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社区人群精神疾病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04-26周佳男尹慧芳刘媛媛徐广明
周佳男 尹慧芳 刘媛媛 徐广明
精神障碍患者普遍具有一定的病耻感,病耻感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响较大,甚至使一些患者无法及时寻求治疗,从而延误疾病诊治[1,2]。不仅是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公众甚至是医疗人员都可能对精神疾病存在偏见[3,4],这种现象在一些西方国家尤为突出,但也有研究发现,我国居民对精神疾病的歧视程度可能要比西方国家更为严重[5,6]。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医学的进步,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水平已经有很大的提高,但社会大众歧视、疏远、排斥精神疾病患者的现象仍未完全消除,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压力,家属和其家庭也会体验到病耻感[5]。这种情况又进一步降低了就诊率,加剧了精神疾病患者治疗、康复和恢复社会功能的不利局面[6,7]。
近年来国外关于精神疾病的病耻感研究逐渐增多,逐渐摸索了一些降低病耻感的有效方法[8]。但国内对公众精神疾病病耻感研究仍然较少,陈玉等[5]系统回顾性研究发现,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公众精神疾病病耻感的现状调查、城乡居民差异、不同职业及不同地区差异等,但至今尚无对不同年龄社区居民精神疾病病耻感的研究,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原因并未完全阐明。既往研究发现,病耻感主要是从儿童期开始出现,其后一直持续存在,大部分公众无法通过年龄增长改变对精神疾病的负面态度[9],但各个年龄阶段的精神疾病病耻感情况并未有研究揭示。Green DE等[10]用22年的时间针对不同时点的公众对精神疾病的态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长时间内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负性态度改善的几率几乎为零。由此可见,年龄可能是影响公众精神疾病病耻感的重要因素,但既往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天津市社区不同年龄段人群精神疾病公众病耻感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在不同年龄段进行降低精神疾病病耻感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来自于2011年天津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最终有1 609名完成了问卷调查。分为三组,其中18~39岁人群447名(27.8%),40~59岁人群697名(43.3%),60岁及以上人群465名(28.9%)。本研究通过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自制人口社会学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职业、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户口类型、家庭结构等。(2)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11]:研究被调查者对精神疾病患者贬低或歧视的态度(即病耻感),包含12个条目,采用Likert 1~5级评分(1=完全同意,2=基本同意,3=不知道,4=基本不同意,5=完全不同意)。得分越高则精神疾病病耻感越高;其中条目2、3、5、7和12测量贬低感知,得分范围为6~30分;条目1、4、6、8、9、10、11测量歧视感知,得分范围为6~30分。其中条目1、2、3、4、8和10正向计分,完全同意+基本同意的应答代表正性态度,基本不同意+完全不同意的应答代表负性态度;条目5、6、7、9、11和12反向计分,完全同意+基本同意的应答代表负性态度,基本不同意+完全不同意的应答代表正性态度。(3)心理健康知识问卷:该问卷是由国家卫计委办公厅2010年编制,可以用来调查和评估精神卫生宣传和教育工作,共包括20道题,每答对1题则计1分,答错计0分,所有题目均来自于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12],包括精神疾病的现状、发病机制、治疗、康复、家庭支持等知识,总分范围为0~20分,问卷得分越高说明精神卫生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越好。
1.2.2 调查方法 由两名经过统一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调查人员入户与调查对象面对面访谈,使用调查表及相关问卷进行调查。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段PDD各个条目应答情况比较 不同年龄段PDD条目1、2、3、4、5、9和10的应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PDD各条目应答情况比较[n(%)]
续表1
