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DCA循环培养应用型焊接技术人才的研究

2021-01-05王俊岭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PDCA循环

摘要:从专业建设、课堂教学、师生培养三个环节,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职业教育焊接技术人才的培养实践中。计划上,制订任务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执行中,仿真训练,培养学生敬业精神;检查过程中,注重诊断与改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处理,即实战操作中,不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PDCA循环;焊接技术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1C-0024-04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首先提出的,其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将各项工作按照做出计划、实施计划、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学校在落实应用型焊接人才培养的目标时,必须针对技术性强、技术提升慢、实习耗材大、新技术推广难、智能焊接人才复合性强的特点,从专业建设、课堂教学、师生培养三个环节,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职业教育焊接技术人才的培养实践中,提高应用型焊接人才培养质量。

一、PDCA循环应用于焊接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制造业焊接高素质技术人才一直紧缺,笔者调研徐工集团等四家企业,发现缺口总计2200多人。究其原因,第一,用工量需求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周期长,智能焊接人才复合型强。第二,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焊接技术速度提升慢、焊接新技术推广滞后等,导致焊接行业缺乏吸引力,中等职业学校焊接技术专业招生难。第三,人才培养费用高,各培训机构和学校积极性不高,且初级焊接技术人员趋于饱和,高技术焊接人才短缺。总之,中高职应用型焊接技术技能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一)应用型焊接专业设置的合理性

依据《焊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级焊工应具备焊条电焊弧,埋弧焊、钨极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电阻焊、等离子弧焊接与切割等操作技能,能进行珠光体耐热钢、低温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结构的焊接作业等。学校之前都是从焊接技能层面设置专业,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焊接技术对人才的需要。现代焊接需要具备焊接生产管理能力、掌握焊接自动化技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所以,应用型焊接专业设置必须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项融合的焊接专业群建设。

(二)应用型焊接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

智能焊接专业群建设需要课程融合,基础平台课程除传统焊接基础课程外,还有制图CAD、电子技术基础、信息技术等课程,重点帮助学生持续学习焊接新技术、新工艺,并培养学生将PDCA循环应用到焊接质量掌控、安全生产处置的能力。

课程实施需要脱离知识结构体系,构建项目化、工作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习惯。实践课程突出以技术为支撑的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模拟仿真、案例剖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质。

教学环境需要重塑。实训设备技术层面必须超前设计,才能满足企业技术升级的要求,不仅需要自动化焊接机器人,还需要自动化上料、在线智能化TCP工作点校准检测、智能安全防护等功能。

(三)应用型焊接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性

围绕企业需求审核培养目标。近年来,丰县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丰县中专”)与徐工集团、江苏巨杰集团深度合作,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需求,指导教师、企业专家按照既定目标和相关要求,实地考察生产企业设备现状,共同制订培训计划、实训标准,核定参培人员,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产业发展趋势审核培养目标。焊接是高强度的劳动,通过高效集成技术将系统中所有单机设备进行高度、高效的集成,使系统中的各设备有效地整合为一个具有实际操作和实际运行的实训系统,能满足焊接自动化基础及深化教学功能、满足扩展性科研功能、满足当地电动三轮车产业实际和生产应用功能实际。

(四)应用型焊接人才质量的评价导向性

焊接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成果的自我挑战,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学校要树立德技并修的育人理念,将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融为一体,通过培养使得学生能自觉追求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现人才培养由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

二、PDCA循环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

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抓住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质,将PDCA理论融入教学实践中,在制订方案、仿真训练、实焊操作三个环节中,层层递进地诊断与改进,让学生掌握焊接中常见缺陷的诊断及改进的措施,提升自主学习、自我改进的能力,为下一次的训练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工作任务、规范工作流程、检查反思学习成效、提升学习效果,养成自我诊断、反思、整改的好习惯,促进知识和技能融合,达到学习和工作能力螺旋提升的效果,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计划:制订任务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焊接质量。各小组根据焊件的材质、厚度、接头形式和焊接层数等订单要求进行分析讨論,确定所选择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等工艺参数,并在机加工实训平台中填写工艺卡。教师对每组学生选择的工艺参数进行点评。学生结合教师给出的合理建议,完成工艺参数的诊改,修正工艺卡,进入执行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执行:仿真训练,培养学生敬业精神

