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协同视角下班级微信群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1-03-08印锦松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1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班级管理

印锦松

[摘要] 班级微信群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已经成为家校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更好地利用班级微信群,让它与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地打开微信群。本文从建立班级群“公约”,抓重放小、有的放矢、合理进行表扬与批评,全员参与微信群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家校协同;班级微信群;班级管理

随着微信平台的异军突起,我们已经正式进入“微时代”。班级微信群也随之悄然兴起,其快捷、方便的特点深受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欢迎,俨然成为目前家校联系的重要形式之一。我们借力微信平台,搭建多方教育力量沟通互动的桥梁,为班级创建一个无缝式的教育环境。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两面性,因为微信消息传播的群体性、即时性和可视性,用得好,事半功倍;用不好,会使得老师和家长都痛苦不堪。

一、建立班级群“公约”

班级微信群建立之后,老师可以在班级群里发布统一的通知要求、作业等,非常方便快捷。但是也会出现以下一些现象:有家长在班级群里发布一些个人喜欢的文章;有微商家长为自己的产品打广告;有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或朋友的孩子拉选票等。这些消息覆盖了老师发布的重要信息,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交流,导致很多家长把微信群的信息设置为“免打扰模式”,无法及时收到老师发布的信息。

面对该问题,在班级群建立时就应该制定群“公约”,禁止在群内发布与班级管理无关的信息(不发红包,不发布集赞、拉票、募捐等链接,不盲目攀比,不炫富);老师发布的信息,群成员应及时了解并配合老师完成。在制定“公约”时,班主任应多听取家长、老师的意见,以确保“公约”得到大多数家长的认同,这样才能让“公约”更好地实施和执行。“公约”制定出来,还需提醒家长相互督促、约束。如果有人违反,可以打电话或约谈,并在微信群里提醒全体家长引以为戒,强调班级微信群是公共场合,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请大家共同遵守班级微信群“公约”。

二、抓重放小、有的放矢

班级微信群的设立,轻松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更紧密,让家长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但是,随之也带来了问题,家长因为关心自己的孩子,总会有问不完的问题:今天的家庭作业是什么?明天要不要穿校服?下雨了,请老师告诉孩子不要自行回家,我们去接;昨天班级里某位同学和我家孩子打闹,把我家孩子身上打得有一块淤青了,请老师处理一下……而教师每天的教学任务本来就很重,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回复家长的诸多问题。

作为班主任,对于微信群中的诸多问题,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引导,我们可以抓重点、抓关键,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出现了学生受伤、家长之间有矛盾、家长和老师之间有矛盾或者家长投诉等,这时需要老师适当介入,私下与当事人电话联系或者当面沟通,加以处理,引领风向。当出现天气突变影响学生的出行,或者学生身体不适需要老师多加关心等问题时,老师也应加以关注并处理。

同时,班主任应向家长传达一个理念:老师和家长是互相合作的,班主任也不能时刻守在手机面前,一些小问题能够自行解决的,就由家长之间互相协调解决。这样既加深了家长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也解放了班主任,让班主任把主要精力投放在班级管理和班风建设上。

三、合理进行表扬与批评

人都有被肯定赞扬的需要,学生更是如此。所以有些老师喜欢在班级群内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比如考试前三名、听写单词全对的学生等。当遇到一些调皮或者学习不用心的学生时,部分老师会在群里公布这些学生的名单,甚至@这些同学的家长,请他督促好孩子。这样其实容易造成不良的攀比心理,好心办了坏事。

作为教师,必须清晰班级微信群的功能定位,以及教师和家长的角色定位。班级微信群的功能应该是学生成长、家校沟通的平台,教师和家长都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在微信群中表扬学生的时候,有时可以针对班集体或者某一个群体进行表扬,比如可以表扬某一小组出色完成任务,感谢家长对班级活动的支持等,这样既可以避免伤害部分敏感家长的心灵,同时也可以提升班级内部学生家长之间的团队凝聚力。至于批评,个人认为不仅孩子不喜欢听批评的话,大人也不喜欢将自己的缺点暴露在大众面前,所以对于批评,建议最好跟家长私聊,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既达到了请家长督促孩子的目的,也保护了大人和孩子的自尊心。

四、全员参与微信群管理

在很多班级微信群中,老师发布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情况,而家长们看完却没有回应;老师布置了任务,群成员在完成时效果却大打折扣;需要家长做一些配合时,却很少得到群成员的支持。这样的状态让老师和家长都很苦恼,久而久之,班级微信群的存在犹如鸡肋,用之乏味,弃之可惜,家校的合作就很难实现。

微信群作为家校联系的重要平台,也需要全员参与,通力合作。首先我们可以在微信群里分享教育理念,引发育人问题讨论,探讨家教方法。班主任可以借助家委会、群主等力量,让他们担任交流活动的组织者。請家委会成员收集家长们重点关注问题,有针对性地抛出问题,大家一起交流育人心得,还可以邀请专业老师解惑,进行专题讲座。

当然,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的微信群,也需要充分调动科任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科任教师在群中公布各类检测的总体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及时作出反馈,帮助孩子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指明此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对于个别成绩不理想学生的学业情况,要与家长进行一对一的沟通,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隐私,也能获得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和接纳;让学生轮流在群里用手写稿来发布教师当天布置的作业,进行书法大比拼,家长们作为裁判,评选出书写小能手以及进步最明显的学生。因此,要让班级微信群呈现出以班主任为主,教师、家长齐抓共管的局面,必须要真正“看见”彼此的存在,构建成长共同体。

微信群的正确打开方式还有若干种:可以借助微信群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行跨时空地有针对性地辅导,教师可以反馈出现的共性错误,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以将比较好的学习资源分享到微信群中,丰富家长和学生的见闻,家长也可以交流育人心得,互相促进;还可以借助微信群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进行朗诵大比武,大家互相评价、互相鼓励。在这样的氛围下,平时不太爱读书的学生也能参与这个活动中来,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拉近了家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微信群这种新的家校沟通工具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明确其定位,规范其使用的方法和内容,加强研究,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本文系扬州市教育学会“十三五”课题“积极教育视角下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yjhkykt07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国林.班级群让班级工作更顺手[J].教学与管理,2016(11).

[2]马学军.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途径[J].教育信息技术,2016(3).

[3]向红艳.利用微信群聊作为班级管理辅助工具的探索[J].教育,2015(11).

[4]吴志明.班级微信群的引导和管理[J].江西教育,2015(34).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班级管理
论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利用博客平台 强化班级管理
家校协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协同发展教学策略的探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