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探究

2021-01-03张美燕

考试周刊 2021年93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摘要:如何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基本素养,已成为小学教育的另一大话题。小学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多种方面,比如想象力、审美能力、基本技能等。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小学生基本素养进行培养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怎样利用阅读教学更进一步更深层次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科目是全体学生必学的基础学科,随着新课改的出台,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融入小学教育,取代传统的教育理念,应试教育也开启新的阶段。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和语言表达基础,也掌握一些技巧和学习方法。通过有效的阅读教育,教师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丰富小学生的情感表达,实现小学语文的教育目标。

一、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变化,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一般来说,核心素养的作用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基本素养发展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充分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在学习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提高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相当于同时培养多种学习技能。提高学习技能可以更好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提高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积极性

基于基础素养的课堂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它将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体验,在更活泼的学习环境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二、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现状

提高小学生基本素養的教育目标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肯定和支持。近年来的教育和教学过程表明,各个学校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此外,教育部门和教师还在努力改进并探索着更合适的教育方法。但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进一步培养小学生基本素养的教育任务也十分艰巨。此外,一些语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主要考虑课本知识,在课堂上没有充分融入基本素养的文化。部分语文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沿用“师说、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没有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造成小学语文互动比例低下,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表达自己。

三、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意事项

为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基本素养,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是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细心教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变换汉字,加深对这些内容及其隐含意义的理解,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第二,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问题,通过接触信息来理解语言知识。

第三,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给予一点帮助,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意思。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基本的语文素养。

四、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也是新时代教育倡导的重要教育理念,通过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我、展示自我,从而改善课堂互动性。课堂是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基本识字教学的主要场所,而课堂阅读教学也是培养小学生基本识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寻找与阅读相关点的教学互动有效地将课本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通过激动人心的互动教学,激发小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动力,提高阅读教学水平,与教科书的教学知识完美契合,帮助小学生提高基本识字能力。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时,本单元的文章都是一些中国民间的故事。首先,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收集这些民间故事的视频素材,通过课堂多媒体放给小学生看。这些动画的形式都是丰富多彩的,以动画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收集其他神话和故事,并在课堂上阅读和分享,在收集神话故事和阅读的过程中也就间接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的累积。

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习者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当学习者对阅读非常感兴趣时,才能主动进入阅读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日常语文阅读教育中,应注意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然而,在中国传统的课堂阅读课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枯燥的学习氛围中难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改变新时代语文教师这一现象,必须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界限,激发学生课堂兴趣,吸引学生阅读的注意力,为打造高效务实的语文课堂提供保障。在教授《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材在课堂上播放与其相关的视频,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诱发学习的兴趣。通过视频,学生充分了解了新中国成立时领导人的精神和人民的喜悦。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增强学生的民族归属感,构建有效、实用的语文阅读教育体系。

(二)开展自主学习,提升核心素养

阅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建立有效的语文课,教师必须吸收各种教学活动的经验,鼓励学生扩展阅读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使他们积累有用的知识。此外,通过与阅读相关的教育活动,教师可以加强家校关系,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提高学生的素养奠定基础。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本学科的实习活动,组织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课。例如,在教六年级上册第四年单元课文《桥》时,教师可以自己布置作业学习阅读,然后让学生和家长到户外去,主动在大自然中行走,感受一下自然的魅力。家长应积极指导学生进行此类活动,并让他们发挥想象力来描述各种桥梁。

(三)渗透学法指导,提升阅读技巧

“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笔者认为,阅读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鱼”,仅供学生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学生有切肤体验,学会捕鱼之法,方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季之美》一文为例,作者运用简洁的笔触描写了四季之美——春天黎明天空色彩,体现了春之柔和;夏夜萤火虫翩翩飞舞,突出了夏之趣;秋天黄昏的归鸦、大雁,凸显了秋的温暖;冬天的早晨的落雪、炭火,彰显了冬天的和谐。整篇散文诗结构相似,诗意含蓄,突显了景物的动态美,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清少纳言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值得品味。教学这篇文章,可在引导学生初读文本,整体把握文本,说一说、比一比:文章每一段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种结构有什么好处?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以第一段为突破口,展开学法指导:1. 读课文第一段,黎明的美,美在哪里?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致?这种景色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指导朗读,读出美感与意境。2. 运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分小组学习2、3、4段,即描写夏天、秋天、冬天中的美景。3. 想一想: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各不相同,在写法上有什么奥妙呢?(静态与动态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给人无限的美感与、思)。仿照课文的总分结构形式,运用动态描写的方法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将学得的第一段的阅读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其他自然段,不仅深刻体验文章严谨的构段方式、文章的谋篇布局之妙,而且有效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高效。

(四)引领读写结合,提高语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批注式的阅读和总结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练习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技巧,加强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在学习不同的课文时,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在阅读的同时对课文中的生词、生字进行分析和查阅,做好查阅工作后要进行分类。在阅读的时候也要用心思考课文的每一段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读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来提高阅读能力,此外,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在有效阅读的基础上,小學生可以阅读和写作课文内容或通过课文内容拓展写作训练,而好的写作与阅读的积累密不可分,所以小学生经常练习写作技巧也能促进阅读基础素养的提高。

(五)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生阅读教学不可以只在课堂上进行,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基础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的教育拓展中有不同类型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阅读书籍。这样一来可以增加学生对图书阅读的兴趣,还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经典作品可读性很强,这些作品中出现的用词、词语形成分类、各种写作技巧,都是小学生可以学习的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经典。书中的情感表达非常强烈,阅读过程中去品味作者的思想也能升华小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对文本和作品的审美能力。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收录了两篇文言文,两篇文言文句子不多,但都表达了主人公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许多困难,去进行阅读的故事。这些短小精悍的表述,正是中国经典的精髓和魅力所在,中国小学教师可以利用这两篇文章帮助学生课后阅读。

参考文献:

[1]张茂荣.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分析[J].语文课内外,2020(7):250.

[2]陈亚娟.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语文高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研究[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9(6):97-98.

[3]许良福.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624(2):126.

[4]谭珍.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J].文渊:中学版,2019(5):469.

[5]陈美贞.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8(4):42.

[6]王国礼.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8(34):56.

[7]王晓蓥.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7,41(96):57.

作者简介:

张美燕,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安厚中心小学。

文章系福建省“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升初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20-501)课题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