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攒竹穴探析

2021-04-17武婷婷雒成林

河南中医 2021年8期
关键词:攒竹循行膀胱经

武婷婷,雒成林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攒竹穴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为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二个穴位,在面部,当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1 释穴与别名

《经穴秘密》对该穴位释义为:攒者,聚集之意也。竹者,山林之竹也。攒竹名意膀胱经湿冷水气由此吸热上行。

攒竹穴的别名在古籍中的记载较多,共有14个别名,分别是眉头、眉本、眉柱、眉中、眉上、员在、员柱、失光、始光、始元、夜光、明光、光明、小竹。

2 定位与解剖

攒竹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面部,当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足太阳脉气所发。浅层布有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眶上动脉、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面神经的额支和颧支,针刺部位安全。其定位在文献的记载中多描述一致,均以解剖定位。如《素问·气府论》载:“两眉头各一,谓攒竹穴也。”《针灸甲乙经》载:“在眉头陷中者”。《太平圣惠方》载:“在两眉头少陷宛宛中”。《医宗金鉴》载:“眉头陷中攒竹取。”《类经》载:“刺眉头,足太阳之攒竹穴也。”《儒门事亲》载:“攒竹痛,俗呼为眉棱痛者是也。”

3 刺灸法

一般认为攒竹穴用毫针针刺或者三棱针点刺法,攒竹穴的针刺深度、针刺方向说法不一。多为针一分到三分,有沿皮透鱼腰、透睛明,可灸、不宜灸看法不一致,但现代临床应用较少用灸法。

4 主治病症

根据足太阳膀胱经经脉循行,可治疗目病、鼻鼽衄、善嚏、面赤肿痛、头痛、项强不可左右顾、腰背痛、痔痛等。《灵枢·经脉》云:“冲头痛,目如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针灸心悟》云:“攒竹穴,能疏泄膀胱经之气。”攒竹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第二个腧穴,能疏泄膀胱经气机,可治疗膀胱经所属病症。“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可见,攒竹穴可以治疗膀胱经病证,多为腰部以上病证。此外,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记载攒竹穴的主治作用,现代临床研究对攒竹穴的应用非常广泛。

4.1 治疗经脉循行所过病症

4.1.1 目病 膀胱经的经络循行起于目内眦,且攒竹穴位于眼周附近,分布在眼周的神经丰富,攒竹穴可治疗各种眼病。《千金翼方》云:“攒竹主目视不明,目中热痛及”;《类经图翼》《百症赋》中载:“目中漠漠”;《针灸大成》记载攒竹穴配合他穴治疗目中漠漠、眼赤肿、冲风泪下不已、风沿烂眼,迎风流泪、怕日羞明、眼睑瞤动、目赤肤翳等多种眼病。《续名医类案》记载了张子和治女童目忽暴盲不见物,刺其鼻中、攒竹穴,与顶前五穴,大出血,目立明。现代研究发现,攒竹透刺睛明可能通过促进视觉剥夺大鼠视觉发育早期和中期视皮质17区nNOS阳性神经元和nNOS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视神经在视觉剥夺早期和中期受到损伤[1]。

卢红燕[2]临床应用攒竹穴位注射配合抗病毒药物治疗8例单侧眼部带状疱疹患者。邹德辉等[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干眼选穴规律,发现针灸治疗干眼选穴频次排名中攒竹占第二位,可见,攒竹穴被广泛用于治疗干眼症。

4.1.2 头痛 攒竹穴位于眉棱骨处。针刺攒竹穴可以治疗头痛,根据近部选穴原则,且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过头部。《脉因证治》云:“太阳头痛兼项痛,足太阳所过攒竹痛也。”《针灸大成》记载攒竹穴可治疗多种头痛,单穴治疗“脑昏目赤”,与他穴配合治疗“醉头风、头风冷泪出、伤寒头痛”。《玉龙赋》云:“兼头维,治目疼头痛。”

王剑新等[4]选取24例创伤性头晕头痛患者,治疗组在治疗前将带滤垫的活血化瘀药物的电极置于攒竹穴,治疗2~7 d后症状消失者20例,症状明显减轻者4例,有效率100%。侯成钦等[5]采用攒竹穴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治疗神经性头痛35例,治愈2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1%。李惠芳[6]观察攒竹穴治疗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头痛,攒竹穴用捻转泻法,佐以合谷穴,针后痛减,次日又针一次,头痛痊愈。

4.1.3 面神经麻痹 《针灸大成》记载攒竹配穴治疗面肿,《备急千金要方》记载攒竹配穴治疗面赤面痛。现代临床研究多用于治疗面瘫。赵帅等[7]运用攒竹透睛明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经治疗后痊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7.3%。史慧莲等[8]运用针刺攒竹穴治疗面瘫所致眼睑不闭,最快治疗3次,最慢者7次,均完全闭合。胡仲波[9]运用攒竹透鱼腰合艾灸大椎穴治疗顽固性面瘫,治愈20例,好转12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

4.1.4 急性腰痛 足太阳膀胱经经脉循行:“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故可治疗腰痛。现代临床研究多用于治疗急性腰痛。

