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2021-02-21陈俊杰张华
陈俊杰 张华
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50例,随机分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和观察C组,A组口服孟鲁斯特治疗,B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C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口服孟鲁斯特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的咳嗽积分、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EOS)及FeNO..结果:三组治疗后咳嗽积分、外周血嗜酸性细胞计数(EOS)及FeNO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3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嗜酸细胞计数及FeNO,观察组低于单药治疗组。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孟鲁斯特治疗CVA的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布地奈德;咳嗽变异性哮喘;呼出一氧化氮;嗜酸性粒细胞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的特殊类型的哮喘。常发生在夜间和凌晨,多为刺激性的干咳,持续时间超过 8 周,在中国占慢性咳嗽的34%[1],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孟鲁司特钠是新型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布地奈德属于第二代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有效缓解平滑肌痉挛,减轻气道炎症,控制气道高反应性。本研究对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50例CVA患者分别采用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及二者联合治疗的方案,并对比分析临床效果,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成人CVA150例,其中男70,女80。患者及家属签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化数字表分成A、B、C组各50人。三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2020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中有关于CVA的诊断标准:不明原因咳嗽8周以上,夜间显著;支气管舒张试验标准阳性;排除标准:年龄小于10岁;肝肾功能异常;其他慢性咳嗽疾病;药物过敏;急性感染者。
1.3方法 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常规测定血常规、肺功能及FeNO。确诊后给予A组: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 2mg bid。 B组:口服 孟鲁司特钠 10mg qd。C组: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 2mg bid 同时 孟鲁司特钠10mdg qd 。治疗2周后复查血常规及FeNO。
1.4观察指标
根据咳嗽症状积分进行评分。标准【3】日间咳嗽症状积分:无咳嗽为0分;偶有咳嗽1分;频繁咳嗽轻度影响活动2分,频繁剧烈咳嗽,严重影响生活3分;夜间评分:无咳嗽为0分;偶有咳嗽或入睡时短暂咳嗽,不影响睡眠1分;咳嗽轻度影响睡眠2分;频繁剧烈咳嗽,严重影响睡眠3分。另外还包括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及FeNO值。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各组数据用计量资料 x ± s 表示;同一指标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各组间同一指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EOS及FeNO值较同组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C组低于A组和B组,A组低于B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CVA 是由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气道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以持续 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严重者有可能在几年内演变为典型哮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4]。所以早期诊断与治疗对CVA的预后至关重要[5]。CVA发病机制复杂,白三烯是哮喘发生发展的关节介质之一,嗜酸性细胞是哮喘气道炎症反应的关键效应细胞。近年来呼出一氧化氮作为一种无创、简单、重复性高的炎症标志物广泛用于临床,在CVA的诊断及治疗中有重大意义[6],FeNO作为实验室指标,其水平高低与患者病情发展、预后具有密切联系[7].
孟鲁司特及布地奈德可以有效的减轻CVA的症状。布地奈德属于第二代非卤化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与气道受体结合而产生强大的抗炎作用,对嗜酸粒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8]。孟鲁司特系新型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抑制支气管痉挛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有效阻止半胱氨酸白三烯和受体结合,抑制其生物学特性,从而减轻炎症,缓解平滑肌痉挛,改善气道高反应性[9],减轻咳嗽症状。本研究结果表明孟鲁司特钠及布地奈德均可以有效减轻咳嗽变异哮喘症状,降低外周血嗜酸性細胞计数及FeNO水平,且降低气道炎症水平。单药治疗对比,布地奈德组症状积分、外周血嗜酸性细胞计数及FeNO水平低于孟鲁司特钠组,而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联合后,其效果明显优于单药治疗组。综上所述,临床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可明显降低嗜酸细胞计数及FeNO,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忠英.孟鲁斯特钠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4),77-7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J].2020,43(12):1023-1048.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J].2016,39(5):32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