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背景下高校“三全育人”策略研究

2021-03-07黄晓丽谭秋浩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抗疫育人

黄晓丽,谭秋浩

(广东医科大学,广东 东莞 523808)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一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举国上下都投入这场战“疫”中。疫情对社会各行各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大中小学都延迟开学,学生居家隔离和学习。高校应抓住疫情下的育人契机,统筹谋划、科学布局,线上线下融合发力,探索“三全育人”实现策略,把“三全育人”理念贯彻到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和师生教育中来。

1 疫情防控驱动高校“三全育人”新格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三全育人”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重要导向和方法指引。疫情下,高校要立足国情,以问题为导向,牢牢把握“育人核心”,以疫情教育为突破口,抓住疫情下“三全育人”关键,把育人效果落到实处。

1.1 疫情防控驱动全员育人

疫情具有多次爆发、传染性和时空失衡特征,开展疫情防控需要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疫情背景下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更需要高校和家庭合力[1],高校利用线上视频、电话、微信等形式进行家访,对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精准摸排,重点关注特殊学生、疫情重点地区的学生,通过建档立卡,指导学生开展居家学习,构建家校协同抗“疫”的教育局面。同时高校内部也需全员参与,成立疫情防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校—院—班级”三级联合防控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等作用,准确了解和掌握每名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当前所在地信息,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1.2 疫情防控驱动全过程育人

在疫情防控中,各高校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纷纷探索适合疫情防控下的新型教学和教育工作,采用线下线上翻转、录播与直播结合、依托大学MOOC、智慧树、超星等线上教学平台,利用作业、研读、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推动疫情背景下教学和学习方式变革。授课前集体备课,全面摸排学生线上学习情况,提前沟通授课软件使用情况。授课中严格要求,增加师生互动,将教学内容与疫情教育结合起来,授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和改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风建设,通过学习打卡、在线调研、教学督导、互助答疑、学习经验分享等加强学风建设。

1.3 疫情防控驱动全方位育人

疫情期间也暴露了当前教育中的问题和不足,我们需要注重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应积极开展生命与健康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主题教育;围绕思想、学业、心理、健康、安全、生活等方面开展工作,强化对大学生的政治领导、思想引导、心理健康疏导、学业指导、安全教育,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各学科各课程之间需要协同发力,共同做好育人工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和社情,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同时学校有关部门协同推进,完善各项保障措施,保障教学质量。

2 着眼“五个立足”

2.1 立足于弘扬家国情怀

在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多次召开会议,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并多次深入抗疫一线指导工作;广大干部、医护人员、人民解放军、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是“最美逆行人”,他们无私无畏地履行岗位职责,捍卫人民生命,用行动传达他们的家国情怀。普通百姓通过宅在家里的方式,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战“疫”中正是许多像钟南山院士那样的英雄和每一位默默坚守岗位的普通职工,我们才有了战胜疫情最坚实的基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在历史上的每一个重要时刻,我们正是依靠这样的力量和精神,才战胜了一切困难。“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个人能否幸福安乐,与国家是否昌盛繁荣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家好,民族才能好[2]。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高校应该立足引导大学生爱国爱家,做一个心怀祖国、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而奋斗。

2.2 立足于坚持四个自信

疫情期间,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做出部署,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紧急行动、有序运转。正是这样的有力组织、科学应对,使得中国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抗疫的有力行动再次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好”。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懈奋斗的生动诠释,是中国共产党强大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巨大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的有力体现。战“疫”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巨大能量,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根本政治保障。在这场与时间持续赛跑的战“疫”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即使面临各种挑战和风险,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动摇过初心和使命。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成功。高校应在疫情防控战中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四个自信”。

2.3 立足于开展生命教育

疫情的肆虐让人痛心疾首,也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人类和其他物种同在一个地球上,是命运共同体,生命之间是共生共存的,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我们需要敬畏生命,对生命有仁爱之心,尊重自然法则,与自然生物和谐共处。如果人类随意破坏环境、杀死和食用野生动物,大自然也会惩罚人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战争中,我们经历太多的生离死别,每天被各种新冠肺炎疫情新闻包围着。在疫情面前,我们看到生命的坚韧和生命的脆弱,学会理解生命的意义。每一个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生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热爱。抗“疫”英雄用他们的行动和生命为我们筑起守护生命安全的防护墙,让我们懂得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不仅是活着,而是要体现生命的价值,我们需要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为国家和人类做出贡献。要教育学生懂得珍惜和敬畏生命,去实现生命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怀有感恩之心去热爱生命。

