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扶贫协作地区学习型社区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1-01-05张宏汪育丰陈鸿飞杨碧
张宏 汪育丰 陈鸿飞 杨碧
摘要:学习型社区建设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学习型社区建设成效的评估指标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东西部扶贫协作背景下,根据江苏昆山市学习型社区的发展现状,结合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学习型社区的提升空间,课题组构建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地区学习型社区评估指标体系,包括 5 个一级指标、14 个二级指标、38 个三级指标。这一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地统一东西部扶贫协作地区学习型社区评价标准,科學合理地检测两地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水平,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关键词:东西部扶贫协作地区;学习型社区;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1C-0003-05
一、引言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必将有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型社区建设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学习型社区建设成效的评估指标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学习型社区评估指标研究方面,周素萍等[1]对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进行研究,提出由资源指标、经费指标、科技指标、文化指标、人口素质、信息指标等6个一级指标,高等院校、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21个二级指标,普通高校数、公共图书馆数、博物馆机构数等70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并设置了各项指标的权重。李媛媛等[2]则将学习型城市评估指标设置为学习与宣传、组织与管理、条件与保障、实施与成效、特色与创新等5个一级指标,再细分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每个指标相应赋值,总分110分。张亚斌等[3]提出采用学习情境评估、学习投入评估、学习过程评估和学习成果评估的四级评估模型,检测评估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效果。顾凤佳等[4]在研究加拿大综合学习指数、欧洲终身学习指数、德国学习图谱等国外学习型城市评估指标基础上,兼顾学习者主体性、评价指标导向性、学习活动持续性,提出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应关注“绿色技能”的发展、各类教育资源的融合、广泛的终身学习成果形式等建议。林艳华等[5]在解读数字化学习型城市的定义、特征和关键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化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具体包括终身数字化学习文化营造等5 个一级指标,学习宣传等13 个二级指标,市民终身学习网站点击量等39 个三级指标。张春华等[6]在参考已有社区教育评价的基础上,从社区教育的供给侧和社区教育的消费方两个维度构建了社区教育满意度评价模型,其中供给侧包括组织管理、资源统筹、工作实施和服务能力4个一级指标,消费方包括对象分析、知晓及参与、目标方式及影响因素、成效评价4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均包含相应的二级指标,该模型经过初步实践应用,能较为全面科学地评估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
上述文献对学习型社区评估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学习型社区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践应用,效果良好。但这些研究多局限于一时一地,评估指标是否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还有待实践检验。为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江苏省与贵州省签署了《2019年东西部扶贫合作协议》,教育帮扶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基于此,本研究将进一步拓展研究视角,在东西部扶贫协作背景下,以江苏省昆山市和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为案例地,开展学习型社区评估指标研究,构建兼顾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学习型社区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地检测东西部地区学习型社区发展现状,为社会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有价值的参考。
二、东西部扶贫协作地区学习型社区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昆山市高度重视学习型社区建设,2018年成立昆山市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有力推动学习型社区等终身教育工作高质量开展。目前,昆山市各区镇社区教育中心100% 达到江苏省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标准,全市累计建成学习型社区295个,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知晓率达88.4%,对社区教育服务的满意率达83.6%。铜仁市碧江区积极开展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鼓励和引导社区居民自发组建形式多样的学习团队、活动小组等学习共同体,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断增强学习型社区的凝聚力和创新力。
昆山市和碧江区都在不断探索完善学习型社区评价机制,通过对学习型社区发展状况基本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定期开展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满意度的测评,不断提高社区教育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现制订的昆山市和碧江区学习型社区评估指标体系是在分析已有的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评估指标基础上,结合昆山市和碧江区学习型社区发展现状,并充分考虑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能够反映东西部地区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成就。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14 个二级指标、38 个三级指标,每个指标附有相应分值,总分100分(不含附加分)。具体评估指标考核加分细则见表1。
(一)学习宣传维度(16分)
本维度包含“知识学习”“宣传报道”两个二级指标。其中“知识学习”包括“社区居民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社区居民重视终身学习,学习内容结合昆山(碧江)社会实际”“每年参加学习的社区居民占社区常住人口50%以上”3个三级指标。“宣传报道”包括“利用橱窗、板报、社区报等,向社区居民宣传报道社区教育”“引导社区市民关注昆山市民学习在线、乐学昆山等微信公众号”“每年在江苏学习、昆山市民学习在线网站等宣传平台发布社区教育信息不少于8篇”3个三级指标。
