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毒理论与认知功能障碍*
2021-04-17陈汉清李浩
陈汉清,李浩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0;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89
认知功能障碍是指认知功能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损害,包括记忆、计算、定向、执行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及应用等方面过程效率的降低或功能的受损,其程度可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到痴呆[1],属于中医学“健忘”“痴呆”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多为久病耗损、年迈体虚、七情内伤等兼夹风、火、痰、瘀、毒等病邪,导致人体的气血津液输布失常,脏腑功能失调,最终导致脑脉痹阻、髓海失充、脑失所养而发病[2]。其中,“瘀”“毒”是重要致病因素,瘀毒积聚体内,日久相互化生,互为因果,可用于阐述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笔者试阐述中医瘀毒理论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如下。
1 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归属于中医学“善忘”“健忘”“呆病”“痴呆”“癫狂”等神志病范畴。《黄帝内经》中首见“善忘”病名,《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阳之复,厥气上行,水凝雨冰,羽虫乃死,心胃生寒,胸膈不利……甚则入心,善忘善悲。”《类经》云:“凡骨之有髓,惟脑最巨,故诸髓皆属于脑。”《医方集解》言:“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肾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明代李时珍曰:“脑为元神之府”。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有“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及“年高无记性者,脑髓渐空”的描述。可以看出,古代医家对认知功能障碍早有认识,且灵机记忆功能归属于脑[3]。
中医学认为,认知功能障碍其病位在脑,且与心、肝、脾、肾功能的失调有关。该病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肾精亏虚、脾胃亏损为主,标实则为风火痰瘀互结内阻。其中,肾虚、瘀血、痰浊互结贯穿疾病始末[4]。肾藏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人至老年,肾精亏虚,难以上达化髓充脑,脑髓渐失所养,神智失用,发为痴呆。瘀血、痰浊内停,凝聚难化,扰乱神明,致髓海失养,呆病则生。由此可见,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瘀血、痰浊互结,久而蕴结成毒有密切关系。
2 瘀
《说文解字》提到:“瘀,积血也”。瘀不仅仅指某些疾病的病理产物,又包括引起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瘀血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瘀血专指血液循行不畅所致的蓄血、积血、留血、死血、恶血等;广义的瘀血既包含了狭义的瘀血,更泛指因痰浊、食滞、瘟疫、暑热、寒湿、情志刺激等因素导致的血液循行不畅,或积于脉内,或溢于脉外,或形成血栓[5]。
《黄帝内经》中虽然无瘀血病名的记载,但已有凝血、恶血、留血等相关文献的记载,介绍了瘀血的病因、病证及治疗。《素问·调经论》言:“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篇中提到的药物、温灸、刺络放血等治疗方法,为瘀血学说和活血化瘀治则治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东汉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创立瘀血病名,并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中进行了阐述:“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仲景认为,瘀血含义有二,广义指血行不畅,血液郁结;狭义指血溢于脉外,停积于局部的血液,并创制多个方剂治疗瘀血,至今仍广泛应用在临床中。自张仲景提出瘀血一词后,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认识并逐渐丰富发展,至明清时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关于“瘀”的理论体系。《景岳全书》中具体介绍了治疗血瘀的用药:“血有蓄而结者,宜破之逐之”“血有涩者,宜利之”“血有虚而滞者,宜补之活之”。清代王清任对瘀血诸病证论述颇详,他认为,气有虚实、血有亏瘀,创立了“益气消瘀”“行气消瘀”的方法,代表方剂为补阳还五汤,黄芪赤风汤,急救回阳汤等。另外,近代医家张锡纯主张在补药中加入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药,也是张仲景思想的发展[6]。
3 毒
《说文解字》提到:“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毒的含义有三[7]:一指具体的病证,如《诸病源候论·丹毒病诸候》中所述的白丹、黑丹、赤丹等多种丹毒;二指药物或药性,《黄帝内经》中按照药物本身的毒性大小,将药物分为四类,即大毒、常毒、小毒、无毒;三指致病因素或病理产物,主要包括对人体有不利影响的物质,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
