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德育融合的实践探索
2021-01-03张旭东
摘要:学生德育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是教育中的一项重点任务,同时发展学生德育方面的能力是现如今教育的新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教育实力的要求。在初中这一阶段,要想落实好德育方面的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家长协作,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增多德育相关工作的参与人员,让学生逐渐提升自身思想品德素质。
关键词:初中;实践探索;家校德育融合
一、 引言
在初中这一阶段,在德育方面出现相关问题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其中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不正确、学生受家庭的影响,或者是学生自身观念有一定的偏差等。文章主要论述了在初中阶段德育的教育中,将家校德育进行一定的融合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其所具备的重要性和相关意义,还分析讨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策略。
二、 在初中阶段将家校德育进行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常来讲,一般都是学生家长主动地和教师进行一定的交流,在初中这一阶段,将家校德育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占据的是主要地位,毕竟教师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理论支撑。部分学生家长并未认识家校德育的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其内涵,他们通常认为教育是学校所需负责的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以及和教师沟通交流的动力。尤其是那些学历较低的家长,由于他们学习到的知识有限,导致他们不会主动和学校进行一定的交流和合作。部分家长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给家校德育融合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正视家校进行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要去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现今,中国大力倡导素质方面的教育,但是在学校里,素质教育被普及的次数非常少,学校追求更多的是升学率。由于被应试教育所束缚,导致德育方面的教育仅仅是应试教育所使用的工具。部分初中学校会按每周的课表进行上课,不过教师只是简单地照着书本知识进行教学,并把这种方式作为唯一的教学途径,从而忽视了从其他方面出发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也导致德育相关方面的教育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落实到学生身上,学生没能受到更加真实的影响。
三、 家校德育的融合中所存在的价值以及相关意义
(一)将家校德育进行融合的重要性
对许多学生来说,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家庭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需要得到学校的帮助以及指导,从而发挥其最大功效。学校是每个学生生活的第二个环境,学校的相关管理理念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如果学生家长和学校能够进行一定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对学生心理以及行为的一些变化进行更及时的反馈。通过对学生的一些动态的分析以及掌握,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在恰当的方向进一步地发展,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对学生德育方面进行培养是为了能让学生实现社会道德化,通过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引领学生能够健康地学习成长,并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学校培养学生德育方面还需要家长的引领以及参与,通过让教师以及家长进行一定的沟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是非观念,所以说家校德育的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家校协同德育教育的主要意义
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需要学校以及学生家庭一起负责,为能够让学生可以快乐地学习以及健康的成长,学校和家庭需要充分地协作配合,进一步在整体上把教育的作用发挥完全。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来说,这是一项较复杂的任务。如果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里,就能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质量,优良的品质以及习惯会影响行为动作,学生如果能做到穿着大方、尊重长辈等,这样的学生在校内校外的形象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要想减少德育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的数目,就需要认识到这类学生出现问题的关键所在,进一步地去分析学生做这件事的原因,再从根本上进行解决,规避同种问题的再次出现。教师对道德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要将问题道德化,不能认为这类学生有心理疾病,不能质疑这类学生的能力等。教师要学会引领学生认识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来提高学习的氛围。
四、 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策略探究
(一)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德育品质
现今,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提不起兴趣。在德育教学方面,更多的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改变教学风格,及时更新教学方案和创新属于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方式。只有在提高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上多下功夫,才能够让学生爱上德育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另外,教师的专业性表现在自身具备的教学素养、先进的教学观念、创新的教学思维、丰富的知识储备量,以及高尚的个人情操和多方面的技巧。教师传授知识是一个完善自己教学方法和提升自我专业成长的过程,要实现德育教学显著成果是一个长期工作。初级阶段的德育教学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主动引入一些新的知识,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通过运用穿插式教学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吸收知识,还能在保证课堂效率的同时有效培养他们的思想品质。在学生融入课堂的同时,帮助学生渗透德育知识和理解吸收文化知识。例如:针对每一门学科,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应该做好充足课前准备,要精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际学习情况,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正确引导学生并走进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去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疑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学生家庭一起负责,为能够让学生可以快乐的学习以及健康的成长,学校和家庭需要充分地协作配合,进一步在整体上把教育的作用发挥完全。在课堂上也应该及时关注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倘若学生不在状态上,可以及时引入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知识进行讲解,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聚集在知识点上。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出高效率的教学方案。
(二)营造学习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核心价值观的灌输和学习氛围非常重要,这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学习阶段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家庭和学校向学生传输的知识内容对学生价值观的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和家长一直都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是决定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所以,营造良好的核心价值观氛围相当重要,只有优化环境才能让学生在优良的环境下成长,学生受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都应该根据正确价值观的要求去营造一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思想氛围,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家庭应该营造一种和谐进取的氛围,优良的家风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学校与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一起将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可以着重烘托良好的学习气氛,用以帮助学生去培养良好的价值观。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为学生打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再加之教师在講台上采取合适的措施,来为学生讲解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互动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在成长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的两大学习课堂。为了促进学生能够全面地发展,为祖国培养出能够当大任的新一代优秀的青年,那么就必须要同时注重家庭和学校这两大课堂。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校与家庭之间并没有过多的互动与探讨,尤其是在德育教育这方面,其实学校和家庭都是学生成长学习的重要课堂。所以,为了培养出优秀的新一代青年,学校和家庭之间就必须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科学技术高质量与高速发展,中国已经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中国的各个产业与领域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发展挑战。例如在教育领域,学校基本上已经应用了多媒体教学模式。所以,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互动也可以从互联网的视角下出发,去探寻这两者之间该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加强彼此的互动。例如,学校借助互联网技术在不同年级的不同班级中,建立“师生家长群”。这样不仅可以使家长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动态,而且教师也可以更加方便地将学生的情况告知家长。通过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对话聊天,来拉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原生家庭。尤其是对那些性格内向敏感的同学来说,该方法在育德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四)学校与家长可以共同举办读书会,以此来拉近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距离
有些学校会认为学校与学生的家庭之间,并不需要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觉得学校是学校,家庭是家庭。觉得这两者之间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大,而将德育教育的知识也主要是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相关的知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个学生他本身的品质与许多因素相关,而形成这些品质与特点的地点主要是学校与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在学生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开始对他们进行德育知识的讲授,而在课堂上,教师则通过更加正式的手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德育教育以及它的重要性。所以说,家庭和学校都是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重要课堂。而想要真正地培育出一位优秀的德、智、体、美、劳兼备的青少年的话,就必须将家庭与学校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家校共育模式,以此来加深家校之间的互动。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将家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从而推动家校共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升育人内涵和育人水平。另外,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不难发现,学校与家庭共同举办读书会的活动能够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该活动能够加强学校、学生与学生家长这三者之间的联系。而讀书会又是一项比较有趣的活动,通过家长与学生共读一本书,来促进学生的家庭关系,这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这一阶段,德育方面的教育非常重要,通过实施家校共育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地把教学任务更好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道德方面的优良品质。文章主要是论述了在初中阶段德育的教育中,将家校德育进行一定的融合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其所具备的重要性和相关意义,还分析讨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龚继成.“家校社”协同,让教育有温度:庐山市白鹿中心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家,2019(9):57.
[2]王云燕.家校联系提高初中生德育教育实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1):94-95.
[3]季敏.基于家校合作的初中德育教育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60-61.
[4]吴映英.家校协同德育教育的探索[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1):223.
作者简介:
张旭东,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
文章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主题型活动教学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JY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