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苓白术散在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运用中的研究进展※

2022-11-21尧梅香王诚远黄东秦巧莉朱晓娟王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17期
关键词:胃炎有效率脾胃

尧梅香王诚远黄东秦巧莉朱晓娟王 驰

(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西 九江 332020)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要是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桔梗、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和甘草等中药组成,除白术外,其余药材均为药食两用之品。参苓白术散组方精良,益气健脾和渗湿止泻功效显著,是治疗肺脾两虚类疾病的常用方剂,在单独或辅助药物使用时功效突出。中医认为脾属土,肺属金,参苓白术散是培土生金的典型方剂,脾主消化,肺主呼吸,所以参苓白术散常用于治疗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1]。为进一步总结参苓白术散的临床运用,笔者查阅近10年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我司在食疗运用方面的实践摸索,对其在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运用进行综述。

1 参苓白术散的现代药理研究

参苓白术散具有补脾益肺、渗湿止泻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参苓白术散可能是通过调节胃动素、生长抑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等水平,以改善脾虚泄泻型动物的消化吸收功能[2]。参苓白术散的止泻功效可能与降低血浆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改善小肠黏膜损伤和降低其通透性有关[3]。

参苓白术散可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力,在提高抗炎因子水平及降低促炎因子水平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高玲玲等[4]实验发现,参苓白术散能抑制鼠伤寒沙门菌,主要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并且能增强特异性T细胞的杀伤力。研究发现,参苓白术散能提高脾重/胸腺重指数,提高红细胞免疫黏附力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改善小鼠的机体免疫力[5]。石杨等[6]研究认为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泄泻的机制可能与增强小鼠免疫功能和修复肠黏膜损伤有关。研究发现,参苓白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通过提高脾脏/胸腺指数,从而提高大鼠的免疫功能[7]。参苓白术散还能减轻大鼠气道炎症,降低促炎因子水平,提高抗炎因子水平[8]。研究发现,参苓白术散能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调节免疫因子水平,增强NK细胞杀伤力,增加CD+4细胞数量,升高CD+4/CD+8值,恢复机体紊乱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灭能力[9]。以上药理研究结果显示,参苓白术散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功能,调控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脾胃虚弱、便溏等症状,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2 参苓白术散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参苓白术散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等症状。综合文献发现,参苓白术散在消化系统疾病中主要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和辅助治疗消化道肿瘤等。

2.1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无“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名,其临床表现与中医“胃脘痛”“痞满”等病证表现相似,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包括胃灼热、餐后易饱和反酸等。目前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Hp)感染、精神、饮食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相关。中医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脾胃气虚,运化失职,饮食不化,阻滞气机所致,治疗宜益气健脾、行气导滞[10]。孙荣[10]采用西沙比利片与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患者,结果显示治疗组(西沙比利片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总有效率为90.3%,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明显,与对照组(西沙比利片治疗)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效果优于单用西沙比利片治疗。刘春菇等[11]在采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胃亏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结果显示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参苓白术散可以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症状,其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2.2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非萎缩性和萎缩性两种,属于中医“胃脘痛”“胃痞”“痞胀”“嘈杂”等范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主要与劳倦、饮食和情志等因素相关。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较严重的慢性胃炎,若未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有癌变的风险,其发病主要与自身免疫、饮食、Hp感染和酗酒等因素相关。西医通常采用三联疗法治疗,通过消除炎症、抑制胃酸分泌、促胃动力达到治愈效果,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12]。在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健脾养胃法治疗该病效果显著[13]。李成菊[14]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结果发现患者呕吐、反酸等症状减轻或消失,胃病灶消失率≥30%的总缓解率为97.87%。郑岳花[15]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病灶消失率及Hp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中医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许敏芳等[16]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能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上结果表明,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2.3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为主,属于中医“泄泻”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外邪等,致脾胃虚弱,脾失健运,气机失调,从而导致泄泻。泄泻的发生与脾胃虚弱密切相关,即“脾虚致泻”,应采用以参苓白术散为主的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类中药进行治疗[17]。赵玉洁等[18]采用口服匹维溴铵和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可能机制是降低血清脑-肠轴水平,改善直肠功能。叶盼燕等[19]采用黛力新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肝郁型肠易激综合征,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任哲等[20]认为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不仅能重塑肠道微环境,还能降低促炎因子水平,提高抗炎因子水平。赖金枚[21]研究发现,参苓白术散能显著降低患者抗炎因子水平,可能是通过改变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和比例,调节细胞免疫途径,从而治疗疾病。以上结果表明,参苓白术散能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免疫因子水平,治疗疾病安全有效。

