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文关怀为依托的延续性护理在AVF 患者居家修养中的应用效果
2021-04-08黄亚萍
黄亚萍
宜兴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苏宜兴 214200
动静脉内瘘术为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主要是帮助患者建立血管通路以提供充足的血液,维持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命。 动静脉内瘘术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医疗费用低、安全以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已经成为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1]。有研究显示[2],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可直接影响患者的血液透析的质量。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居家修养,为促进患者更有效康复,改善其居家生活质量,应该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 传统护理以院内护理为主,对患者出院后的情况关心较少,大多数患者往往因为缺乏对动静脉内瘘的认知而出现影响康复效果。 延续性护理以人文关怀为主,将护理干预延伸至院外,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3]。 基于此,该研究选择2017 年1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60 例动静脉内瘘术患者,就以人文关怀为依托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患者居家修养中的效果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居家修养的60 例动静脉内瘘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红蓝双色分组方式分为参照组(30 例)和护理组(30 例)。 参照组中男性患者16 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龄最大 70 岁、最小 38 岁,平均(50.20±8.11)岁;病程在 3~13 年之间,平均病程(8.11±3.02)年。 护理组中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10 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 40 岁,平均(50.31±8.15)岁;病程在 4~14 年之间,平均病程(8.20±3.18)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以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动静脉内瘘术日常护理以及功能训练,出院后提醒患者定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护理人员通过床旁说教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主要包括饮食、体质量评估以及内瘘护理等。
护理组采取以人文关怀为依托的延续性护理:①成立专业的护理小组,小组成员主要由经验丰富的肾内科医生和护士组成,医生主要负责静脉内瘘术相关知识讲解,护士负责各项护理工作的实施,定期随访并监督患者饮食、心理以及功能训练等内容,确保居家护理干预能顺利实施。 实施前,护理小组的护士需要接受专业的知识训练,主要包括患者心理、护患沟通技巧以及内瘘日常护理。②将所有患者建立健康信息档案,主要包括患者个人资料以及临床资料。 ③健康咨询和指导。 居家修养初期,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内瘘监测、血糖血压控制、功能训练、内瘘日常护理以及正确用药。④微信管理。患者居家修养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微信信息推送工作。将患者和家属纳入微信群中,将个体健康状态评价、健康服务信息、健康行为干预、内瘘护理以及功能训练等分别发送至个人并互动,有效地进行护理指导。
1.3 观察指标
①自我管理能力评估:该院自制自我管理能力评估量表,主要内容包括疾病监测、并发症管理、用药情况和饮食管理等方面,每项评分为0~20 分,评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强[4]。 ②依从性:护理期间,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定期复查,并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务人员工作表示依从性优; 护理期间患者按时用药,定期复查,并配合护理工作表示依从性良;护理期间患者基本按照医嘱用药,基本按时复查,在一定程度上配合护理工作表示依从性可;不满足以上要求表示依从性差[5]。③不良反应情况: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出现内瘘闭塞、穿刺处渗血、皮下血肿以及内瘘震颤弱等不良反应的情况,计算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频数和百分比(%),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自我管理能力指标情况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疾病监测、并发症管理、用药情况和饮食管理等方面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护理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分]
组别参照组(n=30)护理组(n=30)t 值P 值疾病监测护理前 护理后并发症管理护理前 护理后用药情况护理前 护理后11.10±1.45 11.57±1.32 0.414 0.330 14.38±1.02 16.82±1.10 8.671<0.001 9.25±2.02 9.54±2.14 0.202 0.400 13.67±0.85 15.10±0.90 6.848<0.001 12.30±1.00 12.52±0.95 0.215 0.251 16.20±0.75 18.12±0.64 8.541<0.001饮食管理护理前 护理后11.50±1.64 11.71±1.35 0.345 0.410 16.54±0.81 18.62±0.66 8.615<0.001
2.2 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
居家休养期间,护理组患者的依从性优良率(优14 例、良 14 例)明显高于参照组(优 10 例、良 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参照组患者中,内瘘闭塞患者2 例、穿刺处渗血患者2 例、皮下血肿患者2 例、内瘘震颤弱患者1 例,总发生率为23.33%。 护理组患者中,出现内瘘闭塞患者1 例,总发生率为4.76%。 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P=0.023)。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开始重视全面且多层次的医疗服务。 过去人们更加关注疾病转归情况,但现在已经开始强调用药知识、心理咨询以及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等。动静脉内瘘术是血液透析患者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维持治疗的重要保障[6]。但研究显示[7],动静脉内瘘术患者居家休养期间,往往因为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另外,大多数患者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全面且专业的自我照护技巧,导致患者不仅受到病痛折磨,还易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增加心理负担,且降低了其生活质量。因此需给予居家修养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以上问题。 延续性护理是将专业的护理干预延伸至院外,人文关怀是一种人性化护理方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以人文关怀为依托的延续性护理为患者提供全面且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8]。
该研究选择60 例动静脉内瘘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患者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 且护理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93.34%明显高于参照组 90.00%(P<0.05)。 说明以人文关怀为依托的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依从性。该次护理过程首先需要成立护理小组,在将患者信息集中并输入系统,便于管理。再对患者进行人性化的健康教育、咨询和网络管理。 护理期间,主要强调医生、护士以及患者之间的关系,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知识教育和功能训练指导,通过微信平台定期推送相关信息, 同时将个体健康状态评价、健康服务信息、健康行为干预、内瘘护理以及功能训练等分别发送至个人并互动, 完成人性化指导工作。该护理模式能在患者出院后依旧为其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能增加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病情康复。 该研究显示护理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参照组23.33%(P<0.05)。说明该护理模式能降低居家修养的风险,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阳彩红[9]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这一研究结果与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以人文关怀为依托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患者居家修养中的优势明显,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能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