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6-10-18胡玉翠许晓梅
胡玉翠+许晓梅
"""[摘 要]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大学生学习生活更加便捷高效的同时,也快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给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心理应激。文章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络的使用现状和特点,从人际、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分析对大学生心理应激和危机状态的影响,结合心理危机干预特点,发挥学生组织在打造先进网络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利用移动互联网络搭建高校心理危机监测生态网,提出构筑移动互联网络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平台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移动网络;心理应激;危机干预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3.283
目前,随着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络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利用范围、使用频率和时长逐渐增加,移动互联网络作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容量庞大、信息内容纷繁冗杂,加之对网络应用的立法规范仍不够完善,对移动互联网的不适当使用逐渐成为大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重要应激来源,研究移动互联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影响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4G网络时代的开启、移动互联网络终端设备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正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CNNIC第36次互联网报告,[1]截至2015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使用者规模达6.68亿,移动互联网络使用者规模达到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8.9%,移动互联网络已然成为大众与网络对接的第一平台。
通过对山东大学的在校学生进行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方式及使用时长的调查统计(见表1),发现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已经进入大学生生活的各个组成部分,且在各项使用方式中,利用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软件进行聊天互动占用的时长最大,占比最高。可见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社交沟通影响较大,而社交情况的差别和恶化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心理应激(危机)反应。因此,研究移动互联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影响对高校学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高校工作者也已经关注到这一现象,更有学者研究发现大学生手机依赖高于网络依赖。[2]
1 大学生心理应激(危机)理论概述
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俗称“心理压力”,由实际上的或认识上的“环境要求—应对适应能力”不匹配而引起的一种以各类心理和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心身紧张状态。心理危机和心理应激拥有同样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变化规律。心理危机是从轻、中度的心理应激发展而成,实际上就是严重的心理应激状态。心理危机(crisis)指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生活变故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心理失衡状态,在此状态下,个体感到难以应对所发生的各种问题,正常的生活秩序被破坏,内心的紧张感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即心理危机状态。[3]应激源(stressor)指破坏个体身心平衡状态、要求人适应和应对的环境动因,对于大学生来说其主要的心理社会性应激源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即学习应激源、生活应激源、发展应激源、社交(人际)应激源和家庭应激源。适度的心理应激或压力对于工作、学习和健康是有益的,而过于强烈、过于持久的心理应激是有害的。山东大学对学生心理应激程度进行了调查统计(见表2)。因此需要将心理应激控制在适中的水平。我们将从社交(人际)、学习及生活和发展三个方面分析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应激(危机)的影响。
2 移动互联网络普及现状及其使用特点
近年来,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即时满足代替延迟满足,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人们乐于利用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并进行社交活动。研究者们认为,移动互联网络的信息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资源共享。互联网可以让全世界的人民共享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二是超越时空。在网上聊天、看电影、看远程教育等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互联网+”已然成为一种生活先进流行的理念;三是实时交互性。不再和传统媒体一样具有单向传播性,可以选择交互,并且具备时效性。
除了信息的交流媒体,互联网的影响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人际社交中,移动网络社交又称为虚拟社交,其特点主要为:一是移动性。传统社交方式需要固定的设备或是面对面的对话,受到时间、地域、空间的极大限制。而手机的便携性带来的是虚拟空间的无限扩张,使得虚拟社交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二是隐私性。传统的社交方式对隐私的保护不够方便,利用固定电脑和通话都有被监控的隐患,手机的使用大大缩小了人们的社交活动空间,对隐私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三是现实性。移动虚拟社交使人际传播得到回归,人们借助虚拟社交和现实社交并用的方式,方便了人际交流和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切实地促进了人们的社交活动。
3 移动互联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状态的形成影响
移动互联网络的使用已然渗透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其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状态的形成来源也是多方面的。
3.1 移动互联网作为社交(人际)应激源的影响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自媒体得到极快的普及和推广,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业界人士充分发现和利用了自媒体在社交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一是获得公众认同,降低孤独感。依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4]我国多数大学生正处于成人早期(18~25岁),这一时期人格特质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建立和维持与他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从中获得激励、自信和归属感。移动虚拟社交能帮助个体获得更多的网络社会支持。二是缓解失落情绪,减轻压力感。移动虚拟社交软件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心情、经历,同时可以得到好友的留言、点赞等反馈,对消极情绪是一种积极的宣泄方式,同时减少压力感。
[摘 要]2012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连续四年处于个位数增长甚至更低的区间,这在改革开放以来还是首次。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尚未找到新的强劲增长点,全球劳动生产率增长减速,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与此同时,培养更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来满足社会需求变得更为迫切。文章从国内目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入手,寻求创新改革的方向,探索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性人才培养;创新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3.279