2.4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性脓血便等,其病因并不清楚。中医认为该病多为脾胃虚弱,外邪入侵,湿热蕴结,情志失调诱发,病在大肠,脏腑功能失调,宜采用健脾除湿、调和气血法治疗。张爱清[22]在美沙拉嗪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结果显示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其血清促炎因子水平显著降低,临床症状(黏液性脓血便、腹泻、腹痛和发热)的消失时间明显缩短。赵文娟等[23]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脾虚湿阻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总有效率为90%,在中医症状、肠镜下表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粪便钙卫蛋白等方面改善效果明显,表明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2.5 消化道肿瘤 消化道肿瘤多指发生在食管、胃和肠等脏器的肿瘤,与中医“积聚”等相似,多是因为素体内虚、感受邪毒、脏腑失调所致,治疗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主,提高免疫力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24]。研究发现,参苓白术散联合化疗药物能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力[25]。赖义勤等[26]在化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癌患者,结果发现治疗后患者中医症状明显改善,抗炎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在结肠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化疗毒性总发生率明显降低,CD+3、CD+4和CD+4/CD+8明显升高[27]。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参苓白术散配合化疗能显著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激发机体免疫功能,起到辅助治疗肿瘤的作用。

3 参苓白术散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认为肺属金,脾属土,根据五行母子关系,参苓白术散是培土生金的典型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等[28]。

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常见的慢性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属于中医“肺胀”“喘证”等范畴。杨亚黎[29]在沙美特罗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潘锦琳等[30]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COPD稳定期合并营养不良(肺脾气虚证)患者,结果显示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呼吸困难评分(m MRC)、肺功能指标和营养学指标等均有明显改善。宫静等[31]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结果显示患者免疫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刘辉[32]采用参苓白术散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营养不良(肺脾两虚证)患者,发现患者的炎症相关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还能缩短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总之,参苓白术散在治疗COPD时能改善咳嗽、腹胀、喘息等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减轻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总有效率。

3.2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主要特征是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其病程较长,难以治愈,属于中医“喘病”范畴,临床常表现为伴有哮鸣音的呼气困难。中医发病机制属于肺、脾、肾三脏亏损,参苓白术散在治疗该病时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缩短持续时间,降低呼吸道感染率。靳淑红等[33]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肺脾气虚型哮喘缓解期患儿,能明显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气短、汗出、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库来娟[34]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脾肺气虚证患儿,能提高总有效率,且患儿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参苓白术散治疗哮喘有显著作用,可显著改善哮喘症状及发作次数,且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3.3 肺炎 肺炎指肺部实质炎症,属于中医“咳嗽”“风温肺热病”等范畴。西医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但长期使用容易引起耐药性,加上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会增加治疗难度[35]。孙志欣等[35]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肺脾气虚证患者,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李德需等[36]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辅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肺脾气虚证患者,结果发现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清指标和临床指标。胡雪原等[37]研究显示,参苓白术散可明显改善老年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指标。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参苓白术散可辅助治疗肺炎,不仅可减轻炎症,还可改善临床症状,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

3.4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范伟芳等[38]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肺结核患者,发现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因子水平。在肺癌骨转移的治疗中,参苓白术散能降低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39]。

4 参苓白术散在食疗方面的运用

食疗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通过配伍药食同源食材,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参苓白术散原方中除白术外,其余均是药食两用之品。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猴姑米稀”产品是参苓白术散运用于食疗的实践摸索之一。为了验证其功效,“猴姑米稀”开展了脾气虚型非器质性胃肠疾病[40]、胃溃疡[41]和胃癌[42]等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除胃溃疡和胃癌正在临床观察外,1年随访临床研究结果揭示,患者服用“猴姑米稀”后未发生不良事件,且“猴姑米稀”可有效改善非器质性胃肠疾病脾气虚证患者的症状,安全性良好[43]。汪珏[44]将参苓白术散作为食疗处方制成饼干,用于治疗脾虚湿盛型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明显,且小儿依从性较好。

5 小结

参苓白术散是培土生金的典型方剂,文中报道多是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虽然取得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样本量较小,且缺少统一的诊断评价标准,导致难以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同时缺乏深入的现代药理及作用机制研究,后续仍需多层次和多角度探讨该方,探索其在食疗方面的运用。

猜你喜欢

胃炎有效率脾胃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四问”慢性胃炎
很有效率
中医专家谈养胃之道
黄精治乏力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
细嚼慢咽护脾胃
My Father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