进入工位之前,教师再次强调设备检查及劳动防护要求等安全操作规范,将安全意识贯穿于整个实训过程。学生按照操作流程规范地展开训练,一人操作,一人记录操作过程以及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动作。轮岗练习,做到互相督促,共同进步。让学生明白,必须要有责任心去做好每一道焊接工艺。特别是压力容器,没有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旦出了问题,造成的后果会很严重。

(三)检查:诊断与改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借助仿真训练,学生不断总结打底层、盖面层焊接时的焊条角度、运条方式及引弧、连接、收尾等运条要领,明确两层三道平角焊的焊道位置及焊条角度。学生初步完成对操作要领的知识构建,更加从容自信地进行仿真训练。学生观看教师示范操作视频,再次强化规范操作要领。通过复合型训练,学生不断纠错,不断改正,不断提升。

(四)处理:实战操作,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实操过程中,利用熔池监控系统实现了熔池、焊道的可视化,学生可以清晰地观察焊点状态、焊缝位置等细微变化,进而分析熔池状态与运条动作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学生将打底层焊完,拍照上传平台。组内自诊缺陷并分析产生缺陷的原因,以便在盖面层焊接时有所改进。在训练过程中,学生若发现自己对操作要领有所遗忘,可通过回看示范视频、组内互助、请求教师指导等方式寻求解决办法,完成焊接任务。任务完成后,学生关闭电源,整理工位,养成“工完场清”的良好职业素质。

三、基于PDCA循环培养应用型焊接技能人才的成效

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焊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质应该界定为:具有一定的焊接知识、具备熟练焊接操作技能、拥有伴随焊接技术提升掌握现代焊接技术的能力。

(一)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

学生应具备智能焊接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强;能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终身学习的理念,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专业基础课程,重在构建应用型的知识结构,如“机械设计基础”应简化原理阐述和繁冗计算,以应用性教学为主;“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块,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简化原理阐述和繁冗计算,以应用性教学为主;“金属熔焊基础与材料焊接”尽量结合生产实际组织教学;等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块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加强实践,保证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

(二)丰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

焊接专业重在能力培养,掌握知识的能力、应用新技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都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提炼各课程的能力架构,并落实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学生要掌握焊接操作技能,不仅要取得电焊职业资格证书,正确使用、调试、操作焊接设备(包括自动化及智能化设备),还需具备焊接工艺评定、编制和实施焊接结构生产工艺的能力,并能运用焊接质量控制和检测的基础知识以及有关焊接质量检测的国家标准进行焊接质量检测与分析,完成焊接结构生产管理、工程管理的工作。所以在人才培养中,尽量结合生产实际组织教学,以项目教学的形式让学生根据不同弧焊工艺方法正确选择、安装、使用各种常用弧焊电源,以一个具体的焊接产品的实际生产管理为项目载体实施教学。

(三)优化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

应用型人才关键是看有没有学习的能力,现代焊接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变化非常快,即使是一线技术工人,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智能焊接人才要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企业瞬息万变的形势。

焊接专业的学生必须秉承“安全至上、质量第一”的理念,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施工的意识,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自觉学习的态度,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就业观和人生观。教师可以以一个具体的焊接产品的实际生产管理为项目载体,实施“焊接生产与工程管理”教学,让学生完成焊接项目生产的组织、质量管理,焊接项目验收、生产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初步具备焊接生产与工程管理能力。

(四)拓展了应用型人才的评价元素

应用型焊接专业评价要素必须站在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高度,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把握焊接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以及焊接职业前景。同时,企业焊接生产环境、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以及对员工的明确要求和管理规定也必须纳入评价指标,先进企业的焊接生产组织方式、典型的焊接结构、焊接结构生产工艺流程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能力也是必备的观察点。

借鉴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到学生培养过程,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焊接技術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玉珠,常静.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规格与体系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

[2]陆俊,徐奕雯,冯军,等.PDCA循环理念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中的探索与研究[J].求学,2020(40).

责任编辑:许洁

收稿日期:2021-10-06

作者简介:王俊岭,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江苏丰县,221744)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PDCA循环
PDCA循环在医院科技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督导制下PDCA循环的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浅析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改革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PDCA循环应用于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OBE模式的模具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PDCA循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