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课堂情境,点燃学生激情

2021-01-22郑利达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郑利达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与推进,如何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淅渐成了教育工作者研讨的重点内容,教师需要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学科的内容有定的学习难度,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出现畏难情绪.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高效课堂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叛逆的行为特点,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情境体验,使学生在趣味性的牵引下,主动地去探究数学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

情境教学法的突出优势在于,它将学生放到了第一位,所有情境的创设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情境课堂的学习中,会主动地去接受数学知识,积极探索思考数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情境的创设,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情境学习中.另外,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数学教学偏重于理性的逻辑推理,给人以生硬、刻板的印象.其实数学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趣味性元素与情感因素,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就可以使学生实现思维与情感的综合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误区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大多数初中数学教师都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出了些改变,选用了极具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受经验、理念等方面的影响,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1.注重形式,忽视了情境教学的实际效用

会有部分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无法发挥该教学方式的积极效用,甚至阻碍了课堂教学的进度.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只意识到创设情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對其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探究等方面的内容却没有涉及,是难以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

2.脱离实际,情境创设与教学内容不符合

初中数学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由所处环境着手来为学生构建学习情境.而有部分教师在构建教学情境时,却脱离了生活实际,只是单纯为了教学需要来创设情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创设的情境多为失真的,其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好.

构建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策略

1.构建质疑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质疑情境的构建一般是在课堂的导人环节,在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就以问题陷阱”的方式,使学生由疑问到思考、由思考到明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开展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方”一部分内容时,在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分发厚度为

0.1毫米的彩纸,要求学生将彩纸进行对折,并将每次折叠后彩纸的厚度记录下来.学生在研究实践中发现:彩纸的厚度是在成倍地增加.紧接着,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来促进学生对乘方的理解.问题如下:在理想的情况下,彩纸若是可以对折20次,那折叠出来的厚度是多少?如果一层楼高3米,那彩纸被对折25次会有20层楼高吗?若一座山高8000米,将彩纸折叠30次会有10个山峰的高度吗?折多少次的长度与地球的直径是一样的呢?这样大胆的问题情境,会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振奋,进而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去.

2.构建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悟数学

数学作为数字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同样如此.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元素,教师在构建课堂教学情境时,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这样的方式可以在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关系的同时促进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与消化.

例如,在讲学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概率初步”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彩票”着手,围绕问题“彩票中奖概率”,组织学生开展概率的相关学习.具体组织方式如下.每个学生可以从0-9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字,对数字的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并让一名学生操作电脑进行“抽奖”,即用电脑随机生成一个7位数码,并公布获奖号码.在公布号码之后,教师可对学生的中奖情况进行统计,使学生粗略地计算自己的中奖概率.在此生活情境体验中,学生感受到了中奖的不易,其中奖概率是非常之低的.另外,教师可以从天气情况着手,引导学生来估算当地在本月的降水次数,通过对往年降水次数、频率等方面数据的分析,学生就可计算出本地当月降水的概率.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激发,他们也会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概率的方法与技巧.

3.构建游戏情境,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

学生在游戏中的学习效果要比纯粹的理论讲解强得多.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应着重观察学生喜欢什么种类的游戏活动,并将之加以优化,融入数学教学中.构建游戏情境,可以唤醒学生对数学探究的感悟,寓教于乐,达到在游戏中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开展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与三角形全等”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着手,组织学生开展“全等条件”的竞赛游戏,在点燃学生探究热情的同时,使学生掌握角形全等的条件.在游戏的设置上,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看图找全等.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几幅三角形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提示来找出全等三角形.第二,从全等看条件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几组三角形全等的推导过程,要求学生快速说出其依照的原则:角边角、角角边、边角边.在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做好铺垫.有部分学生会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时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依据边角边,推导出了两个三角形全等,但却得到了错误的答案.是因为学生在证明“边角边”时,所算中的角并不是两条边的夹角,其结果自然也是不对的.也有部分学生在运用全等条件时胡编乱造,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在游戏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为高涨,自然也会快速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4.构建合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鼓励小组成员互相学习,为学生构建合作学习的情境,以提高学生的自主解析能力例如,在讲解初中数学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将班里的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向学生明确几点:本节课的学习方式以小组合作为主,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会为每个小组布置任务,只有组内的每个成员都答对问题,才可以获得胜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得出整式运算的规则,在完成加括号、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运算时,会又快又准.班里的小李说道:“我们在进行计算时,遇到括号要按照去括号的法则去括号,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来,只有这样才不会出错.”整式的运算并不难,但是有许多学生会在看到整式运算之后,便产生了畏惧心理,这并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5.构建故事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对于学生来说,单纯的数学理论教学难免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时也容易出现走神的现象.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从数学小故事着手,将趣味的故事情节融入数学学习中.

例如,在开展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圆”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我国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家的高贵品质.故事内容如下: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人物,其在数学、天文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我们今天重点要说的就是祖冲之与圆周率之间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圆周率用符号π来表示,它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数字.而祖冲之却凭借自己的数学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对后世有着积极的贡献.教师将数学故事融入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枯燥的数学学习增添了几许趣味的色彩,学生想要探究数学知识的愿望就会愈发强烈,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

总的来说,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是较为复杂的,初中生在学习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容易产生挫败感,甚至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抱有轻松、愉悦的心态,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所以说,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视对情境教学方式的运用,将其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有效发挥出来,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