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观察能力培养
2021-05-30李洁
李洁
摘 要: 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是数学能力的体现,作为初中数学教学应关注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引领学生在数学观察中强化思维能力,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观察能力培养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希望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利用数学之美、注重方法指导、催生发散思维、实施分步练习等方式,促进初中生数学观察能力的有效提升,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观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333(2021)35-0022-02
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初中生数学素养形成的基本需求,在数学教学中无论是图形的识别、数学信息的阅读,还是数学规律的发现以及数据的分析,都离不开认真、仔细的观察,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认识到观察能力培养的作用,并且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现阶段的观察能力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措施,让初中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始于主动观察,经历观察方法的探究,最终获得 观察能力的提升,为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提供助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活观察思维
缺乏全局观察思维意识,是影响初中生数学观察能力发展的一个首要原因,因此教师在观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以激活学生的数学观察思维为第一要务,通过适宜的数学情境创设方式,导入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点,引领学生在不同类型的知识对比分析、反复实验探究中,深化观察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数学问题,为初中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了生活的情境,呈现出了用圆锥吊直线的生活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展示正在用圆锥吊直线的工作人员遇到的困难,分析为什么工作无法完成吊直线的工作,是哪里做的不对吗?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帮助他解决问题.现实生活场景的再现,更加容易激发出学生的观察意识,带动 学生们自己地观察不通过视角下的工作人员工作状态,认真观察并开动脑筋思考原因,使学生似乎融入到了数学情境之中,仿佛视频中遇到困难的那个人就是自己,在观察之后需要找出原因,指定改进的方案,才能顺利地解决困难,以此提升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观察思维活跃性,通过观察以及问题分析,找出数学问题情境中包含的数学定律,在问题解答中牢记并学会使用数学定理定律服务生活.
二、利用数学之美,提升观察兴趣
对数学观察缺乏足够的兴趣,是阻碍初中生观察能力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大量实践证明,学生在某一方面能力的发展与其是否具备内在驱动力存在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当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发展源于内心需求与渴望的时候,其观察主动性更高,观察的思维兴趣越持久.那么在提升初中生形成数学观察兴趣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数学自身特征所独有的美,引发学生对数学观察的强烈愿望.数学之美具有简单、统一、对称的特点,如数学图形的外在表现形式之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对称之美,数学思想的奇异之美等等,通过数学之美吸引学生观察的目光,提升学生主动观察的热情.
以对称美为例,数学学科中的对称之美表现形式不同,如数字的对称美,如在整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展示这样的一组数字“345543”、“4567887654”等,这样的数字有人称之为对称数,也有人叫“回文数”可以让学生在对称数的观察中感叹数学对称之美.又如,图形的对称美,想要让学生观察到图形的对称美,教师可以利用在“轴对称”的一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们展示一组具备轴对称特点的图形,飞机、蝴蝶、服装图案等等,使学生们在图形的对称观察中,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学会在生活中观察与发现对称之美.以数学之美的观察为中心,对初中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的数学观察源于对美的追求、对内心渴求的满足,形成自主观察的意识,让数学观察变得更加富有情趣和魅力.
三、注重方法指导,掌握观察方法
观察思维以及观察兴趣的培养,都是观察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想要真正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需要教师注重观察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实践的观察活动参与中总结出数学观察的规律,并且能够从观察中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这样才能够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如在平面图形的观察中,在对平面图形的观察方法指导中,需要学生掌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观察顺序;在立体图形的观察中,教师应更加立体图形的特点,指导学生们从不同的面观察立体图形,例如从正面、侧面、前面、后面、上面等,并记录下自己在不同方向上观察到的图形特征,并在相应的图形上标注观察的视角;又如在数据特征的观察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表格,让学生们对比表格中的数据有哪些特点、规律或关系,这时有的学生只是横向地观察数据,也有学生只纵向地观察数据,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不同类型的数据表格,让学生意识到哪种情况下要采取横向或纵向观察 法,哪种情况应该横向与纵向共同观察.观察方法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准确地判断数据信息,找出变化的原因,总结出规律,对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四、催生发散思维,促进观察能力形成
初中生正處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学习中若是可以得到 教师的有效点拨,可以引导学生站在发散性思维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数学想象,深入地探究数学本质,提升初中生数学观察的精确性与深刻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们认识到观察不可满足于了解事物的全貌,还应从特殊的观察中通过发散性的思考,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精确地把握事物本质,这才是观察能力培养的目的所在.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们观察下面的这些数字:1/2、3/4、7/8、15/16、31/32……,观察之后,解决问题:(1)这些数字之间有什么特点吗?”、“那么第n个数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数学语言表示出来.”此时,学生们分别用列表或对比观察的方式,观察对象的本质.在观察并总结出这些数字之间存在的本质联系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联系所学内容或生活实际,提出符合这一关系的问题,让学生们发散思维,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会主动地提出问题,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们将关注点放在自己现实生活之中,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让数学观察不仅局限于课堂、课本这些有限的时空之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们进行跨学科的观察与思路,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学生们通过观察了解到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实现发散思维与观察能力的共同发展.
五、实施分步练习,养成观察习惯
观察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随着学生的年龄段增长,对其观察能力培养要求也不同,同时在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中需要注意到学生们因为生活习惯、数学基础等方面的差异,会存在观察能力不同的问题.因此,为了持续地保障初中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培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发展需求,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培养,让数学观察成为一种常态,以促进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持久发展.
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教师采取了分步练习的方式,坚持由易到难的观察能力训练原则,结合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层次,为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难度适宜的观察内容.首先,让学生们观察教室中的座位排布情况,说一说,横向有几排,竖向有几列,自己所坐的位置是在第几排的第几列呢?在学生们了解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特征、各象限表示的意义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媒体展示的方式,动态地移动直角坐标系上的某一个点,让学生观察坐标系上的点位置变化的规律,例如:“当a不变的时候,b变化,那么位置P会变化吗?”最后,教师可以在每一堂课的课堂教学之后,给学生布置生活化的观察任务,让学生深入生活中观察并发现数学想象,通过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促进初中生观察习惯的养成.
总之,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的需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积极地探索数学教学中的观察能力培养方法,促进初中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发展以及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鼎.初中数学课堂观察活动开展的策略[J].中华少年,2020(10):121-122.
[2]王维.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观察能力[J].学子(理论版),2015(21):89.
[3]顾晓云.提升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能力的路径[J].山西教育(教学),2021(05):103.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