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2021-05-10逯红莲张祖善
逯红莲 张祖善
(青海省交通医院神经内科,青海 西宁 810001)
三叉神经痛是以面部三叉神经为分布区的一种独特的慢性疼痛障碍,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单纯的三叉神经相对分布区的发作性疼痛,检查不出现明显的与发病相关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三叉神经痛以发作时阵发性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占绝大多数[2]。西医常采用口服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但副作用大,如共济失调、嗜睡、意识错乱等。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程短,见效快,临床效果更加稳定。穴位埋线可以长期刺激穴位,不断积累治疗信息,使疾病得到彻底治疗,从而对三叉神经痛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3]。2018-03—2019-11,我们采用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00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100例对照,观察疗效及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200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31~82岁,平均(46.32±3.21)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4.11±0.51)年;疼痛部位:右侧52例,左侧34例,双侧14例;三叉神经疼痛分支:第一支疼痛28例,第二支疼痛42例,第三支疼痛30例。对照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30~81岁,平均(45.32±3.19)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4.15±0.49)年;疼痛部位:右侧43例,左侧32例,双侧25例;三叉神经疼痛分支:第一支疼痛25例,第二支疼痛45例,第三支疼痛3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头痛疾病分类(ICHD—Ⅱ)》[4]。①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的一个或多个分支;②疼痛是指皮肤表面突然的、强烈的、尖锐的刺痛或灼痛;③疼痛程度严重;④刺激扳机点(如上唇、鼻翼、眶上孔、眶下孔及口腔牙龈等处)可诱发疼痛;⑤具有痉挛发作间歇期,发作以后,患者完全无症状。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无身体严重躯体疾病,无神经系统损害表现;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5]。
1.2.3 排除标准 颅内占位性病变所致的非特异性面部痛;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头颅X线摄片、CT或MRI检查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常规针刺治疗。主穴(双侧穴位均取患侧):第一支取攒竹、下关、丝竹空,攒竹从上向下与额平面成45°刺入40 mm左右,得气后留针15 min;下关直刺50 mm左右,得气后留针20 min;丝竹空以15°平刺入40 mm左右,得气后留针30 min。第二支取鱼腰、颧髎、巨髎,鱼腰斜向下方刺入10~15 mm左右,得气后留针20 min;颧髎直刺15 mm左右,得气后留针15 min;巨髎直刺15 mm左右,得气后留针10 min。第三支取四白、颊车,四白斜向上方约45°角刺入15 mm左右,得气后留针20 min;颊车直刺15 mm左右,得气后留针20 min。操作:用0.35 mm×50 mm毫针。配穴:取内庭、中脘、太冲。第一支下关针感不明显时配夹承浆穴,从夹承浆斜向前下方约30°角刺入10 mm左右,得气后留针20 min。内庭直刺20 mm左右,得气后留针20 min;中脘直刺50 mm,得气后留针30 min;太冲斜向上方约45°角刺入20 mm左右,得气后留针15 min。各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法。每日治疗1次,治疗30 d。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穴位埋线治疗。在常规针刺治疗后取患侧攒竹、鱼腰、颧髎、巨髎、四白、颊车穴,常规消毒。将长3 cm的无菌生物蛋白线放入12号一次性埋线针(江苏东方针灸器械有限公司)。右手握针,左手固定好穴位。当针快速穿过皮肤后,到达穴位深度并得气时,用针芯将线送入穴中,然后拔出埋线针。针刺手法为两快一慢,快速进针,慢慢推线,快速出针,急压穴位。10 d治疗1次,共3次。
1.4 观察指标 ①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估采用疼痛VAS[7]:评分范围0~10分,0分表示为无痛,10分表示患者有强烈的疼痛感,疼痛难忍。②2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8]进行评价,分数越低代表患者睡眠质量越好。③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9]。显效:疼痛基本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有效:有疼痛发作,但程度有所减轻,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无效:疼痛仍然存在,没有减轻或消失。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PSQI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PSQI评分比较 分,
由表2可见,治疗后2组疼痛VAS、PSQ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2.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3。
表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由表3可见,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晰,诱发原因较多,如饮食刺激、身体过度劳累、长时间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导致的情绪低迷、外界空气和湿度、突发性的季节和气候变化等。由于现代临床研究技术及涉及医学伦理所限,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临床研究并不是很全面。目前,医学界对三叉神经与微血管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92.5%出现三叉神经痛的症状,结果显示当机体器官老化,血液流速减慢时,发生红细胞集聚而出现凝血的几率就会增大,从而导致微血管畸形病变,挤压邻近的神经元细胞,当面部动作牵扯到这个挤压点部位,就表现为三叉神经痛的发作[10]。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西医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以卡马西平为主,能完全缓解70%~80%患者的疼痛,有效缓解近20%患者的疼痛[11]。但此种方法无法根治,长期使用会产生嗜睡、眩晕、消化不良、肝损害、造血系统受到抑制等副作用,而且极易复发[12]。
三叉神经痛属中医学“面痛”“偏头痛”“头风”“齿槽风”等范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因风痛者,抽掣恶风”(《古今医案按》),认为三叉神经痛多因风邪引发。其发病与内伤和外感有关,病因以风、火两邪为核心。内伤主要与情绪相关,内火导致阳明经乱,从而引发面部神经损伤。外感与外邪入侵相关,因头部属于三阳汇集区域,如守卫之气不足便会导致风寒或风热入侵,从而使经脉阻塞,导致不通则痛。治疗原则为祛风通络,活血化瘀。本研究对照组第一支取穴攒竹、下关、丝竹空,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第二支取穴鱼腰、颧髎、巨髎,镇惊安神,疏风通络;第三支取穴四白、颊车,疏通局部气血经络,祛风清热。配穴内庭、中脘、太冲,具有泻火气、补中气、疏解情绪之功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取患侧攒竹、鱼腰、颧髎、巨髎、四白、颊车穴进行穴位埋线,具有祛风消肿、疏经镇痛之功效。本研究采用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通过针具和生物蛋白线在穴位内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达到缓解患者三叉神经痛的目的。现代研究表明,针刺能刺激深部感受器,兴奋信息沿神经纤维向中枢神经传递,激活中枢神经递质系统及内源性痛觉调控系统,抑制伤害性刺激,同时针刺能促进组织代谢,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外周血液中致痛物质浓度,修复受损肌肉神经,消除水肿、痉挛、炎症,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13]。穴位埋线是对穴位长时间的良性刺激,可使局部血流量增加,血管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经络气血通畅则痛止[14]。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疼痛VAS及PSQI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刺联合穴位埋线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进而改善睡眠质量。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由此可以印证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法通过针和生物蛋白线在相应穴位产生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学变化,可以更好地将刺激信息通过经络传输至体内,起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15]。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穴位埋线可以有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传统的针刺方法结合穴位埋线方法辨证取穴,在操作过程中就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疼痛,进而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