程中都可能遇到的,它造成了自我心理伤害,在经历创伤事件时个体会感到恐惧、痛苦、羞愧、绝望、无助、麻木等,影响当事人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或身体健康,使其在之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件或压力时形成“扳机”,重新体验到这种创伤感受而备受折磨。本文中的案例就是因为中学期间的创伤导致在大学爆发严重心理问题的典型。
案例:来访者小B,女,21岁,大学四年级在读,考研和找工作的压力使其抑郁症发作,认为活着没意思,先是觉得“我绝对活不过40岁”,之后觉得“我绝对活不过30岁,我不能在大学自杀,这样对不起我的大学老师和同学,他们对我太好了。”在班级上情绪表现异常,不愿见人,多噩梦、多哭泣、失眠,整夜不能睡觉。她夜间噩梦很多,在梦中哭泣、呓语。同学及辅导员发现小B情况不佳后,立即联系了咨询师,让小B接受咨询。她的母亲是某单位的高级经济师,父亲是某单位的后勤管理人员。
据小B陈述,她主要经历了两个重大创伤事件。一是初中开始,小B发现爸爸“赌钱”——把家里的钱都拿去买彩票,甚至连她的压岁钱也不放过。爸爸的行为造成家庭经济发生了严重危机,父母也因此多次吵架,奶奶也很焦虑,经常在小B面前抱怨爸爸“不学好”。小B很担心父母会离婚,劝阻爸爸别再买彩票了,而爸爸每次答应完小B,转身就又去买彩票了。小B是个细心的孩子,爸爸言行不一,她看得很清楚。但是她不敢告诉妈妈,年幼的小B因此独自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在恐惧中度过了初中时光。
二是在高二时有一位男生主动向其示好,她也很高兴,但是其班主任察觉到后立马对这种“早恋”行为采取了极端的教育措施。班主任在全班面前批评小B,并告知了双方家长,禁止那位男生与她交往,还要求所有的同学远离她、孤立她。家长的不理解和老师的极端行为让小B大为受伤。
接着,小B出现了类似进食障碍的情况,表现为食欲降低、吃不下饭,体重急剧下降,内分泌失调。那时父亲买彩票的行为还没有停止。高二那年,父亲患禽流感住院,进入危重病房,母亲陪同照顾,无暇顾及小B。小B一人应对生活和学习,经过努力以较好的成绩考取大学。小B以为进入大学后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结果到了大学四年级虽然自己想考研,但父母强迫她去找工作,考编(有编制的教师岗位)、考公(报考公务员),压力重重下她彻底崩溃,患上了抑郁症。
开始咨询后,小B与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配合默契,主动探索问题,咨询和治疗进展顺利,每次咨询之后都有显著进步。
小B大四时严重抑郁,一边服药治疗,一边接受咨询。对此,她自己的解释是,她从初中开始到现在,一直活在恐懼与孤独之中,“我的问题主要是被我父母给吓坏了”。她喜欢并且很擅长绘画,因此咨询师采用了绘画疗法。图1是她的自由画,她说:“这代表了最近几年的我,这是经常在我梦中出现的流血的女孩。”图2是咨询师让她画的众多噩梦之一,是一个蜘蛛女。
青少年在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各有特点,而每个个体也有其独特之处。家长管教子女时应充分了解这些特点,而不是一味盲目地采取命令式教导的方式。
小B初中时期体验到的家庭动力错综复杂、缺乏安全感,让她受到伤害。父亲的“买彩票的赌钱”行为扰乱了家庭的和谐,父母吵架、经济危机和奶奶的抱怨,让正处于青春期、自身有许多危机矛盾需要面对的小B充满担忧和恐惧。在这个家庭中,母亲是家庭稳固的支柱,承担着更多的家庭生计和管教子女的责任。小B在这个家庭中一度成为父亲秘密的保守者,左右为难。在一定程度上,小B自觉地承担起替母亲看管父亲的责任。她承受着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压力,致使其能量消耗,出现多噩梦和失眠。
在高中阶段的“早恋”事件,是其在该发展阶段的正常事件,而小B遭受了老师的极端对待,父母非但不予以理解和保护,反而作为老师的“帮凶”,让孩子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方压力下孤立无援,在最需要理解和帮助的时候成了“孤岛”。考上大学后,由于专业选择与父母意见不一致,父母又以不好找工作为由否定了小B的兴趣和特长——美术,选择了他们认为合适的专业,小B的自由发展再一次被干涉。大四临近毕业,父母再次向女儿施加压力,要她加油找工作。父母的控制直接导致小B崩溃——抑郁症爆发,有了强烈的自杀动机。父母被咨询师和学校领导请到学校时,才后悔不已。
针对以上问题,心理咨询采取了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缓解情绪,调节认知,提升能量,战胜抑郁。
第二阶段,完善自我,重拾初心,“挑战”父母。
第三阶段,找回自我感觉和节律,向着理想自由成长。
经过12次、三个月的咨询,初步达成了咨询目标。
第一,首要目标是识别、化解危机,理解并缓解情绪,恢复精神,战胜抑郁。
小B刚开始接受咨询时,经常在宿舍宣称自己“活不过30岁”,咨询师对其进行了危机评估和处理,对她的这种信念进行了挑战,首先发现了她的创伤问题,初中时期安全感缺失,担心爸妈离婚,高中时期遭受不恰当的管教方法,深感屈辱,心受重伤。她对“活不过30岁”的理解,一是自己必死,人生没有意义;二是大学老师和同学对她很好,不能给大家添麻烦,要坚持到30岁。这反映了她品德很好,只是自己越来越难以忍受痛苦与烦恼。小B的优秀品德是她战胜心理疾病的重要资源。当咨询师与她共同面对、理解她支持她的时候,她的痛苦得到纾解,抑郁开始消退。随后双方就如何化解小B的创伤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咨询师不断的资源挖掘和关怀下,小A逐渐积攒了足够的能量。
