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参苓山蛸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效果

2021-01-08李小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1期
关键词:参苓浅表性胃炎

李小芳

(沭阳县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江苏 沭阳)

0 引言

本研究就脾胃虚弱型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应用参苓山蛸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50 例脾胃虚弱型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5 例,对照组25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每日给予患者阿莫西林(联邦阿莫仙阿莫西林胶囊0.25 g×24 粒国药准字H44021351)进行口服,每次药品剂量为1.0 g,每日口服2 次。给予患者奥美拉唑(立卫克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28 粒×10 件国药准字H20056577)20 mg/ 次,每日口服2 次。给予患者0.5 g/次克拉霉素普通片(京新 克拉霉素片0.25 g×6 片/盒,国药准字H20065652),每日给药2 次。

观察组则采用参苓山蛸汤治疗。药方组成如下:15 g 川楝子、15 g 砂仁、15 g 白术、20 g 薏苡、20 g 党参、10 g 茯苓、6 g 甘草、20 g 山药及10 g 陈皮。药方随症加减,若患者存在严重的腹胀情况,则再在药方中添加6 g 的木香、若患者为严重痞满情况,则添加6 g 焦山楂,若患者存在严重的四肢冰凉的情况,则添加6 g 干姜。将药方采用600 mL 的清水进行水煎,取汁150 mL,嘱咐患者于饭前服用,每日分为3 次用药。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患者治疗干预后,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超过90%的降低为显效;以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超过60%的降低为有效;以患者症状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对比数据用SPSS 18.0 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n(%)]

2.2 症状改善时间

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s, h)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s, h)

组别 例数 嗳气 腹胀 反酸 胃痛观察组 25 7.03±1.09 7.11±1.32 6.42±1.01 6.27±1.13对照组 25 8.94±2.15 9.03±2.57 8.26±2.19 8.92±2.46 t 3.962 3.323 3.815 4.895 P 0.000 0.002 0.000 0.000

2.3 中医证候积分

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s, 分)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s, 分)

组别 例数 食欲不振 胃痛 恶心呕吐 舌苔舌质观察组 25 0.37±0.03 0.41±0.07 0.39±0.03 0.35±0.06对照组 25 1.76±0.26 1.82±0.41 1.92±0.43 1.91±0.45 t 26.555 16.950 17.748 17.966 P 0.000 0.000 0.000 0.000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在中医中,被辨证认为属于“胃痞”“胃胀”“胃脘痛”等范畴内,通过辨证分型,将浅表性胃炎划分为胃阴不足、脾虚气滞、肝胃湿热、脾胃虚弱等类型[1-3]。患者的个人饮食习惯、个人体质以及情绪变化等与患者的发病有关[4-5]。临床上,应将和中消痞、益气健脾、养阴清热以及理气燥湿等为主。经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在脾胃虚弱型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参苓山蛸汤,临床应用效果显著[6-7]。在参苓山蛸汤中,陈皮、砂仁消滞健脾,白术、党参及茯苓益气健脾,川楝子行气疏肝,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同用,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起到有效的疏肝健脾胃的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症状改善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所述,在脾胃虚弱型浅表性胃炎临床治疗中,应用参苓山蛸汤,能有效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较常规西药治疗方式下,该种治疗方式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主要就针对患者的脾胃虚弱开展对症的治疗。在参苓山蛸汤的作用下,患者的症状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参苓浅表性胃炎
参苓白术散在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运用中的研究进展※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联用建中和胃汤与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价值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治疗
“四问”慢性胃炎
历代医家对参苓白术散的论述
奥美拉唑合多潘立酮治疗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