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穴考

2021-04-17付思思岳增辉

河南中医 2021年3期
关键词:针灸大成一夫玉泉

付思思,岳增辉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 410208

子宫穴属经外奇穴之一,又称为“侠玉泉”“肖必”,具有暖宫调经、行气止痛、升阳举陷等功效,广泛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不孕、子宫脱垂等妇科病症[1]。本穴位于少腹部,为胞宫之外应,是调理胞宫的主要穴位[2]。但就此穴位置而言,古今针灸医籍、著作、教科书等所载差异较大,缺乏统一定位标准。《黄帝明堂灸经·卷下》云:“既穴默以差讹,则治病全然纰缪”。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对子宫穴的位置分析如下。

1 定位不同

按照时间顺序,笔者对描述子宫穴位置的相关针灸著作进行收集与整理,发现有以下5种记载。

定位一:子宫穴位于中极穴旁开1.5寸,即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1.5寸。此说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该书为第一部描述子宫穴及其位置的古代中医文献。《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妇人方中》云:“妇人胞下垂,注阴下脱,灸侠玉泉三寸,随年壮,三报。”此处的“玉泉”是中极穴的别名,“侠”通“夹”,在本书中,该字具有两种含义:①兼夹见证;②表示穴位的定位,其位置位于两旁者。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在此处,“侠”字含义取第二种,即中极穴位于两者之间。《备急千金要方》认为,子宫穴以中极穴为取穴标志,其位置与中极穴相平,即两穴相距3寸,夹中极穴而取之。

定位二:子宫穴位于中极穴旁开2寸,即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此说源自明代徐凤的《针灸大全》,该书首次提出“子宫”一词,并将该穴列为奇穴。《针灸大全·卷四·八法主治病证》云:“女人子宫久冷,不受胎孕,中极一穴,三阴交二穴,子宫二穴(在中极两旁各二寸)”。但此说未被医家采用,因为此位置与足阳明胃经的归来穴重合。

定位三:子宫穴位于中极穴旁开3寸,即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此说出自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该书明确记载了子宫穴的位置,并认同该穴为经外奇穴之一。《针灸大成·卷四·经外奇穴》云:“子宫二穴,在中极两旁各开三寸”。此说提出后,深受当时医家的认可,从而成为子宫穴定位的主流之说,此后的大部分医家,特别是当今针灸学教材编者均认同此说,如《经络腧穴学(第9版)》[1]《经络腧穴学(第2版)》[3]《腧穴名称与定位》[4]等。

定位四:子宫穴位于关元穴左侧旁开2寸,即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左侧旁开2寸。此说源自清代李学川的《针灸逢源》,书中描述子宫穴的位置在“关元穴左边开中两寸”,乃与关元穴相平,而非与中极穴相平,实在让人费解。之所以此位置与上述的子宫穴位置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本书为作者长期临床经验的总结,并非是对先人所撰针灸医籍的誊抄,因此,在穴位定位等方面与原始文献差异较大。然而,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则记载:“灸胞门五十壮,关元穴左边二寸是也”。可知,《针灸逢源》的子宫穴位置与《千金翼方》胞门穴位置相同,而胞门穴为当今公认的水道穴。

定位五:子宫穴位于中极穴旁开0.5寸,即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左侧旁开0.5寸。此说源自清代廖润鸿的《针灸集成》,书中描述子宫穴的位置在“中极两旁各五分”。但北宋王惟一已经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指出,此位置为足少阴肾经的大赫穴。

2 子宫穴所在部位考辨

要明确子宫穴的确切位置,必须对古代医籍中出现的两个字进行词义分析。

2.1 “侠“字分析当今主流观点认同《针灸大成》之说法,究其原因,可能是《针灸大成》把《备急千金要方》中所载的子宫穴位于“灸侠玉泉三寸”的“侠”字理解为“相隔”“相距”。在汉语解释中,有关“侠”的基本释义有3种:①旧指仗义勇为、抑强扶弱、爱打抱不平的人或行为;②古又同“夹(jiá)”;③古又同“挟(xié)”。从上述“侠”的3种释义入手,结合上下文语境,与位置相关的词义只有第二种较为符合,即“侠”通“夹”,取“在两者中间”之意。笔者仔细研究《备急千金要方》中“侠”字其他条文,如“天柱,侠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者中”等,亦可确定其意。