严晓春等[10]根据运动针灸疗法,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并于患者作出最痛姿势时配合针刺攒竹穴,治疗急性腰痛35例,痊愈30例,显效5例。何清[11]运用针刺攒竹、阳陵泉穴加手法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66例,腰肌损伤痊愈率78.6%,韧带扭伤痊愈率76.5%,关节扭伤痊愈率71.4%,有效率100%。曾良志[12]观察针刺攒竹、风府穴配合腰部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发现针刺攒竹、风府穴镇痛效果肯定,且针刺操作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患者对手法刺激的耐受性优于针刺人中、后溪组。

4.1.5 痔痛 古代医家认为,单穴攒竹可治疗痔痛。《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载攒竹穴治疗痔痛。《普济方》《圣济总录》载攒竹穴治疗痔痛。

4.1.6 踝关节扭伤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灵枢·经脉》记载:“膀胱足太阳之脉……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韩新强[13]运用针刺攒竹穴治疗踝关节扭伤18例,全部治愈,其中,1次治愈3例,2次治愈5例,3次治愈8例,4次治愈2例。

4.2 其他病症

4.2.1 呃逆 攒竹穴为治疗呃逆的经验要穴。调理气机则气机通畅,呃逆自除。足太阳膀胱经夹脊与膈、脾胃相连,重刺激可治疗呃逆。《备急千金要方》中载攒竹可治疗呃逆。攒竹穴所处的皮下有面神经、滑车上神经分支,刺激此穴不仅可调节气机升降出入,降逆止呃,使呃逆速止,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强刺激局部神经,直接兴奋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14]。现代医学认为,呃逆是一种神经反射性动作,其反射弧经第3、第4脊髓颈节,受延髓呼吸中枢控制,使迷走神经兴奋,且与大脑皮层有关[15-16]。

赵宁侠等[17]选取110例手术后呃逆患者,指腹按压攒竹至呃逆止后继续按压1 min,配合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治愈率100%。夏阳[18]通过针刺攒竹为主治疗呃逆58例,痊愈32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100%。张志艳等[19]选取60例中枢性顽固性呃逆患者,治疗组给予按压攒竹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巴氯芬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有效率为81.5%。李伟洪等[20]将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攒竹、天鼎穴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巴氯芬治疗,治疗5 d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愈显率96.7%,对照组愈显率70.0%。钱东[21]对血液科31例住院的呃逆患者,治疗组给予按揉攒竹穴联合托烷司琼,对照组给予胃复安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有效率为60.0%。

4.2.2 哮喘 攒竹穴,有局部治疗作用,还具有调气、行气和降气作用,攒竹穴治疗呃逆、咳嗽是其降气作用的体现[22]。《普济方·针灸》记载,攒竹穴善嚏,小儿喘不得息;《黄帝内经》云:“时作喷嚏的,应补足太阳的攒竹穴。”向丹等[23]运用针刺攒竹穴治疗小儿哮喘,治疗组有效率95.12%。王海荣等[24]运用针刺攒竹为主治疗哮喘76例,治愈29例,显效36例,有效8例,有效率96.1%。

4.2.3 神志病 《针灸大成》载其治疗心邪癫狂;《针灸甲乙经》载其治疗小儿痫发,目上插……癫疾互引反折,戴眼及眩,狂走不得卧,心中烦;《名老中医李仲愚临床经验》中用其治疗脑炎、脑膜炎。《针灸资生经》用其治疗癫发螈、尸厥癫邪、神狂鬼魅。《普济方·针灸》用攒竹穴治小儿痫。《千金方》曰:“主痫发瘛疭狂走,不得卧,心中烦。”

4.2.4 汗出寒热 《针灸大成》《备急千金要方》《古今医统大全》《普济方·针灸》记载攒竹穴配合他穴治疗汗出寒热。

4.2.5 降血压 姚卫海等[25]运用针刺攒竹穴即时降压,针刺组31例中,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3%。

5 小结

综上所述,攒竹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且脏腑背俞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针刺攒竹穴可调气降气,能疏泄膀胱经之气,进而达到调理全身脏腑气机作用,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26]。攒竹穴主治病证以膀胱经经脉循行所过,主治所及,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病证为主,无论单独使用,还是配合其他穴位使用,均具有很好治疗效果。武连仲教授[27]研究的循经刺、交经刺、通经刺、对刺,“鼻三针”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现代研究,扩大了攒竹穴的应用范围,使本穴更为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临床对腧穴应用的开发往往需要实验理论数据的支持,并遵从腧穴针刺的治神理念,方可增强疗效,而现代对攒竹穴的实验研究较少,因此,应扩大实验研究,拓宽攒竹穴的临床应用范围。

猜你喜欢

攒竹循行膀胱经
带脉循行浅议❋
任督脉循行刍议*
掐攒竹止打嗝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掐攒竹止打嗝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只要3个动作,解决身体90%的疾病
督脉循行考
肾经、膀胱经开合时间与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攒竹穴近三年以来在治疗呃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