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教材,抓好几“点”落实素养

2021-03-19田燕陈晓梅

家长·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田燕 陈晓梅

【摘    要】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后天学习的成果,是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成果。本文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为例,探讨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立足教材;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初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5-0101-02

【Abstract】The core literacy of biology is the result of students' acquired learning, and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asic literacy of citizens. Therefore, the core literacy of biology is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that students will benefit for lif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 published by the 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textbook in actual teaching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 in biology.

【Keywords】Based on teaching materials; Core literacy of biology;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一、利用好教材,抓好“重难点”,形成良好生命观念

重难点是教材的主脉、教材编写的主流方向及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在教学时抓住重、难点是实现有效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生命观念的重要途径。

人教版生物教材四本书中的重难点分别有:

七年级上册有生态系统、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以及植物的一生等重难点。以“生态系统“为例,在生态系统的生物这部分教学中,要让学生从“系统”的角度认识不同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作用,从而在绿色植物、动物以及细菌、真菌之间建立关联,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系统”这个跨学科概念,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是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初步形成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念。

七年级下册有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反射、反射弧和激素调节等重难点。以“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为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概述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且通过该部分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一基本的生命观念。

八年级上册有动物的分类、动物的运动与行为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难点。以“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为例,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这个探究过程是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了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学生再结合日常生活中与腐烂现象相似的实例,认识到腐烂的根本原因正是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而通过物质与能量代谢实现自我更新是生命的本质特征。生命系统是开放的系统,需要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才能实现自我更新。通过学习,学生初步形成物质与能量观。

八年级下册有生殖和发育、遗传与变异、进化论以及传染病和免疫等重难点。以“生物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制生物进化树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教材中的生物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积极查阅资料,在寻找相关证据和信息后多次整理、修正和完善生物进化树。学生由此体验了生物进化的路径和历程,对生物进化的概念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促使学生形成进化与适应观。

二、利用好教材,抓好“生活点”,激发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理解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生物学科涉猎广泛,跟生活中的情感、饮食、卫生、健康、环保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生活点的学习,要让学生形成在具备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及技能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主动地参与相关社会问题的解决,主动宣传生命、安全、环保等意识,并将其付诸实践的社会责任素养。

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内化生命科学知识,同时还可得到美的享受和美学教育,不仅有利于生物学知识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对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还能教育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以“细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为例,很多食品如馒头、面包、泡菜、腐乳、酸奶、啤酒等都与细菌、真菌有关,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现象也与细菌、真菌有关,如发酵、发霉等。这些都涉及饮食与健康,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通過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对细菌、真菌选择性地利用,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可激发学生维护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感。又如以“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当地生态系统的调查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也可通过制作海报和倡议书等,主动向他人宣传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由此,让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激发社会责任感。

三、利用好教材,抓好“趣味点”,激活科学思维

中华五千年文脉相传,三千年诗韵悠悠,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中华好诗词,这正可以成为培养学生价值观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源泉。教材中的诗词、谚语很多,谚语比如有七年级上册的“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教学中将诗词巧妙结合和运用即可以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唤起学生珍惜美爱护环境的意识,也引起学生的深层思考,如种子萌发需要怎样的外界条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是什么关系,水是如何变化的,理由是什么,从而培养学生在一定的思维方向、充分的思维依据的基础上对现象和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初步形成归纳与概括思维、模型和建模思维。

四、利用好教材,抓好“探究点”,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探究点”包括教材中的科学史和显性实验。教材中经典的科学史有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细菌的发现及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等,当然还有其他科学史,如细胞的发现、显微镜的发明等。显性实验包括学生观察类实验及探究类实验。“探究点”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内涵和活力。要抓好“探究点”,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脑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动手的实践活动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变“菜谱式”的被动接受式的机械学习为“探索式”的积极主动式的探究学习。

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教师需引导学生先设计研究方案,再进行实验,最后基于实验结果进行推理并得出实验结论。在这一活动中,可以发展学生设置对照实验和控制单一变量的思想并掌握相应的设置方法,学生学会了运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完成探究活动,学生完整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也提升了科学探究的能力。

五、利用好教材,抓好“开放点”,提升科学解释和推理能力

所谓的“開放点”包括初高中衔接很紧密的知识点,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基因、DNA、染色体及三者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等。教材中“思考旁栏” “技能训练”也可以成为师生关注的“开放点”,如:婴儿为什么不能像正常年轻人一样控制排尿呢?观察兔和猫的头部,你有什么疑问吗?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并提出什么问题吗?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推理,要让学生尝试描述和解释。教学时多用善用这些教材中的素材并多做此类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科学解释、推理,乃至质疑和论证的能力。

六、结语

要切实落实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立足并精用教材是很重要的途径和手段,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不断钻研教材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并付诸日常教学中。如此,才能使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真正学会发现并解决真实情境中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变单纯的知识获取的表层学习为指向解决真实问题的深度学习,最终实现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成军.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研究[J].中国考试,2016(10).

[2]王华旺.立足中学生物新教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0(01).

(责编  吴  娟)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
浅议如何应用初中生物课后练习题提高课堂效率
SPOC平台下IPAD在初中生物混合学习中应用初探
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