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质性研究

2021-06-08许萍陶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心理教师中学

许萍 陶嵘

〔摘要〕心理咨询师是我国中学心理教师的一个专业角色,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情况并不一致。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个案访谈,得出的结论是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有三种:第一种,不认同自身是专业心理咨询师,在发生角色冲突时,将角色主要定位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第二种,认同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角色,并想着力发展这一角色;第三种,认同包括心理咨询师在内的多角色的整合,探索我国文化背景下本位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关键词〕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中学;角色认同

一、问题提出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是指针对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通过鉴别、转介、诊断、干预等心理咨询的程序与技术,消除其心理不适,防治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心理健康[1]。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是中小学精神卫生三大体系之一,其他两大体系分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体系[2]。2016年12月,国家22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教育系统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专业化水平”[3]。可见,学校心理咨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专业服务,这项服务需要一支专业化、具备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队伍。

从现状来看,心理咨询工作是我国中学心理教师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对于学校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角色,其内涵主要是指学习生活的辅导者、职业选择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心理发展的促进者和心理健康的示范者[4]。学校心理咨询从目标来说,既包括解决某种特别的行为问题或心理危机,又包括促进普遍的身心健康发展[5];在形式上包括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对于中学心理教师来说,要从专业心理咨询师和进行一对多辅导的心理健康服务教师之间进行角色转化,他们在精力、专业能力、角色定位和角色实现等方面都面临很大的挑战。在这个问题上,首先可以探讨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问题。

张淑华等[6]认为,从心理学角度定义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归属群体的认知以及所伴随的情感体验和对行为模式进行整合的心理历程。阿什沃斯(Ashforth)认为,角色身份认同提供了一个自我在角色中的定义,它包括和角色有关的目标、价值观、信念、规范、时空和角色间相互作用模式的认知。周永康将角色认同分为积极认同和消极认同。积极认同的构成因素包括角色定向、情感体验和角色适应,消极认同的构成因素包括角色冲突、角色懈怠和角色对抗。身份认同具有层次性。一是对身份认同的认知,这是形成身份认同的基础。它包含两个部分,主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归属群体的认知。二是主体对自我归属于某一角色身份或群体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三是主体在这些认知和情感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的行为模式[6]。本研究认为角色认同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身份认同。

在近些年的文献中,对于中学心理咨询师角色认同的研究不多,研究更集中在中学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上。中学心理教师是否认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也就是说在认同的情感层面是积极还是消极,以及他们在履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这一角色并对角色进行认同时,在认知层面和行为层面具体的表现是怎样的,是本研究关注的内容。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质的访谈和分析)关注个体的语言文本的意义和主观经验,区别于量化研究,以弥补量化研究无法真实详尽主观经验的不足,为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素材。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预访谈1名从事中学咨询工作的教师,正式访谈7名从事中学咨询工作的教师(分别用C1到C7代表)。7名正式被试分别从长沙市的7所中学抽取,进行个案访谈。其中,6名来自市属中学,1名来自区属中学。全部正式被试均满足三个条件:从事学校心理咨询的专职人员;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有从事学校心理咨询五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正式被试平均年龄为33岁,平均周个案数为2到5个,入职以来平均从事心理咨询年限为8.29年,最短的为5年,最长的为16年。

(二)工具与方法

使用电话录音软件和“讯飞听见”文本转录软件。本研究采用阿什沃斯对角色身份认同的定义,从与角色有关的目标、价值观、信念、规范、时空和角色间相互作用模式几个方面确立访谈问题的维度。通过对一名被试进行预访谈后,确立正式访谈提纲,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形式。访谈者即作者本人。访谈者与受访者约定好时间,进行电话访谈并录音,要求受访者尽量排除外在干扰。