2.4 立足于培养责任与担当

疫情面前,无人能够置身事外,这是一场事关每一个人的战斗,我们感知人类的渺小,也感知每一个个体的伟大。在疫情中我们看到了无数抗疫英雄不顾安危,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奔向抗疫最前沿,年轻的“90后”“00后”也在抗疫征途中成长,他们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尽职尽责,经受了严峻考验。疫情照出了人性的美,也照出人性的恶,贩卖野生动物、食用野生动物、哄抬物价、生产假口罩大发国难财、辱骂殴打防疫人员不配合检查、故意隐瞒和感染他人,这些人的行为让我们不齿和谴责。社会和谐发展需要全社会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履行的职责。青年肩负保家卫国、传承使命的重任,责任让青年成长,给予他们力量去奋斗不息。高校需要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使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2.5 立足于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疫情期间高校主要依靠网上教学,网上教学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信息高度共享等优点,但也存在师生交互性差、对学生管理弱化等缺点,同时居家学习诱惑和干扰项太多,如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弱,在网上学习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玩手机、睡觉等行为,无法保障学习效果。居家学习模式是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好机会,学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认真上网课,是对自我负责的表现,也是一种对抗击疫情的支持。大学阶段是从学校到社会的重要衔接阶段,对学生个体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类型的学生自我管理范围和内容也有不同,但主要方面是自我发展的整体规划,包括纵向和横向管理目标。如拟定从大一到大四时间维度纵向的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拟定时间管理、知识管理、身心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生活管理等横向目标。通过充分调动个体主观能动性,有效进行自我资源整合,制定相应的奋斗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评估、激励、调整、督促。高校应了解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学生主动成为自我管理的强者。

3 抓好三个抓手,推进“三全育人”

3.1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高校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的同时要面向学生讲好抗疫故事,一是讲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组织抗疫的故事:各级政府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故事;火速修建医院的故事;企业日夜加班生产防护物资的故事。二是讲好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故事: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李兰娟等专家及团队在抗疫一线的故事;志愿者、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英勇奋战的故事;武汉及湖北人民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隔离的故事。三是讲好“90后”“00后”抗击疫情的故事:很多“90后”“00后”奋斗在抗疫情的第一线,他们与在校大学生年龄相近、成长环境相仿,他们用实际行动与责任担当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成了这场战“疫”中最温暖人心的力量。通过讲好抗疫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将爱国爱家转化为具体的爱国行动。

3.2 齐抓教书、管理、服务育人

教书、管理、服务育人是“三全育人”的落脚点,高校要利用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和全方位进行育人。一是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充分利用疫情中涌现出来的鲜活素材,利用这一特殊时期的社会背景、人、事、物等作为生动的德育教材,让思政课入心入脑。二是在课程思政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所有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一致,形成协同效应[3]。课程思政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需要传授正确的价值理念,需要在专业课和其他通识课程中深挖其中的育人资源、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深挖抗疫过程中的育人素材,使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体系。

同时高校学生工作应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提供全方位的学生支持服务,全体教职员工形成合力,提供高效的管理和服务,形成齐抓共管局面,使育人工作切实得到全面落实。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学生进行全面关注和个性化辅导。通过勤联系,了解学生疫情期间的现状;通过重宣传,做好防疫知识宣传和思想教育;通过多引导,引导学生做好疫情期间的自我管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做好纵向和横向目标管理和规划;通过多支持,做好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帮扶体系和就业考研等;通过多规划,做好疫情期间的线上线下学习和见习实习安排。

3.3 开拓实践育人,内化责任和担当

高校需要开拓实践育人,内化责任和担当。一是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学生可以加入各地民政和相关部门组织的志愿活动,可以在物资运送、防疫知识宣传、便民服务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彰显学生的爱心善意和责任担当。二是开展教学实践,在疫情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社区、村镇、企业等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明确使命担当[4]。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线上线下开展小组讨论、主题分享、实践感悟等活动,讨论疫情下我国经济、政治、民生等领域发生的变化,明确当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三是从自我做起,做好防疫的每个细节,提高自我保护和防疫的责任,用自己的微薄力量与疫情做斗争,宣传防控新冠肺炎的科普知识,提高群众疫情防控意识。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抗疫育人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画”说抗疫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