(二)建设管理维度(26分)
本维度包含“教育经费保障”“运行机制建设”“共同体建设”3个二级指标。其中“教育经费保障”包括“将社区教育事业专项经费列入上一级财政预算”“按常住人口年人均昆山不低于4元(碧江区不低于2元)标准划拨社区教育经费”2个三级指标。“运行机制建设”包括“成立有学习型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开展高效”“制订有学习型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措施合理”“过程管理规范,有计划、检查、总结、反馈、改进”“组织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参加社区教育培训”“建有一支相对稳定的社区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建有一支不少于常住人口2%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6个三级指标。“共同体建设”包括“建设学习共同体,形成社区居民自主学习团队”“开展各类社区学习型组织创建评比活动,营造氛围”2个三级指标。
(三)资源技术维度(26分)
本维度包含“社区教育资源”“社会资源整合”“特色课程”“教育科研”4个二级指标。其中“社区教育资源”包括“建有社区图书室,藏书达到5000册以上,订阅报刊达到 50 种以上”“建有社区市民学校,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有专用教室,有必要的教学设备”“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平台开展社區教育活动”3个三级指标。“社会资源整合”包括“整合利用有效社会教育资源,服务社区教育”“发掘利用社区文化、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资源”2个三级指标。“特色课程”包括“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契合社区居民需求”“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研究,形成研究成果”2个三级指标。“教育科研”包括“申报县区级以上社区教育课题,开展研究并结题”“每年有2篇以上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论文公开发表”2个三级指标。
(四)活动开展维度(21分)
本维度包含“社区活动开展”“重大事项参与”“体验基地建设”3个二级指标。其中“社区活动开展”包括“定期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每年举办大型社区教育活动不少于1次”“评比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家庭占社区户数20%以上”“支持大中小学生参加社区义工、社区志愿者活动”4个三级指标。“重大事项参与”包括“参与昆山市(碧江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展示”“推进社区教育跨地域联动共建,成效显著”2个三级指标。“体验基地建设”包括“整合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建立昆山(碧江)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配套体验基地开发体验式学习项目、学习课程”“开展体验基地学习活动,重视体验学习活动推广”3个三级指标。
(五)特色创新维度(11分)
本维度包含“特色文化”“品牌建设”2个二级指标。其中“特色文化”包括“创建学习型社区成效显著,形成自己社区教育文化”“学习型社区工作中实现了观念、内容、手段等创新”2个三级指标。“品牌建设”包括“培育品牌学习活动项目,推广学习品牌培育项目”“创建一个昆山市(碧江区)社区教育品牌,参加品牌项目评比”2个三级指标。
(六)鼓励加分
对于在学习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取得荣誉,做出贡献的有关事项进行适当鼓励加分。具体包括“单位或集体获荣誉表彰(国家级5分、省级4分、市级3分、县区级2分)”“接待教育行政部门或终身教育学会组织的现场参观考察(国家级2分、省级1.5分、市级1分、县区级0.5分)”“承办市级以上重大社区教育活动或为昆山市(碧江区)社区教育争优创先作出重大贡献(3分)”“论文、研究报告参加会议交流(省级2分、市级1分、县区级0.5分)”4个加分项目。
三、结语
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能够精准衡量学习型社区建设水平和所处阶段,指引学习型社区发展方向,推动学习型社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昆山市学习型社区建设成效显著,水平不断提升。由于经济发展差异,碧江区学习型社区建设起步较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昆山市学习型社区发展现状,结合碧江区学习型社区提升空间,构建东西部扶贫协作地区学习型社区评估指标体系,可以更好地统一东西部扶贫协作地区学习型社区评价标准,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以此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地区学习型社区建设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素萍,全世海.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14(4).
[2]李媛媛, 车亚军. 以评促建, 创建学习型社区,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J].成人教育,2012(9).
[3]张亚斌,韩瑞婷.学习型社区的运行机制构建:系统、方式与范例[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4]顾凤佳, 朱益明.国际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比较: 反思与展望[J]. 开放教育研究,2019(6).
[5]林艳华, 李进生.数字化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J]. 成人教育,2019(1).
[6]张春华, 吴亚婕. 社区教育满意度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践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20(7).
责任编辑:华轩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重点课题“东西部扶贫协作地区学习型社区运行机制和评估指标研究”(项目编号:JSS-B-2020006),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苏南地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昆山市为例”(项目编号:B-a/2018/03/16)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1-08-25
作者简介:张宏,昆山开放大学(江苏苏州,215300)正高级讲师,理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旅游、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汪育丰,铜仁市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贵州铜仁,554300)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管理;陈鸿飞,铜仁市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贵州铜仁,554300)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教育;杨碧,铜仁市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贵州铜仁,554300)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