访谈提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受访者基本信息,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和工作相关信息调查;(2)与角色有关的规范认知,“您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3)与角色有关的能力认知,“您认为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才能胜任中学心理咨询工作?”;(4)与角色有关的价值观认知,“您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5)与角色有关的目标认知,“您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的成长目标是什么(初级目标、中级目标、高级目标)?”;(6)与角色有关的信念认知,“您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需要拥有怎样的信念?”(7)对时空和角色间相互作用模式的认知,主要访谈题目是“您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定位是怎样的?”(着眼于当下);“您认为中学心理老师应该如何做好心理咨询师的角色?”(着眼于未来)。在访谈时,访谈人员根据受访者的回答进行适当追问,以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

(三)步骤

首先,作者在獲得受访者同意后进行电话访谈,并对访谈进行录音。其次,对录音材料进行逐字逐句的转录。最终转录完成的原始文本资料共7个访谈录音。文本资料共2.5万余字,访谈时间在8分钟到28分钟。最后,使用系统的文本浓缩方法得到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在认知、情感和行动上的表现。

系统的文本浓缩法操作步骤:(1)阅读所有材料,了解受访者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表现;(2)确定代表受访者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在不同层面的意义单位;(3)为这些意义单位编码;(4)浓缩和概括每个编码组文本片段意义;(5)总结每个编码组的内容,以全面描述反映受访者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表现[7]。

三、访谈分析

(一)对心理咨询师角色认同的认知表现

1.对心理咨询师角色规范的认知

访谈对象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一个是心理咨询师的伦理道德。中学心理咨询师首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道德规范内化于心。

从受访者的回答来看,中学心理咨询师其实是一个多角色的职务,更合适的称呼是心理咨询专职老师,它集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于一体。中学心理咨询师除了遵守咨询伦理外,还需了解学校教育的伦理要求,以及掌握处理两种伦理相互关系的能力[8]。

2.对心理咨询师角色目标的认知

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角色目标的认知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只是做个体咨询工作,其角色目标可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

初级目标。遵循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可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能够处理一般性心理问题;评估、鉴别各类心理问题,及时转介。

中级目标。熟练运用技术解决问题;能够处理一些严重心理问题。

高级目标。灵活运用各主流流派的咨询技术,进行整合,高效解决问题;对于严重心理问题具备治疗胜任力;具备督导能力。

第二种情况,将心理咨询师角色与心理辅导教师角色整合,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最高层级的角色目标是面向广大学生的。

中学心理咨询师,如果真的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实我觉得他可以做更多的工作推进学校心理咨询模式的探索。把它做得更符合学生的需求,或者是整个社会的、学校的需求。可以去探索一种模式。(访谈对象C2)

因面向学生进行工作,中学心理咨询专职老师的角色不能仅仅限定在个体咨询上。实际工作中,除了个体咨询,还可以做团体咨询,此外还需要探索现代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模式,促进普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对心理咨询师角色能力的认知

与陈海德等[9]的研究一致,通过访谈得出中学心理教师更多的是从自身的从教体验来定义心理咨询能力,所以强调对中学生更具针对性的理论知识和咨询技能。比如,在知识维度上,还须充分学习有关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以及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知识;在技能维度上,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不成熟或生活经验不足,还须掌握引导学生来访者领悟的技巧,以及能够与儿童和父母良好沟通交流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在对自身咨询能力进行评价时,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己不具备咨询严重心理问题的能力。

4.对心理咨询师角色定位的认知

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定位,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认为心理咨询专职老师无法处理的问题应通过引进兼职心理咨询专家来解决。

在我的认识观念里面,中学心理咨询师和中学心理老师是区分开来的两个职业。虽然我们的现状是融合在一起,但是我会觉得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中学心理咨询师和心理老师是分开的。部分个案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专业程度会相当的高,这是大部分心理老师没办法去做的,所以我觉得可以由学校心理咨询师去填补空缺和遗憾。(访谈对象C3)

第二种,认识到心理教师做心理咨询工作存在局限性,限定其职能范围,主要是针对一般性心理问题进行适应性心理咨询和发展性心理咨询;再者,心理教师做心理咨询工作时,要尽量避免双重身份带来的破坏作用,保证专业性。

