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感受 用爱去行动
2021-03-19薛惠彬
薛惠彬
【摘 要】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踏上特教岗位六载。当我踏上特教教师讲台的那一刻起,就希望能做一名学生和家长心中的好老师。然而作为一线教师,特别是特教班的班主任,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家校合作……一大堆的琐碎事情有时真让自己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在与个别“刁钻”家长的沟通方面,那简直是“世纪难题”。
【关键词】特教;班主任管理;爱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5-0010-02
【Abstract】The years have passed, and in a blink of an eye I have been on a special education post for six years. From the moment I set foot on the podium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I hope to be a good teacher in the hearts of students and parents. However, as a front-line teacher, especially the head teacher of special education classes, student management, class management, home-school cooperation... a lot of trivial things sometimes really make you feel powerles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communication with individual "tricky" parents. That is simply "the problem of the century."
【Keywords】Special education; Head teacher management;Love
一、做好特教班主任工作,要学会换位和感谢
我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班主任交流会,并和同事一起交流带班经验。在交流会上,小教的同事常抱怨孩子一二年级时家长都很积极,什么事都主动和老师联系,高年级就不一样了,孩子各方面都不错的家长很主动,孩子问题比较多的几乎都躲着老师。我却纳闷:特教班的孩子残疾程度和类型不一,有的是智力发育迟缓或脑瘫的孩子,有的是言语发育迟缓的孩子,有的是不懂交往的“星儿”。他们不分优等生和学困生,可新来的家长都躲着老师,倒是老生的家长比较主动。这是为什么?是工作忙还是不知道该怎么配合老师,或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态度出了问题?
爱就是尊重、信任、理解和接纳。家校关系本质上是两种关系:消极意义上的契约关系和积极意义上的合作关系。不仅是教师,每个家长的教育观也是各不相同的,对学校、对教师的期待也不一样。其实,一个智慧的班主任应该要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多了解学生,爱学生,让每一个家长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孩子的热爱。可我却忽略了先了解家长不交流的真正原因:家长对特殊教育的认识不够,对孩子有着过高的期望,他们虽然把孩子送进了特教班,但内心其实是排斥的。只要我们换位思考,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骨肉,就会发现我们和99.99%的家长一样,希望听到孩子的亮点,哪怕是很糟糕的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对于每一个家长来说都是亮点,都是希望,都是未来。谁不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没有一位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被说是有问题的孩子,更没有一位家长心里愿意一下子承认自己的孩子是特殊儿童。找到“问题家长”的根源,我便开始思考:该怎样帮助家长重新树立正确的育儿观,让家长更愿意配合老师,更快接受自己的孩子是特殊儿童的事实,并相信孩子只要经过持之以恒的康复训练也会学有所成,进而达到家校合作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总结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行动:其一,换位思考,感谢家长。换位思考,不急于求成,感谢家长对孩子的悉心照顾,感谢他们在百忙中抽空辅导孩子;其二,善于表扬,关注心理。对家长和学生的要求降低,关注家长和学生心理;其三,传递正能量,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二、做好特教班主任工作,就要学会“刨根问底”
