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超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04-08苏桂芹

系统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诊断率肿块恶性

苏桂芹

阜宁县中医院超声科,江苏盐城 224400

乳腺肿瘤疾病包括良性肿瘤(乳腺纤维瘤、乳腺结节肿等)和恶性肿瘤(浸润导管癌、黏液癌等)两大类,部分良、恶性乳腺肿瘤患者在临床症状上较为相似,难以区分,需借助影像学技术从形态学、病理学角度进行鉴别,若能在发病早期正确诊断,乳腺肿瘤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均能获得改善和提高[1-2]。 X 线摄影技术放射性强、分辨率不高、干扰项多,因此误诊、漏诊较多[3],彩超技术不仅能够清晰、准确定位病灶、立体、 直观地反映病灶的结构特点和回声信号特点,还能对肿块内部血管和血流情况进行分级评价,对于良恶性乳腺肿瘤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更高[4],为探讨彩超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该文对2018 年 1 月—2020 年 9 月于该院就诊的 44 例乳腺肿瘤患者的X 线片及彩超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诊治的乳腺肿瘤疾病患者44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 26~55 岁,平均 (41.2±4.5) 岁;病程 1~42个月,平均(9.2±2.7)个月;已婚 36 例、未婚及离异8 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因乳房压痛、胀痛、瘙痒及可触及肿块、硬块等症状就诊;②患者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和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肿瘤 (恶性14 例、 良性30 例);③患者在术前先后接受乳腺X 线钼靶、彩超检查;④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自愿签订研究同意书,且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②病理检查未能明确诊断或临床诊断结果未达成一致的患者;③检查缺项的患者;④妊娠期女性。

1.2 方法

1.2.1 乳腺钼靶X 线 应用M2011A 高频乳腺X 线钼靶机对患者胸部进行摄像,检查应尽量选择在月经后1 周进行,对于肿块较为明显的不受时间限制。 摄像图包括轴位片(头足位CC)、斜位片(MLO),患者应在指导下调整好体位,以便获取高质量影像资料。CC 位摄影时乳房应在中央位置, 摄片范围应包含胸大肌、内侧乳腺组织和部分腹壁组织,乳头在切线位。

1.2.2 彩色多普勒超声 采用 G60S 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 对该组患者乳房进行高频彩超检查。 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侧卧位,上举双臂,充分暴露双侧乳房,扫描探头频率5~10 Hz,自乳房外上向内下侧扫描,最后扫查乳晕,扫描角度包括纵切位、横切位和斜切位,应确保腋窝淋巴结、双侧乳腺实质组织及临近脂肪组织均纳入扫查范围,由影像科医师在扫查过程实时摄像,检查结束后通过阅片对患者乳腺肿块的大小、有无包膜、位置、边界、钙化情况、结构形态、内部回声、血流进行评估,并综合临床其他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良恶性乳腺肿瘤的一般影像学特点: 恶性肿块: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内部血流丰富、无包膜;良性肿块:肿块形态规则,边缘整齐光滑,内部回声均匀,多数无钙化征。

1.3 观察指标

良、恶性诊断率、总体诊断率、CDFI(血流分级)患者比率。 血流分级评价标准:根据彩超对病灶(肿块)内部及周边血管的影像,将CDFI 分为:0 级:肿块内无血流信号;I 级: 肿块内可见1~2 处点状血流信号,血管微少;II 级:肿块内可见1 条血管,血管清晰,横穿病灶,伴随 3~4 处点状血流;III 级:肿块内可见清晰血管条数≥2 条, 伴随4 处以上点状血流信号。若CDFI 评级为II~III 级,可判断为恶性肿瘤。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进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钼靶X 线、彩超检查结果比较

彩超对于乳腺肿的恶性诊断率、总体诊断率均高于钼靶 X 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率比较[n(%)]

2.2 良恶性血流分级(CDFI)比较

恶性 CDFI (血流分级)II 级患者占 42.9%,III 级占50.0%,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恶性患者、良性患者CDFI 比较[n(%)]

3 讨论

乳腺肿瘤是妇科高发疾病,可引起妇女乳房形态、生理心理改变。良性肿瘤是重要的乳腺癌前病变,若不能早期发现,很可能进展为恶性肿瘤,同样,恶性肿瘤若不能在早期鉴别,也会出现转移、进展为末期癌症,影响疗效、降低患者生存率,术前检查若出现误诊、漏诊情况,则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促使病情恶化。

手术病理检查是乳腺肿瘤良恶性诊断的金标准,但手术属于有创操作,风险高、伤害大、操作繁琐、耗时长,不适于乳腺肿瘤的术前筛查和鉴别[5]。 相对而言,影像学技术则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安全、速度快等优点,是乳腺肿瘤术前的主要检查手段[6]。相关研究报告提示[7],影像学技术能充分反映病灶的形态学特点,如恶性肿块一般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内部血流丰富、无包膜;良性肿块一般肿块形态规则,边缘整齐光滑,内部回声均匀,多数无钙化征。在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上也不逊于病理诊断。 目前,X 线摄影技术(钼靶 X 线)、彩超技术是乳腺疾病术前检查的常用手段, 钼靶X 线费用低廉对于良性肿瘤检出率高,但具有较强的放射性,也容易受到运动、体位、气泡因素干扰,对于早期恶性肿瘤和微小病变的诊断率不高[8];彩超技术除无放射性外,所得影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也高于传统X 线, 扫描更广,观察范围覆盖微小病灶,对于早期恶性肿瘤的诊断率高;除此之外,彩超还能提供肿瘤内部血流信号的参数,如血流阻力、血流分级等[9],这些都有助于为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因此诊断结果更为可靠。

该研究的结果显示:彩超对于乳腺肿瘤恶性的诊断准确率和总体诊断准确率(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85.7%,良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3.3%,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0.9%)显著优于钼靶X 线;②恶性组患者CDFI(血流分级)II 级、III 级患者比率也显著高于良性组。这是因为彩超技术不仅能准确反映良、恶性乳腺肿瘤病灶的结构形态学特点, 还能评估肿瘤血流状况,因此在乳腺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中更加可靠。这也与施春艳[10]关于对于乳腺肿瘤:彩超检出率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病理:65.0%;彩超:58.3%(χ2=4.216,P=0.058);乳腺恶性与良性肿瘤彩超血流信号特点分布(Z=4.266,P=0.000)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彩超技术不仅能准确反映良、恶性乳腺肿瘤病灶的结构形态学特点,还能评估肿瘤血流状况,在乳腺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中具有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诊断率肿块恶性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回声与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