2.2 不同年龄段PDD评分比较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PDD贬低感知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进一步事后分析发现,18~39岁社区人群PDD贬低感知得分与40~59岁和≥60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不同年龄组间PDD得分比较
表3 不同年龄组间PDD得分的事后多重分析
2.3 不同年龄段PDD评分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比较不同人群的PDD总分,发现性别、心理健康知识得分、户口状况、家庭月收入、主观经济状况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职业状况、居住方式和居住条件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以PDD总分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心理健康知识得分、户口状况、家庭月收入、主观经济状况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健康知识得分为18~39岁、≥60岁社区人群精神疾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5。
表4 不同人群的PDD总分比较
表5 不同年龄人群PDD得分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当一个人的言语、行为等与其他社会大众存在显著的差异时,他将感受到来自其他人的歧视和贬低,这种体验叫耻感;当一个人因患有某种疾病而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排斥、歧视,则为病耻感[13]。病耻感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引用,尤其是在癌症、精神障碍等疾病中被深入研究[14]。精神疾病的病耻感主要来自于他人排斥、歧视、不信任的态度,以及疏远等行为反应,引起精神障碍患者出现自卑、痛苦、羞辱等感受[15,16]。公众精神疾病病耻感是指公众感知到的对精神疾病的贬低、排斥、歧视等一系列反应[17]。研究公众精神疾病病耻感将对降低社会对精神疾病歧视、提高精神疾病诊疗水平和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有重要意义。
在多数的调查问卷中,公众并没有把精神疾病患者身上的诊断标签看作是一种耻辱,事实上,在大多数关于病耻感的调查中,问卷中的问题很少能区分受访者对精神病患者的看法是否存在掩饰成分。本研究发现,在一些调查参与者中,他们并不能说清楚对PDD中某些条目所持的观点,“不知道”的回答比例过高,提示公众倾向于用相对模糊的态度来回答此类问题,这可能是一种挽回精神疾病患者“面子”的方法[18],试图表现出对精神疾病人群更加宽容,而这恰恰反映出公众对精神疾病的敏感。
既往研究显示,精神疾病遭受歧视主要在工作、家庭及人际交往等方面[19]。本研究发现,条目1、2随着年龄增加而持负性态度的比例减少,提示随着年龄增加,不同意与精神疾病患者交友及不相信精神病患者智力水平的人数比例下降,这可能与社会经验增加有关。条目3随着年龄增加而持正性态度的比例增加,提示随着年龄增加,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的信任感增加。条目4、10随着年龄增加而持正性态度的比例增加并且持负性态度的比例减少,提示随着年龄增加,对精神疾病患者从事教师工作的包容性增加而怀疑减少。同时,社区中人们对待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随着年龄增加而排斥减少,这表明年轻人可能对社区存在精神疾病患者更加恐慌,这可能会导致人际交往中出现排斥和歧视。条目5随着年龄增加而持负性态度的比例增加,这表明虽然公众难以确认到精神病院就诊是否是失败的标志,但随着年龄增加,有更高比例的人认为到精神病院就诊就是失败的标志,提示老年人可能对精神疾病的“失败”标签更加确信。条目9随着年龄增加而持负性态度的比例增加并且持正性态度的比例减少,表明随着年龄增加,公众对精神疾病患者从事工作的怀疑和排斥也在增加。这与条目4的结果相悖,可能的原因是公众认为公立学校意味着公平、包容,因而减少了对精神疾病患者从事教师工作的歧视和偏见。
进一步比较分析不同年龄人群PDD得分的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社区人群间贬低感知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为18~39岁、40~59岁、≥60岁社区人群的贬低感知评分呈现出依次递增的趋势,提示不同年龄社区人群对精神疾病的贬低方面存在差异,年轻人群可能会对精神疾病患者表现出更多的认可和信任。对相关影响因素如性别、心理健康知识、户口状况、婚姻状况、职业状况、居住方式和居住条件等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心理健康知识评分为18~39岁、≥60岁社区人群精神疾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也是社区人群对精神疾病患者存在贬低-歧视感的主要因素。
所以,年龄较高或心理健康知识水平较低的社区居民存在对精神疾病更高的感知病耻感水平。有效降低精神疾病病耻感,对其积极干预的工作势在必行,不仅需降低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20],提高医护人员的关怀[21],重视家庭的关心与支持[22,23],同时应加大对公众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在了解精神疾病治疗、康复、学习和工作等方面不断提高认识水平,以降低因公众缺乏了解而对精神疾病的病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