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支持技术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2020-12-19李春玲
李春玲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课题选择于2018年5月~2019年6月间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呼吸循环衰竭50例患者资料展开分析研究。本组病例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最小年龄患者10岁,最大年龄患者76岁,平均(41.21±5.43)岁。主要疾病类型包括一氧化碳中毒、重症颅脑损伤、食物中毒以及感染性休克等。
1.2 治疗方法
接诊患者后,均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待患者复苏后再行气管插管术, 为提升患者呼吸功能迅速建立气道。采用呼吸机辅助支持呼吸,先行IPPV(间歇正压通气模式)对患者的呼吸状况进行控制,待患者能够自主呼吸后使用SIMV(间歇式同步呼吸模式),在辅助通气过程中,需密切监视患者心率和血氧饱度和等基本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分析呼吸微弱者经气管插管实施间歇式同步呼吸模式支持。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抢救成功率:成功:经急诊抢救后,呼吸、心跳骤停或呼吸、心音微弱等症状均完全缓解,进入普通病房继续带呼吸机进行治疗。呼吸机停用48 h后,需再次给予机械通气支持。失败:急诊抢救过程中发生死亡,或者需持续给予呼吸支持14d以上。②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治疗后患者有无气胸、相关性肺炎、胃液隐血以及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
2 结 果
统计50例患者的抢救效果和并发症情况。
具体情况如下:本组5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32例(64.0%),再带机11例(22.0%),失败7例(14.0%),抢救完全成功率为64.0%。并发症情况:患者在带呼吸机后,出现相关性肺炎5例(10.0%),经多次痰培养发现不同细菌;胸片检查提示并发气胸10例(20.0%);胃液检查显示存在胃液隐血4例(8.0%);同时发生应激性溃疡9例(18.0%)。
3 讨 论
呼吸循环衰竭是临床急诊科中的多发性危急重症,近年来的医学统计数据显示,该症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一方面,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增强,致使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疾病显著增加,另一方面,老年人自身基础病较多,如肺炎、心脏病以及感染性休克等疾病,均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病症的客观因素。同时,随着社会溺水、中毒以及创伤等事件频频发生,呼吸循环衰竭病例也明显增加。该病在病情上具有危急、变化快的特点,对抢救时间、效率均有着较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在患者发病初期(约4min内),需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治疗,并在复苏后及时给予呼吸和循环支持,才能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目前,在国内的临床医学研究中,不少学者通过不断探索,总结了一套相对完整、系统化的呼吸支持方法理论,但是受部分医院医疗条件、急诊医务人员技术能力等因素影响,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有着较多的局限。
本次研究结果中的相关数据显示,本组患者的抢救完全成功率为64.0%,抢救失败率为14.0%,说明对于呼吸循环衰竭患者,及时给予呼吸支持,有助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扭转不良预后结局。与此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患者在带呼吸机后,容易出现相关性肺炎、气胸、胃液隐血和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提示在抢救治疗过程中,需完善各项检查,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加强预见性观察和护理,以减少相关治疗并发症。本次研究还获得了以下体会:(1)在实施心肺复苏过程中,采取紧急气管插管措施是对患者建立呼吸支持的首要步骤,也是最可靠、有效的办法,能够保持患者气道的通畅性,该项措施越早实施,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就越高[3]。(2)采取SIMV、IMV和IPPV等机械通气支持疗法,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升其生存质量,对于中毒患者而言,能够为其解毒和洗胃赢得宝贵的时间,对于重症颅脑出血患者而言,有利于缩短其颅脑手术的准备时间,总而言之,及时、有效的呼吸支持能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综合上述观察和讨论,对于呼吸循环衰竭患者,在接诊患者后争分夺秒地开展心肺复苏、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等抢救工作,有助于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提高其气道通畅性,对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生存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探讨和实践应用。