小B最大的痛苦是在高二班主任对她采取极端措施时妈妈不理解不支持,反而帮助老师打压自己。班主任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小B,说她寡廉鲜耻,缺乏道德约束力,说她青春期躁动,将来一定不是一个好人等,让全班同学不要与之交往(该老师滥用教育权限,虐待学生,侵犯学生基本人权,是违法行为),并告知家长配合教育。结果妈妈听说之后也大为恼怒,接小B回家途中对她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怎么可以这样丢人,我和你一起跳楼吧。”妈妈在路旁的河边停下电瓶车对小B说:“我们一起跳到河里去吧。” 小B吓坏了,大哭。在咨询过程中,小B多次提到这个场景,每次都抽泣难耐,泪流不止。作为教师和家长,都没有权力这样伤害孩子,无论哪个国家的法律都不允许这样的教育行为,这其实没有任何教育成分,只有伤害。
第二,家庭成员之间需要信任与尊重,而信任是建立在坦诚和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在第十次咨询的时候,经过商量,小B的父母被邀请至咨询室,首先针对家庭内部矛盾,过往的家庭问题顺势被摊开讨论,小B过往保守的所谓“秘密”也被公开,父亲就过往犯下的错误进行了忏悔。因为前面九次的咨询提升了小B的能量,在此过程中,小B的感受和想法得以真实表达和释放。
小B谈到激动处责问母亲:“你知道吗?在我最绝望的时候,那个男生来对我说了一句什么话?”
妈妈说:“我不知道。”
“你们都不知道。他说:‘你要好好活下去。那个时候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他担心我活不下去。妈妈你为什么还要说和我一起跳楼?和我一起跳到河里去?我真的好害怕呀,直到今天我想起来仍然非常害怕。我到了高二了,有一个男生喜欢我,我哪里错了呢?我们并没有谈恋爱呀,就是谈了又有多大的错呢?妈妈你居然要和我一起结束生命?那位老师我是一辈子没法原谅她的,做老师的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以后也许要当老师,但是绝不会成为那样的老师。”
小B也责问爸爸:“你为什么总是要去买彩票?你为什么总是当我的面表示不再买了,但是转身就去了卖彩票的小卖部?我每次都看见了,因为我远远地跟在你后面,你总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你像个爸爸吗?”
经过讨论,双方分享了在此事件中的感受和想法,父母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女儿道了歉,并表示以后一定各自承担自己的责任,减轻小B对父母的担心,尤其是对爸爸的担心,表示会信任和尊重自己的女儿。一家三口逐渐和解,小B也对父母表示了理解。
最后小B对父母说:“你们可以对我的未来有希望有要求。”但此时父母不敢提任何要求,只是说:“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好好生活,我们就很满意。”
第三,告别痛苦,走向成长,重构高能量的自我。
在最后一次咨询中,小B谈到未来计划时表示决定先经济独立,然后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于生命,小B也表示会顺其自然。最后,以小B一幅生机勃勃的风景构成画(图4)结束了此次咨询。
整个咨询过程中,通过小B叙述的梦境情况也能发现她的症状在逐步缓解,她一共陈述了八个噩梦场景,图1、图2是她印象深刻的噩梦的描绘。咨询初期描述中噩梦的血腥感和恐惧感较强,之后逐渐减弱和消失。第11次咨询的时候,她说梦见了一个愉快的场景,独自一人在乡下的房子前面,坐在躺椅上晒太阳,感觉很好。这是很多年来难得的一次体验,她自己感到新奇。咨询师肯定了她,并表示任何转变都需要有一定的过程,建议小B先按照自己的思路发展好自己。
两幅“风景构成法”图3和图4的前后比较,以及她用了许多课余时间画的自画像——狮子头像(图5),反映出她自我康复效果良好。她说:“我喜欢狮子,它在草原上很强大,而我内在的自我比它还强大。”
这期间她参加了12月份的考研,自己清楚这次肯定考不上,“因为患病而没法好好复习,如果认真复习了,考取是没有问题的。”她随后决定不再考自己现在大学本科专业的硕士,要跨专业考美术方面的硕士,“也许去考一个艺术史方面的研究生”,因为搞艺术研究是她从小的梦想。明确当前的目标——先考编,工作后先学几年美术设计,然后转行。
通过对小B的咨询,咨询师认识到,健全的自我社会功能和优良的品德,是来访者战胜各种心理問题、人生困境乃至疾病的最重要的资源,而咨询师的理解、支持和陪伴具有很重要的疗愈效果。
作者简介:陶新华,博士,副教授,临床心理学硕士生导师, 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苏州大学苏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专职咨询师、督导。国本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表达艺术心理治疗学组组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治疗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表达艺术治疗国际学术研讨会主要创办人之一,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苏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苏州新教育心理培训学校校长,日本宇部创新大学临床心理学客座教授。
王利,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