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教融合”机制下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问题与建议
——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国际贸易”赛项为例
2021-01-14赵旭卉
赵旭卉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1002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赛项始于2017年,是以服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目标,以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核心,以国际贸易最新业态发展为驱动,瞄准世界高水平的国际贸易行业技能竞赛。竞赛内容分为外贸业务能力B2B模块、外贸跟单能力模块、外贸业务能力B2C模块、外贸英语沟通能力模块四项内容(2019-2021年江苏省赛竞赛内容),涉及B2B跨境电商业务全流程,从交易磋商、出口业务预算及进口业务核算、业务函电沟通、进出口合同缮制、合同审核、单据缮制、B2C跨境电商平台产品推广、产品开发、运费模板设置、数据挖掘与分析、引流营销、客户服务、平台规则、物流采购及商务英语沟通能力[1]。江苏省自2017年国赛首次举行就组织了“互联网+国际贸易”赛项相应省赛,之后省赛参赛队伍逐渐扩大。2021年,这一赛项的省赛参赛队伍共有47支。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信院)于2018年首次组织学生参赛,2019年至2021年本人作为指导教师之一,指导学生参加了这一赛项,见证了江苏省赛日渐成熟,比赛日趋激烈的过程。
总体而言,互联网+国际贸易赛项对于高职院校国贸类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互联网+国际贸易赛项对于高职国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促进作用
(一)以大赛为契机,南信院数字商务学院采购了世格公司的pocib(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软件并在日常教学中广泛应用。在国贸相关的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互联网贸易实务综合实训》中进行深度融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岗位对应的专业能力,且软件具有竞争性的特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锻炼学生专业能力为目标,分院每年11或12月主办面对全校学生的技能竞赛月活动,每个学生均可以报名,并要求相关专业的学生参加。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学生在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又对国际贸易及跨境电商的业务流程进行了全面复习,进一步巩固了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除技能大赛之外,分院还于春秋两季组织学生参加由世格公司主办的行业竞赛。行业竞赛要求每队10人,因此参加行业大赛扩大了学生利用pocib软件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参与面。对比之前,pocib软件的应用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应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互联网+国际贸易赛项学生专业技能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大赛中发挥出团队的最佳状态,需要有一套完善的选拔培训体系来支撑,仅靠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努力,虽然可能取得好成绩,但是无法稳定和长久。在三年的参赛历程中,团队先后遇到了以下问题:
(一)学生选拔问题
比赛最终比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所以选拔恰当的学生参赛是非常关键的。选拔出的学生需要具备头脑灵活、专业基础扎实、电脑操作速度快,更重要的是要勤奋,进取心强,主动性强,如果学生本身参赛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会给备赛训练过程带来很多问题。
(二)训练保障问题
江苏省赛除了2020年因疫情推迟到九月进行,19年及21年均在3、4月初进行。由于中间间隔了寒假,因此往往从12月开始,学生需要进行全天训练。这时就面临学生训练与上课以及期末考试之间的矛盾。选拔出来参加比赛的学生往往是平时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以及各类奖项者,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保障,学生往往不愿意牺牲期末考试来参加备赛训练,如此打击了学生的参赛积极性。
(三)训练成绩瓶颈突破问题
江苏省赛及国赛的比赛规则是类似的,B2B的比赛进出口交易的上限均为16笔,(8笔进口8笔出口),在训练的初期阶段,训练的重点通常会放在提高交易速度,增加交易笔数方面。如果进展顺利,在训练中后期好的学生基本上能达到交易上限16笔左右,这时会发现尽管交易笔数达到了上限,但系统评分可能并不高,进入了一个成绩瓶颈阶段[2]。
(四)学生激励问题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解决学生的参赛动力问题。如果没有学校的相关激励政策,仅凭师生感情及荣誉感,说服学生参加比赛,停课投入每天十小时,长达几个月的大强度训练,且不确定能否获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也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在2020年的备赛过程中我们团队就有两名学生坚持退赛,对备赛造成很大影响。
三、解决互联网+国际贸易赛项学生培养问题的建议
(一)举办相关专业学生全覆盖的校内竞赛选拔选手
无论是从备赛的角度,还是从以赛促学角度出发,选手由指导教师自行挑选都不是最佳选择。比赛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参赛激发大部分学生对于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兴趣[3]。
举办面向全校学生,并由相关专业全体学生参加的校内技能竞赛,一方面可以全方面地锻炼学生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借此考察、选拔参赛选手,避免由于指导教师自身的认识局限遗漏优秀学生,学生通过竞争获得参赛机会,在之后的训练过程中也会更加珍惜,训练更加投入。
南信院国贸赛项的选手选拔,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未能开展校内选拔赛,而同样参加技能大赛的电子商务技能赛项,则开展了校内电商技能竞赛,并有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从中选拔出的选手参加省赛,相较之下,电商的选手的综合素质确实比国贸比赛的选手好很多,比赛结果也反映出这一点。
(二)在选拔学生时要注意同时选拔备选人员,组成一队、二队同时备赛
