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器械在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1-04-02李明恒李冀寅于鑫大连市口腔医院辽宁大连11602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5期
关键词:生牙骨刀器械

李明恒 李冀寅 于鑫 大连市口腔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21)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微创器械在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1月~12月单颗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术患者100例随机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拔牙刀、超声骨刀等微创器械,对照组采用骨凿、牙挺配合敲击,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患者配合度、术后疼痛、肿胀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缩短,Frankl分值升高,术后疼痛、肿胀均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拔牙刀、超声骨刀等微创器械行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升患者配合度,减轻术后反应。

多生牙是一种牙齿数目异常,是指比正常牙列多的牙,常见于上颌前牙区,可单颗或多颗、萌出或埋伏于上颌骨内。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常导致恒牙萌出异常、邻牙牙根吸收、牙颌面畸形、正畸治疗失败,甚至可能引起颌骨囊肿及牙源性颌骨肿瘤。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因位置、形态变异较大,故拔除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均较大[1]。采用传统拔牙方法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患者配合度低。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手术时间、患者术中依从性及术后疼痛、肿胀程度,对微创器械在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9年1月~12月来本科室就诊需拔除单颗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无手术禁忌,患者本人及家属接受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操作由同一医生完成。

1.2 方法

术前对患者均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检查,进行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三维重建处理,确定埋伏多生牙的精确位置、各方向包绕骨质厚度以及与邻牙的相互关系以确定手术切口和手术方案。

采用阿替卡因行鼻腭神经阻滞麻醉加唇侧黏膜局部浸润麻醉,待麻醉显效后,常规消毒铺巾,按术前设计切口切开翻瓣,充分暴露术野。观察组使用超声骨刀骨工作尖在埋伏多生牙离骨面最近处按照其投影位置去骨开窗,充分显露多生牙后更换工作尖,在多生牙周围增隙,然后使用微创拔牙刀运用持续轻巧的楔力和轻微的旋转动作让工作端进入牙槽窝,切断牙周韧带、压缩牙槽骨,待牙齿松动后使用微创拔牙钳缓慢脱位拔除;对照组采用骨凿使用敲击法去除多生牙周围骨质,用骨凿结合牙挺敲击增隙,牙挺撬动后牙钳拔除。拔除后清理牙槽窝,生理盐水冲洗,于骨腔内置明胶海绵,对位缝合,压迫止血。术后给予预防感染用药3d,术后2d复诊观察疼痛、肿胀情况。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手术时间:从切开翻瓣到缝合结束为手术时间。

术中依从性评价:由医生根据患者术中配合度,采用Frankl治疗依从性量表进行评分:1分表示患者痛苦、拒绝配合;2分表示患者不情愿、不合作;3分表示患者冷淡、合作;4分表示患者享受、主动合作。

术后疼痛情况:患者根据术后的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进行主观评价,采用0~10的数字量化,0分表示无痛,数值越大表示疼痛越严重。

术后肿胀情况:术者检查患者术后2d肿胀情况并进行评分。0分表示无肿胀;1分表示轻度肿胀,肿胀局限于切口周围黏膜;2分表示中度肿胀,切口周围黏膜及前庭沟肿胀;3分表示重度肿胀,术区、前庭沟和上唇均有肿胀。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手术时间

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观察组[(17.57±4.29),(13.20±3.91)min,t=5.768,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Frankl依从性量表评分

对照组Frankl依从性量表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1.68±0.74),(2.96±0.80)分,t=-8.041,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术后VAS评分

对照组术后VA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5.18±1.44),(3.30±1.52)分,t=5.779,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术后肿胀评分

对照组术后肿胀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2.36±0.69),(1.28±0.76)分,t=7.296,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的提升,在日常口腔检查及诊疗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埋伏多生牙,其中以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最为多见,且儿童处于替牙期间的患者较多。部分埋伏多生牙危害较大,常影响乳、恒牙的正常替换导致恒牙萌出异常,可能出现邻牙牙根吸收,还可引发牙源性囊肿和肿瘤等疾病。故临床医生多建议发现以后及早拔除以消除病变及其不良影响。但此类牙因位置、形态变异较大,患者在门诊局麻手术中配合度较差,故拔除难度和手术风险均较大,因而实施治疗操作时要求更加安全、快速、高效、微创。

传统拔牙方法由于器械材质和设计的限制,经常需要用锤敲击辅助用力,强力敲击会使局麻患者产生恐惧,甚至导致牙科恐惧症,部分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小儿童无法配合致手术不能顺利完成,且传统牙铤主要利用杠杆力,过度使用杠杆力容易导致牙龈撕裂、牙根折断及牙槽骨折断等并发症。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微创治疗已成为当今医学进步的重要方向,本研究观察组中使用微创拔牙刀、超声骨刀等微创器械进行微创拔除上前牙区多生牙,避免了使用骨凿敲击去骨和增隙及牙挺对患牙进行撬动。微创拔牙刀使用特殊的钢材制造,工作刃薄而锋利,一般使用较轻的楔力配合轻微的旋转力即可以让刃端进入牙槽窝间隙,切断牙周韧带并压缩牙槽骨,使牙齿缓地的从牙槽窝向外移动,可避免锤敲击增隙,从而大大减轻患者的恐惧感。不同角度、宽度的刃端设计更加匹配不同位置和形态的牙齿,适用范围广。同时用力支点的降低且不使用杠杆力,可减少断根、邻牙损伤和牙槽骨折断的发生[2,3]。超声骨刀是基于压电效应而工作的,具有选择性切割功能,工作时对骨组织有切割效应,而对邻近的黏膜、牙龈、神经血管等软组织几乎没有损伤,挺高了微创性和安全性。超声骨刀产热少,工作温度低,且可采用温度较低的生理盐水降温,不会对组织尤其是骨组织产生热损伤,从而减轻术后反应。超声骨刀噪声及震动水平更低,舒适度好,可挺高患者的配合度,且超声骨刀工作尖配备齐全,有不同的角度和弯度,利于从各个方向去骨、增隙,在狭小的术区也能精确操作,与传统方法相比更为方便。超声具有空化作用,工作时产生的水雾可不断冲洗术区,同时具有止血作用,可为术者提供更加清晰的术野,从而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超声骨刀为自身独立的供水系统,术中冲洗用水为灭菌生理盐水,管道为一次性用品,刀头、操作手柄和导线都可以彻底消毒,更加符合手术的无菌原则,可减轻术后肿胀、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率[4,5]。

本研究使用微创拔牙刀、超声骨刀等微创器械微创拔除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结果显示能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配合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肿胀,临床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生牙骨刀器械
恒牙列多生牙CBCT 观测研究
超声骨刀与高速涡轮钻微创拔除下颌水平阻生智齿的疗效比较
超声骨刀联合高速涡轮钻分牙拔除复杂下颌阻生智齿的护理体会
超声骨刀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上颌正中4 颗多生牙1 例
锥形束CT在青少年多生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颌面外科手术中超声骨刀的应用
Ⅲ型牙本质发育不全(壳牙)伴多生牙1例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自制户外体育器械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