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自信的孩子

2021-06-08黄健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成长型考验自卑

黄健燕

自信心是儿童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品质,即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拥有自信的孩子才能充分发挥潜能,获得学习、事业和生活上的成功。孩子如果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敢“秀”出自己,缺乏自信,就有可能自轻自贱、自暴自弃,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那么家长如何培养自信的孩子?

一是引导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不沉迷于挫败感。积极心理学研究表示,“几乎在所有有意义的活动中,都会遇到挫折,乐观主义者总体上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更健康”。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要引导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任由孩子“沉迷”在挫败感中,更不要火上添油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比如,批评时说“现在好了吧?谁叫你当时不听我的,你太倔强了”。

二是正确表扬,让孩子的自信经得起考验。正确的表扬会让孩子更自信,而错误的表扬会让孩子自负或自大,甚至让自信“经不起考验”——有心理学家称其为“虚无的高自尊”。很多年前流行的表扬方式“你最厉害!你真棒!你太聪明了!”很空泛,不具体,会让孩子在“糊里糊涂”之中觉得自己最厉害,无所不能。而当他遇到困难无法解决的时候就会想:“我爸妈不是说我是最厉害的吗?为什么我无法解决这个困难?看来我没那么厉害,我很差劲。”还有的孩子会为了避免“失败”和“不让别人知道自己不是最厉害的”而不去尝试,渐渐地变得自卑而退缩。

正确的表扬是真实而具体的,让孩子拥有“经得起考验的自信”。比如表扬孩子的动机、做事的过程、付出的努力和代价、得到的成长和具体结果 。例如:

“儿子,今天早上我看你起床的时候很辛苦地爬起来了,咱们今天就赶上了早操。”(表扬“付出的努力”)

“你练字到现在为止已经有30分钟了,宝贝加油。”(表扬“过程”)

“你放弃玩游戏,决定和我去跑步,妈妈很开心。”(表扬“付出的代价”)

“你想老师喜欢你,所以你每天放学主动拖地。”(表扬“动机”)

“孩子,三个月来你坚持每天跳绳,身高又长了三厘米,给你点赞!”(表扬“具体结果”)

三是正确批评,避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固定型的批评,认为孩子品质有问题,批评孩子的缺点和人格,会让孩子因此越来越自卑或反叛。成长型的批评,让孩子不怕犯錯,从错误中学习,从错误中成长,更加自信乐观。例如:

“这里是餐厅,不能大声囔囔,叫你安静你还顶嘴,真没礼貌,你怎么那么不听话呢?平时教你的你都没记住,自觉性真差。”(固定型的批评)

“餐厅规定要安静,你大声说话的行为是不对的。马上闭嘴!我知道你能做好的。”(成长型的批评)

四是做自信的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很多父母会对孩子感慨:“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没指望了,将来全靠你了!”这表面上是寄希望于孩子,其实却是在给孩子传递悲观情绪和负能量,是对自己人生的消极解释。孩子往往把父母视为榜样或偶像,他可能会想:“啊,您都这样了,我更不行了!”

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保持乐观态度,遇到困难时积极对待,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榜样,最终让孩子学会用积极的解释和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第二小学,东莞,523476)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成长型考验自卑
用“成长型思维”,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成长型思维模式如何在校园落地生根
眼力大考验
自卑的三个真相,你知道吗
基于脑科学的成长型思维与学生学业成就提升
用成长型思维助力孩子一生
眼力大考验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自卑,本质上是自虐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