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2021-04-08房丹丹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4期
关键词:感恩道德与法治影响因素

房丹丹

[摘要]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德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中要善用教材资源,结合学生的实践,针对家庭、学校、学生等因素,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以情动情,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利用否定的情绪体验以耻触情,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开展实践活动以行促情,强化学生的感恩之心,做到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感恩;影响因素;策略

感恩,感激恩德之意。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今,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等方面的一些因素影响,部分中学生对来自父母长辈、老师、社会的照顾与关怀缺乏相应的理解、认知与回馈,这是感恩意识淡薄的表现。道德与法治教学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感恩之心,引导学生在完善个体道德素养的同时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一、初中生感恩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影响因素,有的放矢,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实施感恩教育。综观学生缺乏感恩之心的种种表现,其形成多与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学生自身的心理认知有密切的关系。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对学生感恩品质的形成举足轻重。尊老爱幼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间互相关心、体贴,以身作则的父母,都能给孩子正向的引导,在孩子心灵种上感恩的种子。反之,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则会阻碍孩子感恩品质的形成。一是家庭不和谐,家庭成员间不能互相尊重与体谅,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对家人的冷暖疾苦无动于衷;二是父母长辈对孩子无原则溺爱,容易使孩子形成只受不予的思维定式,不懂回报;三是家人自身存在一些自私自利的行为,如啃老、占他人便宜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学校教育的忽视

当下,尽管学校一再强调以德为首培养人的整体素养,可分数依然是不少学生、家长、教师追求的目标,这也致使教师不得不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狠抓学生分数上:在教学目标上,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对情感价值观则可能停留表面;在教学任务的完成度上,更多关注知识的掌握程度,德育评价则常常被忽视。在这种重智轻德的情形下,学生的感恩教育存在缺失自然难以避免。比如,时常出现的学生不尊重老师、对校园公共环境与卫生不爱惜、对同学冷漠等现象,都是缺乏感恩之心的表現。

3.学生自身的认知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高度发展、成熟的年龄段,部分学生对成长的认知、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不足,容易受他人和社会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对负面的网络信息与社会信息缺乏分辨力,缺乏理性判断;有些学生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自私冷酷、贪婪吝啬等思想盲从;有些学生受身边个别同伴或朋友的影响,将对父母师长的不敬作为自己长大的表现。这些认知上的不成熟都是感恩素养形成的障碍。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策略

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消除影响学生感恩素养形成的不利因素,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学生的感恩行为,使学生真正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1.以情动情,唤醒感恩之心

不懂得感动、感恩的人,就是一个最无知、最失败的人。一个人只有懂得知恩,才懂得珍惜,才会有爱心、责任心。[1]教材中有许多感人至深,充满着浓浓亲情、师生情、友情的课文,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重要资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资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情动情,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应始于父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回想生活中的细节,捕捉令人感动的瞬间,呼唤学生心底沉睡的情感。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七课“家的意味”时,笔者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知父母的爱,体会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请学生回忆并列举出父母爱护自己、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例。不少学生发言:妈妈每天天没亮就起床为我准备早餐;爸爸劳累了一天回来还要给我补习功课……这些情境叩击学生的心灵,被淡化的感恩之心迅速复苏、蓬勃生长。

感恩不止于父母,还应推及老师、同学,以及每一个对自己伸出过手、投递过善意眼神的人。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六课“走近老师”时,笔者让学生去观察、采访老师,从上课、备课、批改作业等多角度了解老师工作的辛劳;让学生回忆老师给自己的关爱、帮助等,理解老师对自己成长的关注,尊重老师的劳动。这样,通过一步步有目的、有步骤的引导,唤起学生心灵深处感恩的情愫。

2.以耻触情,激发感恩之心

耻指羞耻心,是对自己违反道德行为的知耻、惭愧和悔恨。培养学生的知耻虽是否定的情绪体验,却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内动力。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善于抓住社会现实生活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耻触情,激发学生为自己、为别人知恩不报、恩将仇报等行为的羞愧之情,进而萌生感恩之心。

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三课“青春有格”的“行己有耻”内容时,笔者展示了一系列漫画图片故事:啃老的“巨婴”、扶起倒地伤者反遭讹、施人以钱财受施者却不断上门追要……一个个漫画故事让学生看得义愤填膺,对图中人物的行为深以为耻。教学中的这种否定的情绪体验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对知恩不报这种行为的厌恶,进而激励他们积极追求知恩图报的高尚人格。

3.以行促情,强化感恩之心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2]德性不是有了才做,而是经常做才有。只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动的生活情境,反复体验、深化情感,才能促进学生道德行为内化,强化感恩之心。

教材设置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教学中可以灵活地采取多种实践活动培养、促进学生感恩之心的形成与固化。在家庭,开展“动手做,表爱心”活动,让学生每周为家人做一次饭、洗一次衣服;在父亲节或母亲节,让学生给父母送一份亲手制作的特殊礼物;在学校,每年教师节开展“我爱我师”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卡片、手工送给老师,或者给老师写一封信、做一份美食;在社区,开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者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做交通疏导员,为社区打扫卫生,为孤寡老人服务……这些实践活动就是一种体验式教育,从两个层面提升了学生的认知:一个是行为层面,学生在亲身行动中深刻理解了他人为自己付出的劳动与心血,产生为他人服务的主动行为;一个是心理层面,学生从心理上悦纳了他人的善意与关爱,生长出体贴、关爱他人的情感。这样以行促情,学生在情理交融中实现了感恩品质的真正内化与自我完善、提升。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道德情感,中学生正处于道德素养形成的重要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学只有深入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正向的心理认知,真正做到知恩于心,感恩于行,构建出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项福库,祝国超.感恩教育理论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范志英.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感恩道德与法治影响因素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