我们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做专业的心理咨询。更多只是做了一些鉴定性的工作,或者就是解决一些比较轻微的学生的心理困扰。可能做不了非常专业的咨询。(访谈对象C2)

学生走进咨询室,你首先要跟他区分一下,现在跟他对话的是老师,还是一个咨询师。学生也不大明白这两个角色怎么区分,咱们要跟他说明一下,咨询师一般是怎么跟学生工作的,跟在教室里讲课时教师的定位是不一样的。(访谈对象C6)

第三种,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辅导教师等多种角色,并将工作重点放在发展性咨询上。这类咨询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其目的是通过咨询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开发潜能,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追求完善的发展[10]。

应该成为推广者或者是宣传者这样的角色会更好。一己之力很难帮助更多的人。以一己之力去影响更多的人,我觉得是最好的。不仅在中学,只要是一对多的情况下,都应该去思考,怎样把这个工作由消防员变成推广者。(访谈对象C4)

中学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定位不仅仅是评估和鉴别这样简单功能的实现,可能更多的还是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提供一个视野,让孩子自身能够看到问题、解决问题、应对生活和适应生活。在教学中可以应用很多咨询技术,课堂上设计进去,做团体辅导。(访谈对象C7)

结合受访者的回答,更为全面的认识是,中学心理咨询专职老师一方面要做专业的心理咨询,同时也要把重点放在发展性咨询和适应性咨询上,并借用心理教育、心理辅导的方法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也可以运用在教育和教学中,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在未来工作中,我们设想部分中学心理咨询专职老师作为资深学校心理咨询师将具备处理严重心理問题的能力(严重心理问题本在心理咨询范围内);兼职心理咨询专家将对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及神经症进行有效干预;学校心理学家将着手处理教育心理干预中的棘手问题并对骨干心理教师进行高端培训。只有多方力量进行配合,学校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才能发挥最大效力。

中学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兼具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在处理双重关系时需要接受培训和督导。这也是完善我国现行伦理守则需进行的工作。

(二)对心理咨询师角色认同的情感表现

有一部分受访者不认同自己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是主要的,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则是次要的。

我首先没有把自己简单地指定为一个中学的心理咨询师。我觉得面向中学生的咨询,只是我日常工作中一个小的部分。而且我觉得我不具备处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危机个体的能力。(访谈对象C1)

我觉得我们首先是老师,其次才是心理咨询师。我们的心理咨询做得也并不是很规范的,它只是说类似于心理咨询的一种心理辅导。所以我会更认同我自己教师的身份,其次再认同咨询师,因为我理解的咨询师应该是做得很专业的。(访谈对象C2)

根据受访者的回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更为心理老师接受和认同。目前我国对心理教师的定位主要是授课和推广,一些心理老师还被分到处室处理行政事务。心理咨询工作并未得到学校领导应有的重视。又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带来更明显的社会效益,自然而然,心理老师会相对弱化心理咨询师角色。另外,将学校心理咨询师主要定位为做个体咨询,忽视团体咨询和发展性咨询的作用,会使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角色产生消极认同。

(三)对心理咨询师角色认同的行为表现

受访者均提出了自己在协调多个角色时的发展目标,并且呈现出个体生涯规划路径的多样性。有三种可能的角色实现方式。

第一种方式,认为心理咨询只是心理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功能,不把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发展作为生涯发展的重点。

我觉得不是每一个中学心理老师都会把重心放在咨询这一块。对我来说,心理咨询工作并不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渠道。我自己还是先按一个老师的要求做好,然后再通过咨询的途径给学生一个不同视角的帮助。 (访谈对象C1)

对我来讲,我可能并没有想要把心理咨询发展成为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排位置的话,他可能会排到第三位。前两位,第一个应该是心理教学,第二个应该是团体心理辅导或社团这种学生集体活动。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做群体性、预防性的工作,这会更为重要一些。然后是这种个体性的,要去做,但是應该不是工作中最主要的事情。(访谈对象C2)

第二种方式,将心理咨询师角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适当分离,成为更为专业的学校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分离是将心理咨询师的部分角色的职责、权限和功能与教师角色的职责、权限和功能分离开[11]。