南信院互联网+国际贸易赛项近三年由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参加,国商专业学生具有00后共同的特点:个性突出,思维活跃,同时也有意志薄弱,遇到困难容易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这些意志品质方面的不足,并不容易很快就发现,但对于大赛是致命的问题。
在2020年备赛时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由于突发新冠疫情,原定于2020年2月底举行的江苏省赛预计推迟到9月进行,团队的四名队员中有两名同学在6月底放暑假前申请退赛,指导教师劝说也无济于事。由于当时选拔时只选拔了四名队员,没有后备人选,后面虽然临时选学生替补参赛,但成绩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选拔选手时建议人数超过参赛人数,最好能组成一队、二队等,一方面可以在训练过程中观察同学的比赛技巧、操作速度、英语基础,特别是训练态度,对比赛的投入程度,团队合作精神,临近赛前再最后确定参赛选手。
在备赛过程中与其他院校交流得知,大赛成绩突出的队伍参加训练的队员数量都超过比赛人数,这样可以在备赛队员中形成竞争机制,利于提高训练质量。
(三)从学校层面保障学生全力投入训练
鉴于目前互联网+国际贸易江苏省赛竞争的激烈程度,要想在比赛中有突出表现,备赛队员必须要全力投入,进行大强度、高密度的针对性训练。因此,在备赛的关键阶段,如赛前两到三个月,建议进行全天训练。
全天训练后肯定会影响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甚至奖学金评比。而成绩及奖学金评选又是学生非常重视的,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进行保障,学生们很难安心训练。这就需要学校设立机制来帮助学生解决后顾之忧。
南信院2021年规定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可以免考当学期所修全部课程,课程成绩按照国赛一等奖95分、二等奖92分、三等奖90分,省赛一等奖90分、二等奖87分、三等奖85分予以认定。若学生正常参加课程考核,实际考核成绩与认定成绩按就高原则计,这样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参赛顾虑。
(四)读熟读透竞赛章程,透彻把握系统评分标准,突破成绩瓶颈
训练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成绩瓶颈问题。学生碰到的问题是即使我们的交易笔数能够达到上限16笔,但B2B的系统得分总是在90分之下徘徊,而优秀选手同样的笔数系统分数可高达94,95分。这4-5分的分差似乎无法跨越。
出现问题后,团队进行仔细分析,得出分差应该源于每一笔交易的交易质量上,例如每笔的利润率不高,进出口预算不够精准,交易磋商如交易函电规范性方面,以及交易履行的细节方面。于是团队一起仔细分析竞赛章程,特别是评分标准的部分,把每一个得分点都研究透彻,明白每一个小分是怎么给的,在训练中把每一个小分拿到手。
利润率的问题因为是与交易对方磋商的结果,而每一笔交易对方的性格、交易需求、谈判风格都是不一样的,不确定性较大,需要学生自己在练习中逐渐积累磋商技巧。
进出口预算准确率方面,我们团队在每次训练结束后都进行复盘,根据自己的预算表与正确的预算表的差异,分析错误原因,并要求学生将每一次的错误原因记到笔记本上,对于屡次出现的错误要特别标明,在练习时予以特别注意。
而对于我们团队自己能把握的部分,我们要求学生应拿尽拿。
例如,在江苏省赛B2B评分标准“业务推广(5分)”的“采购直达”中关于采购需求的内容,规定为“主要考察填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此项得分取所有采购需求的平均分”,分数为0.8分,之前学生们为了追求交易速度,对采购需求的撰写相当随意,只要完成就行,而我们对比了pocib平台上优秀企业的采购需求的内容,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距,在后面的训练中要求学生提高采购需求的撰写质量。
诸如此类的小细节,都逐一研究、发现、针对性训练,逐渐靠近评分标准。在临近比赛阶段,学生基本上能做到该拿的分都能拿到手。
(五)对参赛及获奖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及政策倾斜
2021年,江苏省出台政策,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的选手可以免试直升本科,这个政策对高职学生很有吸引力。此外,南信院也出台了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的规定,除给予相应奖金奖励外,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可以免修当学期所修全部课程,成绩按大赛获奖成绩予以换算。学生竞赛获奖情况作为其评定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专转本自主招生推荐等的重要参考,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获奖学生根据获奖等次可以认定相应学分,用以替换必修课或选修课学分,免修相应课程,课程成绩认定为优秀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激发学生的比赛动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六) 加强院校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
互联网+国贸大赛的备赛也为各高职院校,以及各院校的学生之间的交流构建了很好的平台,备赛过程中会有院校建立交流群,大家在平时备赛时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在群内发问、交流,往往较短时间就能够得到解决。另外也扩大了指导教师的交流圈子,大家可以与省内外的教师同行进行交流,探讨,除了备赛,还会交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方面的问题,对于各校的教学与教研都有帮助。学生备赛期间也会认识新的朋友,扩大自己的交友圈。
(七)指导教师需组成教师团队,并将指导经验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由于互联网+国际贸易比赛的模块多,考核的环节多样,综合性强,因此对于初次接触大赛的指导教师来说,需要不断积累指导经验,在一次次的备赛训练中总结经验教训,对大赛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入。
另一方面,指导大赛对于指导教师需要时间、精力投入,为了在比赛中有出色的表现,甚至要有长达半年的培训时间。在备赛期间,指导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行政、专业建设工作之外,可能要把剩下的全部时间都用于训练,甚至需要牺牲双休日及假期,若连续多年指导比赛,会有很严重的疲劳感。因此,建议针对比赛设立一个四到六人的指导教师团队,大家利用各自所长贡献给团队,这样既可以避免指导教师过于疲劳的问题,也可以避免指导经验无法传承的问题。指导教师团队还可借机组织成为教学改革团队,对于在指导参赛中的好的方法和教改思路运用到之后的教学实践中。
总之,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国际贸易”赛项对于高职院校国贸类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在提升学生的团队协同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尽责抗压能力及专业岗位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