《黄帝内经》中对于毒的论述较多,首次提出了寒毒、热毒、湿毒等毒的概念,并按照药物毒性的大小划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但未涉及毒邪致病的机理等问题[8]。《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按证候属性将邪毒划分为阴毒和阳毒,论述了阴阳毒致病的临床症状、病情预后及治疗方药,对后世相关毒的治疗颇有启发。宋金元时期,刘河间、张从正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理论及仲景学说,在疾病治疗中以解毒攻邪著称,提出的火热致病机理、攻邪元气自复的观点,为后世解毒祛邪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至明清时期,吴又可《温疫论》中提出了“杂气说”,进一步明确了毒邪的含义,提出了毒不仅仅指六淫之甚,更包含六淫之外的其他特殊致病因素。王清任不仅对瘀血诸病证论述详细,同时对因毒致瘀进行了阐述,“瘟毒在内烧炼其血,血受烧炼,其血必凝”,创立了解毒活血汤,揭示了瘀、毒之间的密切关系。
4 瘀毒理论与认知功能障碍
瘀和毒关系密切,二者不局限于某个具体、单一的致病因素,更涵盖了多种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瘀毒蓄积在人体内可互为因果,二者相互转化,瘀久化毒,毒久致瘀,最终导致瘀毒蕴结体内,缠绵难愈。
瘀能致毒,瘀血留于脉络,能阻碍人体气血津液的正常输布代谢,导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流运行不畅,日久瘀血可化生为毒。毒可致瘀,《圣济总录·伤寒统论》提到:“毒热内壅,则变生为瘀血”。其途径有多种,毒邪蕴积,煎熬熏蒸脉络血液,可变生瘀血;毒邪损伤脉络,气机失调,血液不循常道而溢出,可生瘀血;毒邪致病,伤津耗阴,阴伤则血液凝滞,可为瘀血等。总之,瘀和毒关系密切,互为因果。在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过程中,瘀毒致病,可导致机体的气血不和,精血凝滞,阻于脉络,不能上荣清窍,损伤脑髓,故脑髓失于濡养,进而出现善忘或痴呆等神志异常的表现。《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曰:“阳明病,其人善忘者,必有蓄血。”瘀血内阻,脏腑之精血不能上输以充盈元府,使得脑窍渐空,神志失养而成呆病。《丹溪心法·健忘》提到:“健忘,有精神短少者多,亦有痰者”,瘀血阻滞于脉络,日久可化生浊痰,痰瘀内生,交互为患,蕴结壅积,导致脑络闭阻不通,清窍失养,进而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毒损脑络”理论中提到,肾虚-痰瘀-酿毒-病络是认知功能障碍的核心病机演变[9]。痰瘀壅滞于体内,日久蕴结转化为浊毒,其过程存在着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浊毒是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关键[10]。人至老年,脏腑功能减退,肾精亏虚,肾阳衰惫,无以温脾,脾气虚弱,不能散精,体内精浊不分,导致痰瘀等病理产物出现,清者可聚集成痰,浊者则汇聚为脂,痰瘀不分,相互胶结,化为毒邪。瘀毒积聚于脑,可上蒙神明,形成病理产物,留于脑窍,散于脑络,导致脑髓失养,神机受损,出现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及认知功能障碍。
由此可见,在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瘀毒可作为致病因素,搏结于脑络,导致清窍受损,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基于瘀毒损伤脑络的理论,治疗上采用化瘀解毒的治疗方法,使瘀去毒解,神机复用。《金匮要略心典》载:“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也。”邪盛或浊气日久,蕴结体内化毒,侵害机体,导致脉络闭阻而发病,故以解毒散邪、活血化瘀为治。唐容川《血证论》载:“亦有痰沉留于心包,沃塞心窍,以致精神恍惚,凡事多不记忆者,宜温胆汤合金箔镇心丸治之”。痰气留于体内,日久为瘀,上蒙清窍可致神机失用,治以半夏、竹茹相伍,一温一凉,重在化痰;陈皮、枳实增强化痰散瘀消痞之力。陈士铎在《辨证录》中提出:“呆病之成,必有其因,大约其始也,起于肝气之郁”“肝郁则木克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则土不制水,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故治疗本病可采用活血化瘀、解毒化浊的方法,使体内瘀血祛除,浊毒得解,气血津液调和,脑髓清窍得养,神明能复。
王晓宁等[11]发现,“虚-瘀-浊-毒”为认知功能障碍的基本病机,在复方制剂中加入川芎行气活血化瘀,石菖蒲开窍辟秽化浊,黄连清热解毒,可达化瘀散浊解毒的功效。魏东宝等[12]采用活血化瘀醒脑汤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结果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学习能力。梁兴伦等[13]采用化瘀解毒药物治疗认知功能障碍,发现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认知功能障碍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肾精亏虚为本,痰瘀互结、毒损脑络为标,肾虚与痰、热、瘀、毒相互搏结为其主要病理机制[14-15]。针对其病因病机,宜采用化瘀解毒通络法,佐以补肾填精培元[16-17],使瘀去毒解,神机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