首先专业能力要有,然后不断地学习,进行个人成长。在做个案的时候,最好有专业督导的支持。在处理中小学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时候,学校老师比医生本身更具有优势。(访谈对象C6)

我觉得还要有不断学习的过程。就是要按照自己的特点需求,选取比较主流的咨询技术,重点掌握,不用五花八门。适应学生需求的几种比较经典的流派和技术,我就觉得挺好的。(访谈对象C7)

第三种方式,将心理咨询师角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整合,同时履行多个角色,结合心理学理论、心理咨询理论和教育学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干预。

我个人认为,作为中学的心理咨询师,不像大学的心理咨询师那样有一个更好的定位。就现状、要求而言,我认为可以把咨询师的角色往班主任身份,还有专干等管理者的身份去做一些带入,这样可能便于我们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访谈对象C4)

由于我国目前对心理教师岗位缺乏明确的角色定位、规范的专业标准和严格的督导评价,教师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着漫长的探索,未来发展前景不够明朗,因而呈现出生涯规划的“多样性”。

受访者均对自己的生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尝试对多角色进行调和,但是要分清各角色的权限、责任与义务,在整合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角色澄清分离,对心理老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陈海德等[8]指出,我国中学心理咨询教师有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需形成良好的角色特征,即承担多种角色任务以及在不同角色之间转换,避免造成角色混乱。

四、结论

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有三种具体表现。

第一种,不认同自身是专业心理咨询师,在角色冲突时,将角色主要定位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

第二种,认同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角色,并想着力发展这一角色。

第三种,认同包括心理咨询师在内的多角色的整合,探索我国文化背景下的本位化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五、讨论

现代学校心理辅导模式要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的素质,促进其健全发展的自我教育为基本精神;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两条基本途径相结合;心理辅导课程、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支持为保障[1]。

这一模式下,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应当是中学心理教师十分重要且主要的专业角色。依据最新政策和现有研究,中学心理教师应定位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教师。他们既是学校心理咨询专职老师,也是教育心理专业干预人员,还是心理辅导教师。三大专业角色的工作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评估、咨询、干预、辅导、教育、矫正几大工作的专业性均要予以保证;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工作模式同等重要。中学心理教师应该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上起到引领作用。同时,广大教师应该都参与到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推广和教育心理干预技术的实践中来。

中学心理教师应立足一线,对包括心理咨询师在内的多个专业角色进行澄清、发展与整合,积极探索我国文化背景下的本位化心理健康服务总模式和分模式,并可结合自身所长和兴趣在各个角色间有所侧重,各有专长。

构建现代中学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对心理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一支高水平的队伍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发展。我们要从理念引领、制度保障、队伍建设和督导监管等多方面入手,逐渐打开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吴增强.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模式[J].教育研究,1998(1):42-47,57.

[2]罗晓路,廖全明,郝敬习.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现状调查[J].心理科学,2009,32(4):974-976.

[3]疾病预防控制局.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EB/OL]. http://www.nhc.gov.cn/jkj/s5888/201701/6a5193c6a8c544e59735389f31c971d5.shtml.2017-1-19.

[4]崔景贵.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6):4-7.

[5]朱赤.美国学校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5):98-103.

[6]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5(1):21-27.

[7]Binder P,Holgersen H,Nielsen G. Why did I change when I went to therapy?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former patients'  conceptions of successful psychotherapy[J].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Research,2009,9(4):250-256.

[8]陈海德,方晓义,胡伟,等.心理咨询工作核心能力的结构及测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93-100.

[9]方晓义,王锦,赵晨,等.中学心理咨询工作核心能力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1-38.

[10]陈传林.试论学校心理咨询的一些理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6(4):31-34.

[11]韦耀阳,杨邓红.论学校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角色冲突[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3(2):34-36.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周南实验中学,长沙,410008)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心理教师中学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看见,就是力量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的团队建设
且行且思考
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课比赛归来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巧用思维导图?做“有为”心理教师
浅谈学校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