2.2 “寸“字探讨“寸”为我国表示长度的单位,1寸相当于现今的3.33 cm。然此“寸”非彼“寸”。此“寸”含义有二:①骨度分寸定位法:该法起源于《灵枢·骨度》,即不论高矮胖瘦,统一对人体躯干、四肢的长度进行等分,每一“寸“为一等分。该说法古今一致,无须探讨。②指寸定位法:包括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其中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关于“一夫法”,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七》中指出:“凡量一夫之法,覆手并舒四指,对度四指上中节上横过为一夫。”又云:“夫有两种,有三指为一夫者”,说法不一。笔者查阅字典,发现“夫”亦同“扶”,“扶”字解释有4种,与之最相近的释义当属“用手按着或把持着”。笔者认为,“一夫”可理解为用手去按压表面皮肤,所触碰的位置即腧穴所在。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卷三·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方》中指出:“以病患手横掩,下并四指,名曰一夫指。”故当今统一认同四横指合并的宽度当作同身寸“三寸”这一说法。

3 现代解剖学分析

子宫为女性生殖系统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位于盆腔中央,前面为膀胱,后面为直肠,其大小、位置随女性经、带、胎、产的生理活动而变化。中极穴旁开1.5寸的深部为子宫,中极穴旁开3寸的位置则与左右髂窝相邻。上述4个部位下的体表投影为子宫和子宫角处,而且由内到外分布着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上述相关神经及其分支均受脊神经的T12~L1节段所支配,而子宫、卵巢、输卵管等结构主要由T10~L2和S2~S4脊髓节段支配。由此可知,子宫穴处所分布的相关神经及其分支与子宫等女性生殖器官的神经节段存在相同部分[5]。“腧穴所在,主治所及”,因此,无论是中极穴旁开1.5寸或3寸,都能促进子宫收缩[6],对妇科相关疾病都有调节作用[7]。

4 讨论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可知,关于子宫穴位置的描述最早记载于《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妇人方中》的“侠玉泉三寸”,由于对“侠”字的释义产生了错误理解,导致《针灸大成》认为本穴位于“中极两旁各开三寸”,从而错误定位了子宫穴的位置。子宫穴作为胞宫之外应,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病症。白菊[8]、朱德宇[9]均用艾灸子宫穴的方法治疗慢性附件炎,结果发现可明显改善症状,疗效显著。陈俞儒[10]通过艾灸子宫穴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邱静雅[11]发现,经皮穴位电刺激子宫穴可有效缓解原发性痛经患者症状。董叮玲[12]采用艾灸子宫穴治疗产褥期女性产后腹痛,发现能有效减轻疼痛。袁雅宁[13]采用艾灸子宫穴配合生化汤治疗产后宫缩痛,也取得良好疗效。颜冬华等[14]对初产妇行电针配合双侧子宫穴直接灸法,发现能缩小盆膈裂孔,加速盆底功能恢复。

笔者认为,中极穴旁开1.5寸和中极穴旁开3寸均可归为子宫穴,临床实际运用时围绕以上4个部位寻找疾病反应点或敏化点(如热敏点、痛敏点),最终确定穴位位置。如果未发现疾病反应点或敏化点,则4点同取,以加强疗效。

猜你喜欢

针灸大成一夫玉泉
《针灸大成》治疗泄泻浅析*
一夫当關
喜报!玉泉桥牌选手获奖啦
红船“开进”了玉泉小学
剑门关
《针灸大成》治疗赤带的经验浅析
玉泉学子收获音乐梦
《针灸大成》中列缺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玉泉丰收采摘节
罗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