回顾自己带班岁月里的点点滴滴,其实都没离开过家校合作。那如何做好家校合作呢?“追根刨底”是个好方法。我们班上有一个自闭症孩子,记得我刚接班上课时,他几乎每一节课都在班级里手舞足蹈,哭哭啼啼,无法正常上课。课后和班主任了解到他刚上学时几乎是让家长用棍子赶进教室的。我寻找一次契机将这位孩子的妈妈留下,并和她做了一次深聊。孩子妈说他不爱读书的原因可能是五岁时去一所特殊教育培训机构寄宿,一周接回一次吓到了,孩子还总是说:“我要吃鸡屎。”慢慢地,家长自己也有点嫌弃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同龄儿,邻居也欺负他憨实,当时她忙着照顾襁褓中的二胎,没放心上。了解完孩子行为和情绪异常的来龙去脉,我不禁感慨这对母子的早期亲子关系怎会如此糟糕,这个孩子幼儿时期是承担了多大的心理负担才会如此紧张、焦虑!因此,要让孩子在心理上有稳定感,就必须让家长理解与接纳自己的孩子。于是,我从家庭的亲子关系、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两方面和家长梳理出问题行为的真正原因,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如建议家长尽量给孩子创建温馨和谐的环境,坚持每天上学时笑着跟孩子说:“爸爸妈妈爱你,好好上学,放学来接你。”放学时早点来接孩子,让孩子有安全感。至于纠正孩子不说“我要吃鸡屎”,我用了“鸚鹉学舌”和替代法,抓住每一次单独辅导他的机会,如写字、读儿歌、个训、运动等,一手牵着他的手,一手摆正他的脸,让他看着我,跟我说:“我爱读书。”家长可能经不起我的“穷追不舍”,从质疑到配合。大概半个学期的时间,这孩子在课堂中哭泣和碎碎念的现象逐渐少了,自三年级起到现在七年级,没再提起那句话,有时还会自己念叨“我爱读书”,笑脸也显得天真无邪,让我倍感欣慰。许多专家倾向于将儿童、青少年的情绪与行为障碍归咎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因为儿童的行为模式受家庭的影响很大,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心智成长。“追根刨底”这个方法的确有效地减少或避免了学生一些问题行为的发生,让我在班级管理和处理师生关系上游刃有余。
三、做好特教班主任工作,要做到“不吝啬”
特教班主任工作是做不完的,是烦琐的,在一线教学中,我一直在“研究”如何管理得“新”,如何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我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当班主任不吝啬对学生的赞美,不吝啬花时间与家长沟通,将惩戒变成了包容和引导,将学习变成了“师父”与“徒弟”的事情,将阅读变成了家长关心的事时,班级就充满生机活力。只要我们愿意用心去感受每一个与孩子接触的瞬间,就可以每时每刻享受学生的喜爱,享受一线教学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现在微信是最常用的通信工具,所有家长即使再忙也会抽时间来看看微信消息,因此通过微信、微信群开展沟通交流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渠道。我平时一般在班群里不仅发一些与学生相关的学校、班级的通知或批量性学生的成长照片,还照顾到家长的需求:照片私发。俗话说得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记得有一次活动课,我把一个孩子最认真搭积木时的那一刻拍下来传给家长,家长连发了三次感谢,还说了很多孩子在家的表现,最后发过来带着玫瑰的表情,她那一时刻可能感受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打开心扉和我就孩子在家和在校表现、心理问题等沟通了一个多小时,家校有效沟通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做好特教班主任工作,就要做一个有魅力的人
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和家长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成为一个班级“活”起来的表率。
自身方面,我不断地学习特教和班主任管理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严于律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学生面前情绪高昂、用语幽默、态度亲和,充满朝气,做学生的榜样。
學生方面,我对学生的养成习惯十分重视,制定班级公约、上课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下课后和学生一起运动、聊天,让他们对我有好感,信赖我。
家长方面,因为我的学生是特殊儿童,所以我平时对家长比对学生更加严格,每堂课的知识点都会通过钉钉请家长在晚上给孩子加以巩固,并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学生的作业提出要求,不允许上课无故早退、请假。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坚持学习,树立自身形象,在班级管理中始终坚持“以德为先、以爱为本、以理服人、大胆创新、善于总结”,在处理学生问题和家长问题时,做到倾听、善意、平等尊重,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尊敬,营造宽松和谐的魅力班级。
一线带班是苦的,也是甜的。教师无法选择学生和家长,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教育方式和沟通手段。虽然我所带的班级、所教的孩子不同于普通儿童,我的学生、家长多少存在着自卑心理,但我相信只要目光中有爱,不起眼的小草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只要我们心中有爱,这些被差点遗忘在角落里的星星也能在湛蓝的天空中绽放生命的光芒;只要我们用心去爱,用心去行动,婆婆妈妈的生活会日日精彩,融合爱与希望的教育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邹勇.智慧教学,用“爱”铸造一双隐形的翅膀,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2019.
[2]刘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编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