1 我国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将培养创新意识、塑造创新能力以及注重实践应用作为培养目标。然而,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下,这一目标很难得到落实。目前,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性不强
各所高校在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人才方面,不仅要满足其数量要求,更要与社会需求相一致。而当前的培养模式并不能提供当今经济形势下所需要的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性人才。正因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各个地区外贸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进而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性人才需求的规模和质量也不同。但各高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模式中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因为所培养的专业性人才不能很好地服务地区,造成地区资源浪费,人才流失。
1.2 教学模式不注重实践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的模式侧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教学,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方面没有很好地衔接,进而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而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专业本身对实践就有很高的要求,很多知识在理论中只能一知半解,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与能力。而且我国的外贸公司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大多是刚刚进入国际市场甚至尚未进入国际市场,由于经验不足,它们更需要那种一进入企业就能独立操作,为企业服务的专业性人才。他们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来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出现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原因在于师资队伍薄弱,教学实操设备缺乏,实习机会不多,缺乏实习基地。
1.3 教学体系落后,课程内容不易衔接
第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并不能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实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将老师置于教学过程的主导地位,以其理论授课为核心,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
第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广而不深,忽略了各个课程之间的重叠和关联,造成教学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各个课程之间相对独立,不注重教学时间的衔接。同时课程内容陈旧,并不利于学生更新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当今经济形势的能力。
2 我国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方向的探索
2.1 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需求的目标
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学校应充分考虑到对专业性人才的就业能力的培养。在招生、教学、管理、毕业生就业等多个方面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原则,按市场规律变化而变化。充分体现有机整体的优势。同时在国际贸易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一致,紧跟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以就业为导向。
2.2 以能力与素质齐头并进为原则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性人才的能力是建立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同时专业性人才的素质是在掌握相应能力后得以提高。在确认培养目标、营造教学环境、实施教学模式和改进教学工作上,以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要求,为后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储备足量的理论知识。
2.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和实践要紧密结合,进而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性人才的基本途径是使学校和外贸企业相互合作,给予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与此同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要注重科研工作。
3 我国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的路径探索
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与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相结合,构建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新时期国际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
3.1 结合社会需求,创新“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的双重需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注重个性化的发展需要,“校企合作”成为专业性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同时,“校企合作”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
第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多种实现形式。校企合作应该是多形式、多层次的。比如建立与企业互惠互利的培训基地,建立与企业共管共用的实训基地,建立与企业共享资源的技术队伍、师资队伍,同时,企业也可以选派优秀员工到各学校进行再学习。校企双方在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和在追求经济利益平衡上达成共识。
第二,学校要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支持政策,积极拉动地方性重点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同时,因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殊性,有一定数量的校友已经有自己的外贸公司,所以要利用好校友会,将校企合作的想法灌输给校友们,实现互利共赢。
3.2 构建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强化理论和实践结合
要构建一支善于创新、自愿奉献、理论功底扎实、具有一定实践操作经验的教师队伍来支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软实力。一是选拔部分教师进行深造,培养他们成为学术和教学的领头人,学习最新的国际贸易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二是让部分教师进企业锻炼,对其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鼓励他们参与全国性岗位资格考试,同时为了让教师熟悉外贸行业的最新动态以教授给学生最前沿、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学校还要为教师与企业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创造机会;三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在新教师独立授课前不仅要做一段时间的教学辅导工作,也要去听资深老教师的课学习教学方法,同时对新教师提供从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的培训;四是实行“双导师”制,聘请校外优秀企业家担任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及本科生的校外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